科研产出
瘦素对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的影响及与生殖激素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究瘦素对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的影响及瘦素与生殖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牛16头,屡配不孕牛3头,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产后恢复期、第1个发情期、第2个发情期和第3个发情期的血清中瘦素及相关生殖激素进行检测。【结果】(1)4个时期中健康组的LEP浓度均高于屡配不孕组的LEP浓度,且产后恢复期的健康组和屡配不孕组的瘦素浓度最高;(2)在健康组中,LEP与GnRH和E2显著正相关(r=0.447,r=0.535,P<0.05),与PROG极显著正相关(r=0.615,P<0.01)。在屡配不孕组中,LEP仅与PROG显著正相关(r=0.574,P<0.05)正相关正相关正相关。【结论】LEP可能是影响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的一个内分泌因素,LEP浓度不足可能导致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LEP与屡配不孕组的PROG呈正相关(P<0.05),说明LEP影响PROG的合成及分泌,因此,检测LEP可为预防及治疗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作出相关性指导,降低养牛业的经济损失。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去势对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进行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配对试验设计,设置去势组和未去势组,每组25头,同一阶段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150d。结果表明,与未去势组相比,去势极显著提高了牛肉的肌红蛋白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的pH(P<0.01),显著提高了牛肉的大理石花纹、脂肪、干物质、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MUFA/SFA、MUFA/PUFA比值(P≤0.05);去势具有降低牛肉硬脂酸含量的趋势(0.05
西门塔尔牛牛肉的大理石花纹等级,改善牛肉的色泽,增加牛肉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提高牛肉中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生产中,在1.5岁左右对西门塔尔公牛去势,可达到改善牛肉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 去势 西门塔尔牛 肉品质 产肉性能 大理石花纹 脂肪酸 胆固醇


去势对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激素分泌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去势对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血清激素及月增量的影响。选取50头健康、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依据体质量进行配对试验,分为去势组和未去势组,每组25头,同一阶段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150d。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月增量去势组比未去势组低6.14%,差异不显著;血清睾酮去势组显著低于未去势组;去势组雌二醇质量浓度有高于未去势组的趋势;去势组的生长激素质量浓度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生长抑素质量浓度去势组显著高于未去势组;去势组的皮质醇质量浓度有低于未去势组的趋势。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前列腺素E2、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的质量浓度在去势组与未去势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去势致使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血液中生长激素质量浓度降低,生长抑素质量浓度增加,但对月增量无显著影响。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脂肪代谢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脂肪代谢相关酶及调节因子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0头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利用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分为去势组和未去势组,每组25头,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150d,分析去势对血清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脂蛋白脂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全期平均含量去势组比未去势组分别高0.13%、4.17%、3.16%、0.66%、2.44%、1.40%和5.15%,但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平均激素敏感脂酶含量去势组比未去势组低4.01%,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去势使脂蛋白脂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高,激素敏感脂酶的活性降低,进而使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均表现为去势牛高于未去势牛,使脂肪代谢在血清中整体表现为脂肪的合成代谢略高于分解代谢。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能量、蛋白代谢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肌酸激酶的活性去势组比未去势组低6.90%,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的尿素氮和白蛋白含量比未去势组分别高5.63%和2.59%,差异极显著(P<0.01);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去势组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和未去势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含量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去势使代谢氧化过程减慢,去势牛变得温顺而活动量相对减少,致使机体对ATP的需求降低了,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下降了,血糖的消耗降低,血清中血糖水平相对升高;蛋白同化作用减弱,血液的氧化应激变低。而白蛋白增加可能与去势牛需要更多的脂蛋白运势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有关。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去势 血清蛋白代谢 血清能量代谢 抗氧化指标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牛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胴体不同部位牛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0头健康、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显示,未去势组的pH为辣椒条>腹肉>臀肉>外脊>米龙,辣椒条的pH比外脊和米龙高3.88%和5.35%(P<0.01),比臀肉高2.29%(P<0.05);腹肉和臀肉的pH分别比米龙高3.30%和2.99%,差异极显著(P<0.01);去势组的pH为腹肉>辣椒条>外脊>臀肉>米龙,腹肉的pH比米龙高4.33%(P<0.01),比臀肉高2.36%(P<0.05);辣椒条的pH比米龙高3.37%,差异显著(P<0.05)。未去势组的脂肪含量为腹肉>外脊>臀肉>辣椒条>米龙,各部位间的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去势组的脂肪含量为腹肉>臀肉>外脊>辣椒条>米龙,腹肉的脂肪含量比外脊、辣椒条和米龙高82.81%、132.59%和196.02%,差异显著(P<0.05)。未去势组的灰分含量为米龙>外脊>臀肉>腹肉>辣椒条,米龙的灰分含量比辣椒条高21.90%,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的灰分含量为辣椒条≥外脊>米龙>臀肉>腹肉,辣椒条和外脊的灰分含量分别比腹肉高30.60%和30.60%,差异极显著(P<0.01)。去势组和未去势组胴体各部位的剪切力、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失水率、肌红蛋白和干物质含量的组内统计差异相似。结果表明去势对胴体各部位的脂肪沉积能力有调节作用,对除米龙外其他部位pH有影响,对胴体各部位灰分含量有影响;去势对胴体各部位的剪切力、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持水性、肉色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去势对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日增重及体尺的影响。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表明,17~21月龄的体重和全期平均日增重去势组均比未去势组低,差异不显著(P>0.05);17~21月龄,去势组与未去势组间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腰角宽的长度及其全期月增加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去势后第1个月(17月龄),去势组的体高、腰角宽和坐骨端宽的月增加数均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17~19月龄去势组的坐骨端宽比未去势组少(P<0.05);全期平均腹围月增加数,去势组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结果说明,去势西门塔尔牛的全期平均日增重低于未去势西门塔尔牛;去势西门塔尔牛的生长曲线为指数曲线,未去势西门塔尔牛的生长曲线为S型;去势会短期抑制体高、腰角宽、坐骨端宽的月增长;去势能提高去势西门塔尔牛腹围的增长;西门塔尔牛在1.5岁时的体尺接近成年体尺。


新疆褐牛与其他三个乳肉兼用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定新疆褐牛不同部位与其他兼用牛不同部位之间的肉品质差异,及为其整体肉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加系褐牛各分割部位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对比分析。【结果】新疆褐牛外脊pH值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霖肉pH值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霖肉(P<0.05);新疆褐牛大理石花纹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荷斯坦牛差异极显著(P<0.01),新疆褐牛脖肉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霖肉的剪切力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从营养品质整体比较来看,新疆褐牛除与荷斯坦牛差异显著外(P<0.05),与其他品种牛差异均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脖肉、辣椒条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新疆褐牛脖肉、肩肉、辣椒条、上脑、小瓜、大瓜、霖肉、臀肉中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新疆褐牛脂肪含量除脖肉、板腱、霖肉外,其他部位的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结论】在统一的营养水平和育肥模式,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肉用性能一致,但与荷斯坦牛在营养品质上存在差异。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