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阿勒泰地区农区舍饲养羊的发展与探讨
《黑龙江动物繁殖 》 2013
摘要:1舍饲养畜的必要性1.1草畜矛盾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地区,是新疆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境内可利用草原面积719万hm2,占全疆的15%,其中草原承包面积达706万hm2。阿勒泰全区不


评价牛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保护力BALB/c鼠模型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评价流产布鲁氏菌疫苗株免疫保护力的小鼠模型,选取6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n=40):A19免疫攻毒组、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A19免疫组腹腔接种BALB/c鼠A19 5.0×104 CFU,非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均接种PBS液0.2mL。免疫后45d,A19免疫攻毒组和非免疫攻毒组BALB/c鼠以3.0×104 CFU剂量的2308强毒株攻击,攻毒后15和45d分别剖杀小鼠,取小鼠脾脏称重、细菌分离、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攻毒后15d,A19免疫攻毒组与未免疫攻毒组和PBS对照组之间克脾指数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45d,A19免疫攻毒组与PBS对照组的克脾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未免疫攻毒组克脾指数差异显著(P<0.05);免疫攻毒组的小鼠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轻于未免疫攻毒组。结果表明,用BALB/c鼠为试验动物,以A19为疫苗参考株建立动物实验模型可以应用于牛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保护力评价。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草食家畜 》 2013
摘要:为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毒素A(Exotoxin A,ETA)的原核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eta基因,将其插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ta,并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转入BL21(DE3)中诱导表达,检测目的蛋白大小及反应原性,然后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表达形式检测。结果表明,所扩增eta基因大小为1917 bp,与GeneBank参比序列一致性在98.70%;蛋白分析表明,rETA大小为74 KDa,具有和天然毒素相似的反应原性。目的基因在37℃、0.6 mmol/LIPTG诱导3 h获得最佳表达。该蛋白在超声波裂解上清和包涵体中均有分布,但主要以包涵体为主。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ETA的批量纯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细粒棘球绦虫Hsp7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体制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3
摘要:[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热休克蛋白家族基因Hsp70,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Hsp70蛋白并制备其特异性抗体.[方法]从包囊中分离原头蚴,提取RNA,RT-PCR扩增EgHsp70基因的cDNA,将其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通过改变诱导温度、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筛选出EgHsp70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最佳条件.并用麦芽糖亲和层析法纯化该蛋白.
关键词: Hsp70基因 细粒棘球绦虫 抗体制备 克隆 热休克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 IPTG浓度 特异性抗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336型多糖偶联抗原的制备及免疫原性
《中国兽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溶葡萄球菌酶消化菌体释放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336型多糖(Type 336polysaccharides,336PS),梯度乙醇浓度浸提和用不同酶消化进行粗提,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了336PS多糖,并对其纯度进行检测。将336PS通过ADH间桥法与BSA连接制备偶联抗原,采用凝胶过滤层析纯化,200~400nm波长扫描鉴定,从层析波峰和检定波长判定偶联成功。加佐剂制备成疫苗免疫小鼠,进行抗体检测和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纯化的336PS纯度为685.1g/kg;偶联抗原波峰较BSA前移,其原最高吸收波峰为212nm,从206nm向280nm偏移。偶联抗原336PS-BSA可以刺激小鼠产生抗336PS的免疫应答反应,并能够对免疫小鼠提供免疫保护作用。


黄陂黄牛调查报告及发展建议
《中国牛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了解黄陂黄牛的发展状况,在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项目组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黄陂黄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陂黄牛存栏量约25万只,基础母牛占群体比例为51%,成年公母牛体重分别为392kg和319kg。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各阶段体重均有提高,躯干比例有所增加,体型趋向肉用;对黄陂黄牛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新疆察布查尔县家畜和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 2013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家畜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家/牧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方法2011~2013年在该县家畜定点屠宰场对剖检牛、羊进行肝、肺组织感染棘球蚴(包虫)情况调查,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家/牧犬粪抗原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1~2013年犬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8.75%(21/240)、4.58%(11/240)和5.83%(14/240);2012~2013年家畜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1.0%(33/300)和19.3%(58/300)。结论 2011~2013年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均有家畜感染棘球蚴和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犬与牛/羊之间循环的传播链;家畜棘球蚴感染率逐年偏高,并且有上升趋势;但犬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态势不定,提示该地区包虫病防控工作仍需改善和加强。


新疆褐牛催乳素(PRL)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联分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分析了催乳素基因第4外显子在新疆褐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并运用SAS8.1统计软件对不同基因型与泌乳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PRL基因第4外显子发生了G8377C,A8398G两处突变,引起单链构象多态性,新疆褐牛群体中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45,0.526,0.129,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08,0.392;经最小二乘分析发现BB和AB基因型母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AA基因型母牛的日产奶量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分析结果提示,PRL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碱基突变位点可能是影响新疆褐牛泌乳性能的重要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