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监测重组蛋白EgM9免疫犬的特异性抗体变化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EgM家族重组蛋白(EgM9)与Iscom为佐剂结合免疫犬后血清抗体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组与对照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G1I、gG2、IgA、IgM和IgE)的变化规律,并以Western-blotting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经统计学方法分析显示,免疫组与对照组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I、gG2,差异极显著(P<0.01),而特异性抗体IgAI、gM和IgE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证实EgM家族重组蛋白(EgM9)与Iscom为佐剂结合能引起犬特异性免疫应答。

关键词: 重组蛋白EgM9 特异性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体年龄对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 2011

摘要:提高绵羊体内胚胎生产的效率对促进优良品种扩繁及良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利用不同年龄段良种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试验选用青年(18月龄,配种未受胎)、老龄(60~72月龄,经产)以及幼龄母羊(7月龄,性成熟前)做供体,用改进的程序进行超数排卵,研究供体年龄与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青年、老龄组母羊超排后只均可用胚数分别为10.9枚、10.3枚,显著高于幼龄母羊的6.0枚。青年、老龄组母羊的胚胎经移植后受胎率分别为71.6%、58.3%,显著高于幼龄组的41.7%。②幼龄、青年组回收的胚胎中囊胚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老龄组,说明幼龄、青年组供体的胚胎发育速度显著快于老龄供体。③青年、老龄组母羊超排前预注小剂量FSH,卵巢黄体数目明显增多,说明能提高超排效果。本试验优化了德国美利奴羊的超排程序,证明年龄显著影响德国美利奴羊的超排效果及胚胎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绵羊胚胎移植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供体年龄 德国美利奴羊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受胎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肾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家禽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危害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受影响最大的器官[1]。目前该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2]。法氏囊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旦受到损害,会引起免疫抑制,使鸡群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球虫等病原更易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山北坡龙牧806苜蓿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介绍了龙牧806苜蓿的特征特性,从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加工利用等方面总结其在天山北坡的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龙牧806苜蓿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天山北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布红麻温室育苗技术研究

草食家畜 2011

摘要:罗布红麻(Apocynum venetum)被誉为"野生纤维之王"。新疆阿勒泰市农业示范园在野生罗布红麻核心区采集种子,在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人工育苗,移栽到阿勒泰市阿拉哈克乡中等盐渍化土壤。结果表明罗布红麻播种后3d见苗;10d、14d、18d、30d、45d分别长出第一至第五对真叶;播种后60d可移栽到大田。育苗过程中温室温度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70%以下,育苗盒土壤平均温度控制在20℃左右,日光照时间保证在7h左右,出苗率最高。

关键词: 罗布红麻 温室育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斯坦奶牛初生重与305天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

新疆畜牧业 2011

摘要:为了了解荷斯坦奶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的关系,本文收集了新疆呼图壁种牛场1999~2009年351条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资料利用SAS软件对荷斯坦奶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均呈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极显著(P<0.01);总体水平的母牛初生重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系数最高,确定总体初生重中水平对305d产奶量的回归方程为预测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方程式y=-10087.4+185.3x;用荷斯坦奶牛总体水平的初生重预测305d产奶量较实测305d产奶量提前很早,为牛场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初生重 305d产奶量 相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

摘要:中晚期的中、重度马肉毒梭菌中毒的治愈率很低,但通过保肝排毒等对症疗法对轻症病畜有一定效果,因此,控制该病还应以预防为主。在治疗饲料源性肉毒梭菌中毒病例的同时,还应考虑霉菌毒素对机体造成的毒害作用,需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

关键词: 肉毒梭菌 毒素 中毒 诊断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胚胎发育早期MnSOD,Glut-1,Hsp70,IGF-Ⅱ,IFN-t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草食家畜 2011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受精生产的牛胚胎在发育早期各个阶段MnSOD,Glut-1,Hsp70,IGF-Ⅱ,IFN-t基因的表达差异,阐明体外培养胚胎发育阻滞和胎儿发育异常的分子机理和胚胎阻滞有关的目的基因,为完善体外培养系统、提高IVP胚胎质量和确保IVP后代正常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体外生产的不同阶段牛胚胎总RNA,以β-actin基因为内对照,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胚胎发育各时期MnSOD,Glut-1,Hsp70,IGF-Ⅱ,IFN-t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卵母细胞中,MnSOD及IFN-t基因呈高表达,Glut-1、Hsp70及IGF-Ⅱ呈低表达;在8-16细胞、桑葚胚及囊胚中,MnSOD及IGF-Ⅱ基因呈高表达,而Glut-1、Hsp70及IFN-t基因则呈低表达。

关键词: 体外胚胎 发育早期 基因表达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及牧民脱贫致富的建议

草业与畜牧 2011

摘要:天然草原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主体屏障,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草原生态建设的可持续事关新疆生态环境安全和牧民脱贫致富。本文就新疆草原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引导牧民脱贫致富。

关键词: 草原生态 建设 可持续发展 牧民 脱贫致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项目昌吉州项目区效果评价

草食家畜 2011

摘要: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保护项目》昌吉州项目区,建设地点在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天山区和准噶尔盆地平原区,建设面积15000ha,其中天然草原围栏改良10666.7ha,人工饲草料地建设4333.3ha。评价采用样地样方选择、天然草原覆盖度测定、草层高度测量、产草量计算,天然草原围栏改良项目区通过实施围栏工程措施,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和草层高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产草量有了明显提高,围栏内较围栏外覆盖度增幅在67%~105.7%;草层平均增高5.2-6cm,增幅在35.3%~41.3%;产草量增加了2.7~4.8倍。人工饲草料地项目区,项目实施前4333.3ha天然草原干草产草1071500kg,项目实施后,年产苜蓿干草32640615kg,玉米6720147kg,玉米秸秆8809902kg,大幅度增加了饲草料来源,有效地缓解了项目区天然草原放牧的压力和草畜矛盾。

关键词: 天然草原 饲草料地 盖度 高度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