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Identification(模糊匹配)
44条记录
利用PCR技术鉴定常见肉类来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

摘要:在提取送检的未知肌肉组织样品以及市购的猪肉、牛肉、羊肉样品基因组DNA的基础上,分别选用1对通用引物与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用来检测未知样品的畜种来源。结果显示:通用引物扩增4种样品均出现阳性条带;分别用羊、猪、牛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样品DNA,送检未知样品只在牛特异性引物扩增时出现了特异性目的条带。经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同源性比对进行验证确认,该未知样品与牛的同源性为100%,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鉴定 常见肉类 线粒体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巴州地区布鲁氏菌流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畜牧兽医杂志 2016

摘要: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鉴定了新疆巴州地区畜间布病流行分离株。2014年从新疆巴州地区收集流产羊胎儿21份,体内分离出疑似布鲁氏菌8株,采用分子分型方法(AMOS-PCR)和生物学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8株分离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传统细菌分类学鉴定8株布鲁氏菌均为羊种生物3型。应用AMOS-PCR方法可以安全、快速对布鲁氏菌流行株进行种型鉴定,以期为新疆布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新疆 布鲁氏菌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比较分析及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动物检疫 2016

摘要:采集疑似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牛奶和血清各82份,应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复合抗原和国产抗原,分别对血清和奶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乳环凝集试验(MRT),用西班牙IELISA奶样检测试剂盒对奶样进行检测,并对所有阳性奶样进行细菌分离与PCR鉴定。结果显示,国产抗原和复合抗原的RB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5.85%和92.68%,SA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52%和90.24%,MR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27%和80.49%。PCR和AMOS-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结果表明,两种MRT抗原在血清和奶样检测中都存在漏检现象;从牛乳中分离到布鲁氏菌羊种3型,说明出现了跨种传播,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方法 比较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痘病毒新疆株的分离及结构蛋白P32基因序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绵羊痘病毒当地流行毒株的分离和其结构蛋白P3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进行分析,明确引起新疆本地绵羊流行痘病的病毒种类,掌握当前流行毒株的变异情况,为绵羊痘的预防控制及将来研制高效安全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两例疑似患有羊痘的绵羊肺脏组织病料接种于MDB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细胞病变组织经处理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分离病毒。以分离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绵羊痘病毒结构蛋白P32基因,并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和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例病料组织接种MDBK细胞后均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约200 nm大小、椭圆形有囊膜的典型痘病毒粒子。对两株病毒表面膜结构蛋白P32基因PCR扩增均可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约972 bp片段,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毒株SPV/Miquang/2013和SPV/Kuche/2013病毒P32基因与绵羊痘病毒参考株同源性分别达96.9%~99.4%和97.5%~10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PV/Miquang/2013株P32蛋白有两个关键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即第78位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第293位异亮氨酸突变为苏氨酸。【结论】从疑似病例中分离到两株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及P32基因扩增测序,与其他羊痘病毒比对后鉴定分离毒株为绵羊痘病毒,分别命名为SPV/Miquan/2013和SPV/Kuche/2013。SPV/Miquan/2013的P32蛋白同其他绵羊痘病毒的两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明显突变。

关键词: 绵羊痘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重PCR鉴定动物源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方法的建立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鉴定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多重PCR(mPCR)方法。方法分别以16S rRNA、马尿酸酶和16S-23S 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37株菌株样品,同时采用ingene CAM nested PCR检测试剂盒检测验证,进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该多重PCR方法可扩增出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菌株均未扩增出条带,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检测敏感性可达0.81 pg/μl空肠弯曲菌DNA,0.93 pg/μl结肠弯曲菌DNA。多重PCR方法和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二者与国标GB/T 4789.9—2008方法的符合率达97%以上。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操作快速方便、节约试验成本,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弯曲菌的鉴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结肠弯曲菌 多重PCR 鉴定 动物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疆株的分离与鉴定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在新疆的流行现状,以及病毒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疑似该病病料进行地方毒株的分离,并对其进行鉴定。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市七道湾某猪场疑似PRRS病死的猪只肺脏及淋巴结等组织病料,将其处理后接种到Marc-145细胞上,并盲传3代;对分离株进行毒力测定(TCID50),应用RT-PCR方法对出现CPE的细胞培养物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新疆病毒株可发生细胞病变,在Marc-145细胞上的TCID50为10-5·mL-1。RT-PCR检测结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序列,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已发表的PRRSV毒株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证明所分离到的病毒为PRRSV,命名为XJ-Q。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分离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适合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高效分离、鉴定的培养基,对格拉纳达培养基(Granada medium)进行改良,用其分离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Modified Granada medium,MGM)的成分为示蛋白胨、玉米淀粉、葡萄糖、丙酮酸钠、盐酸半胱氨酸、硫酸镁、对氧氮己环丙磺酸(MOPS)、磷酸氢二钠、甲氨蝶呤钠、结晶紫和琼脂粉。用MGM、改良爱德华培养基(Modified Edwards Medium,MEM)和血琼脂(Blood Agar,BA)三种培养基对187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无乳链球菌分菌培养,采用PCR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从而评价三种培养基在分离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分离中,MGM、MEM和BA的特异性分别为100%、75.0%和18.2%,敏感性分别为88.0%、53.2%和29.1%。MGM作为选择、鉴定培养基,利用无乳链球菌产生红-橙色色素的特性,通过肉眼观察菌落颜色,一步程序就可以鉴定出无乳链球菌。【结论】该方法为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快捷、简便的新方法。

关键词: 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B群链球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技术在羊毛羊绒鉴别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羊绒与羊毛的鉴别一直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以DNA为基础的检测方法由于准确灵敏,目前已成为毛绒鉴别中最可靠的方法。文中对毛绒的DNA鉴别方法及难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毛绒准确鉴别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绒 羊毛 鉴别 线粒体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布鲁氏菌的监测与分离鉴定

中国奶牛 2013

摘要:本试验采用SAT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某牛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对阳性奶牛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VirB8-PCR方法对分离株VirB8基因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为布鲁氏菌,布鲁氏菌分子分型PCR的鉴定结果显示该牛场感染的自然菌株为布鲁氏菌牛种(3b,5,6,9型)。

关键词: 牛乳 布鲁氏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乳样品中布鲁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改良布鲁氏菌(Brucella)的分离和鉴定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012年对新疆部分奶牛场进行Brucella病的监测,采用改良Brucella选择添加剂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阳性的25头奶牛的牛乳样中分离到9株分离菌,经VirB8-PCR方法扩增Brucella的VirB8基因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9个分离株均为Brucella。同时采用Brucella分子分型PCR及生物学分型方法进一步対分离株鉴定,结果显示其中7个分离株为牛3型,另外2个分离株为羊3型。本研究为奶牛Brucella病的检疫与防控提供了快速分离及鉴定方法

关键词: 牛乳 布鲁氏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