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09-201O年新疆地区家禽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中国动物检疫 》 2011
摘要:2009--2010年,对新疆部分地区蛋鸡、肉鸡、家养水禽的养殖场随机采集血清样品10193份,活禽市场采集血清样品1620份.用HI方法对禽流感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蛋鸡的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33.33%~100%,其中0效价率为33.33%-80.00%;H9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2.4%-100%,20%-33%蛋鸡场存在100%的0效价现象.肉鸡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0%-100%,其中7.69%-69.6%肉鸡群中H5抗体0效价率为100%.水禽的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0%-100%,有25%33


奶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
《草食家畜 》 2011
摘要:为了研究牛乳中体细胞数与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收集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呼图壁种牛场牧三场、奎屯八场、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奶牛场四个牛场的荷斯坦奶牛2010年11月到2011年3月份5个月共2268个DHI测定记录。利用SPSS软件对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呈负相关,与乳脂率、蛋白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乳糖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乳脂率与蛋白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随着奶牛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奶量乳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随体细胞数的升高有升高的趋势,但当体细胞高于100万/mL时有降低的趋势。


李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新疆畜牧业 》 2011
摘要: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和人以脑膜脑炎、败血症、流产为特征,对养羊业威胁很大。1病原


不同绿色添加剂组合对牛育肥效果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11
摘要:相同试验条件下,选1~2岁健康的荷斯坦育成牛47头,随机分为四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用四种不同组合的微生态制剂和复合酶制剂育肥60d。结果表明4组和1组的增重效果最好,平均日增重分别高出2组34.40%、18.80%,4组与3组日增重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2组差异极显著(P<0.01);1组与其它三个组日增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每千克增重耗精、粗料排序为:2组>3组>1组>4组。综合考虑,1组增重效果最好。


偃麦草EST和POD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32份新疆野生偃麦草资源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差异状况。【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对其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分析,依据Jaccard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判定偃麦草种质材料间的亲源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32份材料EST酶谱共出现13条酶带,可划分为2个主带区,与EST1区相比,EST2区着色较深、酶活性较强。POD酶谱共出现3条酶带。【结论】与POD相比,EST同工酶活性更高、多态性更好,更能显示出供试偃麦草材料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供试种质资源EST和POD酶谱共出现16条酶带,其中10条酶带出现频率高于50%,但一些材料也存在特征谱带;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其中来源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材料酶谱特征表现出与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偃麦草 EST和POD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基因打靶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基因打靶技术是通过外源基因与受体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上的序列之间发生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某一特定位点上,从而实现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修饰和改造受体细胞遗传特性的技术。作者简要介绍基因打靶技术的基本原理、产生、筛选策略及该技术的应用等研究进展。


双佐剂口蹄疫A型、O型和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 2011
摘要:对中试生产的3批双佐剂口蹄疫A型、O型和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在新疆的阿克苏、伊犁、昌吉等地区进行了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效力和免疫持续期。结果显示,所有免疫的3 682头牛和33 240只羊(包含怀孕动物和幼畜)食欲、精神均正常,孕期动物无流产,对幼畜生长无影响,无其他不良反应,整个试验期内入试牛羊无口蹄疫发生。经200多头免疫牛6个月的定期采血,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显示免疫后第1~2个月内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几何均值最高A型可达1∶558、O型可达1∶332、亚洲Ⅰ型可达1∶381;随后抗体水平有所下降,在第3个月后维持在一定的滴度直至第6个月。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
关键词: 口蹄疫 双佐剂 A型 O型 亚洲Ⅰ型 灭活疫苗 临床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