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肉牛品种生长发育及育肥效果试验
《中国畜禽种业 》 2012
摘要:为探讨不同肉牛品种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选择初生的美新褐F118头为试验1组、新疆褐牛18头为试验2组、西门塔尔牛15头为试验3组,分别对其进行生长发育和育肥饲喂达到8月龄增重情况测定。结果表明,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试验1组与试验3组体尺增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体尺增长速度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的增重之间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新褐F1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及经济效益高于新疆褐牛和西门塔尔牛。


草原兼用型新疆褐牛肉用性能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草原放牧兼用型新疆褐牛不同年龄段的产肉性能。【方法】在昭苏县选择38头放牧新疆褐牛进行屠宰测定和分析,将这38头新疆褐牛按4岁以下、4~7岁7、岁以上3个不同年龄段分组,测定分析各组新疆褐牛主要屠宰性状指标。【结果】在放牧条件下,4~7岁组平均活重386.62 kg,屠宰率50.24%,净肉率41.73%,肉骨比4.94:1,其主要屠宰性能指标均显著优于4岁以下年龄段(P<0.05),与7岁以上组无显著差异(P>0.05),新疆褐牛4~7岁为适宜淘汰屠宰年龄段。【结论】根据测定,4岁以后可以挑选出来一部分乳用性能低的牛,育肥一段时期屠宰,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新疆伊犁州直不同品种草原放牧淘汰母牛体尺、屠宰性能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8
摘要:为了解新疆伊犁州直草原放牧淘汰母牛的体尺和屠宰情况,在新疆伊犁巴口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屠宰场选取不同品种、6岁以上淘汰母牛进行体尺和屠宰测定,对体尺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对屠宰测定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结论:新疆褐牛较土种牛、西门塔尔及荷斯坦母牛的屠宰率高,其屠宰率为40.83%;净肉率也高,其净肉率为52.91%;胴体重达242.2±4.57kg,骨肉比为1:3.38。在全天然放牧条件下,采用直接屠宰,新疆褐牛其经济效益要比其他几个品种淘汰母牛好。


陶赛特羊、萨福克羊与阿勒泰羊杂交公羔产肉性能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 》 2007
摘要:对2.5月龄断奶公羔经60d舍饲强度育肥后,选择体重接近组内平均值的DAF1、SAF1、DAF2、SAF2与同龄ALT各4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DAF1、SAF1、DAF2、SAF2杂交公羔宰前活重、宰后1h胴体重、一级肉率和去尾脂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ALT羊,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1.06%~2.79%,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1级"标准。说明用陶赛特羊、萨福克羊对阿勒泰羊改良后,其胴体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更加符合现代人们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消费需求。


关新杂交驴部分体尺和产肉性能测定
《家畜生态学报 》 2007
摘要:对8岁新疆驴和关×新F1(关中驴×新疆驴)进行了产肉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关×新F1驴与新疆驴相比,F1公驴的体高、体重和胴体重分别提高了16.44%、35.02%和39.52%,杂交优势极显著(P<0.01);F1母驴体高、体重和胴体重分别提高了18.01%、30.44%和38.23%(P<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