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Identification(模糊匹配)
44条记录
一例牛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草食家畜 2025

摘要:【目的】新疆某牛场2头犊牛突然死亡,本试验旨在明确此次发病的病原,为牛场疫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无菌采集2份突然死亡的犊牛脏器和肠道样品,从脏器中分离纯化出1株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性观察、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显示分离细菌为产气荚膜梭菌,该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对链霉素、卡那霉素、替米考星等不敏感。【结论】结果表明,此次导致牛场犊牛突然死亡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对链霉素、卡那霉素、替米考星等抗生素耐药。

关键词: 分离鉴定 产气荚膜梭菌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犊牛腹泻症的病原学检测及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某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4份腹泻犊牛粪便中的病毒,对4头死亡犊牛肝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分离的致病菌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并测序,并将其结果在NCBI中用BLAST搜索同源序列,分析遗传进化特性。【结果】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为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14份粪便中,BCoV检出率为64.29%,BRV检出率为50.00%;4份肝组织中,E.coli检出率为100.00%,K.pneumoniae检出率为50.00%。分离的2种致病菌E.coli和K.pneumoniae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它16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该牛场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为BCoV、BRV、E.coli和K.pneumoniae,存在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选择阿米卡星药物防治E.coli和K.pneumoniae。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病原学 检测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未知型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以病死牛病变肺脏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确定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进行分离菌株的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未知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硫酸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硫酸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最小致死量为1.2×108 CFU/mL.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和静县黑头羊犬新孢子虫的检测及分子鉴定

畜牧兽医杂志 2023

摘要:犬新孢子虫是一种细胞内原生动物寄生虫,可导致包括绵羊和山羊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流产和新生胎儿死亡.本研究为了预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黑头羊中犬新孢子虫的流行情况,采集了 8 个乡镇的 165 份血样,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犬新孢子虫 Nc5 基因片段,并对部分阳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 165 只黑头羊中有 13 只(7.9%)检测到犬新孢子虫阳性;年龄、流产史、饲养犬只与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 岁以上的母羊感染率最高,有流产史的母羊,新孢子虫感染率较高.饲养场地周边犬的存在对感染率也有所影响,有饲养犬的羊群感染率 11.4%,高于未饲养犬的羊群.将 Nc5 基因的部分序列与 GenBank 上传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同源性为 92%~100%.本研究是首次对和静县黑头羊犬新孢子虫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为犬新孢子虫病防控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对减少畜牧业的经济损失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黑头羊 犬新孢子虫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及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绵羊的诊断

草食家畜 2023

摘要:【目的】2022年7月新疆某地区羊场600只2月龄羔羊,其中100只出现反应迟钝、食欲下降、腹泻、体温高达40℃、死亡羔羊高达60只,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喘、流鼻液和呼吸障碍,为了诊断该羊场出现的疾病。【方法】通过观察患病羊群的临床发病情况、对病死羊群的解剖检查、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特征初步判断为肺炎,细菌检测为杆状革兰氏阴性菌,PCR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为阳性、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为阳性。【结论】确定了新疆某地区羊场的呼吸道病变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及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造成的。

关键词: 绵羊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绵羊肺炎支原体 分离鉴定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与分子分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绵羊副结核病的病原学特征,本研究对PCR检测阳性的绵羊肠系膜淋巴结样品开展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样品经培养后出现乳白色菌落;对分离菌株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后确定为抗酸染色阳性杆菌;PCR扩增该菌IS900基因与亚型分型片段,结果显示,IS900基因及亚型分型检测为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多位点短重复序列(MLSSR)和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分子分型结果显示,MLSSR和MIRU-VNTR分子分型数字代码分别为7+555555555和32632129。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MAP是一种未曾报道的新基因型菌株,为首次在我国分离的绵羊源II型MAP。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绵羊MAP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副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鉴定 亚型鉴定 分子分型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源荚膜血清A2型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了确定新疆喀什巴楚县某羊场的羊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等病因,本研究以病变肺脏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细菌培养法、细菌形态学观察和PCR鉴定及分型鉴定确定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然后进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病变肺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灰白色、透明、两端钝圆、呈单个或成对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PCR鉴定及分型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血清型为A2型的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菌株对替米考星、乳酸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头孢拉定、盐酸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硫酸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硫酸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不敏感;小鼠致病性实验中18 h后小鼠陆续死亡,说明该分离菌株对健康小鼠有一定的致病能力。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 荚膜血清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源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2020

摘要:[目的]为探明一起牛运输热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采集病死牛心血、肺脏,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PCR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球状或短杆状、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阿拉伯糖、甘露醇、甘露糖、乳糖、木糖等碳水化合物,不发酵脲酶和吲哚,产生少量酸而不产气,符合溶血性曼氏杆菌的生化特性.PCR鉴定为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并完成了毒力基因的检测.[结论]结果表明,引起该批牛运输热的病原为携带毒力基因的荚膜血清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溶血性曼氏杆菌的致病机制、防控措施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羊口疮混合感染的诊断与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探明新疆某羊场疑似羊口疮和羊胸膜肺炎感染死亡羊只的病原,本试验在无菌条件下对送检肺脏病料进行细菌培养,并用支原体引物进行PCR扩增,后利用羔羊睾丸细胞对处理后的唇部痂皮病料进行毒株分离,分离到的毒株用羊口疮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根据细菌培养和PCR扩增判断死亡羊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用羊睾丸细胞成功分离到的毒株经PCR验证显示羊口疮阳性,通过动物回归试验羊口疮攻毒组羊只出现口唇部脓疱痂皮等羊口疮典型病变,综合说明死亡羊只为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羊口疮病原混合感染.本试验成功分离到一株羊口疮毒株且该毒株有较强的致病性,为今后进一步研制羊口疮疫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口疮病毒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毛与山羊绒鉴别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

摘要:山羊绒是非常珍贵的纤维且价格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市场上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大利益,常利用细支绵羊毛和山羊绒混合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产品质量有效保障,会不同程度损害消费者权益.该文根据绵羊毛和山羊绒的特点,应用不同鉴别方法鉴别山羊绒和绵羊毛,希望能提高对山羊绒和绵羊毛的鉴别水平.

关键词: 绵羊毛 山羊绒 微观结构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