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多浪羊Fec~B突变检测及与产羔数的关系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FecB突变是影响布鲁拉美利奴和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本研究采集产双羔及以上的多浪羊(Ovisaries)母羊135只及后代羔羊血样共353份,公羊血样211份,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突变,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个体母羊的产羔数。结果表明:在多浪羊群体中检测到BB、B+和++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05,0.146和0.849。B+型多浪羊产羔数均值比++型多0.51只(P<0.01),BB型多浪羊产羔数分别与B+和++型差异不显著。多浪羊群体在FecB位点上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表明在该位点上没有受到选择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在新疆多浪羊群体中发现了FecB突变BB基因型公、母羊个体(1只公羊和2只母羊),揭示多浪羊多羔产生的机理可能与布鲁拉美利奴和小尾寒羊相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携带FecB突变的情况开展选种选配,组建多浪羊肉用高繁品系。


牛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对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目的将处于生发泡期(GV期)和体外成熟期(IVM)的牛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对其卵裂率和囊胚率以及一些与发育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评价。方法玻璃化冷冻GV期(n=224)和IVM期(n=235)牛卵母细胞,解冻后对其进行体外培养并采用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技术对冷冻-解冻后的GV和IVM期卵母细胞中Bax、Dnmt1、Hdac1、Cyclinb1、Cdc2和Cu Zn SOD等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GV期和IVM期卵母细胞经过冷冻-解冻后,卵裂率(14.7%~89.4%,34.5%~89.4%,P<0.001)及囊胚率(3.0%~28.4%,12.3%~28.4%,P<0.001)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n=238),且冷冻-解冻后的GV期卵母细胞卵裂率(14.7%~34.5%,P<0.001)和囊胚率(3.0%~12.3%,P<0.001)极显著低于冷冻-解冻后的IVM期卵母细胞;GV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后,Dnmt1和Cu Zn SOD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对M期卵母细胞而言,Bax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yclinb1、Cdc2和Cu Zn SOD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因表达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对牛GV期或IVM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可能会导致基因mRNA表达量降低,可能会对胚胎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掺甲醛牛乳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
《动物医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在牛乳收购环节快速检测出掺甲醛牛乳的方法,采用试管法和试纸法对牛乳掺甲醛进行检测比较,确定了试纸检测牛乳中掺甲醛的方法可行。探索了采用品红试剂制作的试纸方法,筛选出品红溶液和硫酸溶液最佳浓度,两种溶液按3∶1比例加载到WFB-试纸上,自然干燥。用掺有不同浓度甲醛的牛乳测试试纸的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最低检出量为0.08 g/L。本试验研制的牛乳掺甲醛快速检测试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检测迅速,灵敏度较高,制作成本低,不但适用于基层奶站的检验,也适合在家庭中测试,能方便快速的检测出掺甲醛牛乳。


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治与体会
《草食家畜 》 2011
摘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羊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以散发为主。该病结合流行病学和发病特点,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免疫。轻症者对症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肉牛早期断奶试验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 2011
摘要:[目的]旨在研究早期断奶技术对不同品种肉用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草原牧区应用犊牛代乳料产品开展了不同品种犊牛的早期断奶工作,[结果]表明:安杂牛、新褐杂牛、荷斯坦牛三组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安杂组增重成本8.25元/kg,新褐杂增重成本组9.27元/kg,荷斯坦组增重成本9.62元/kg,但安杂组的效益略好,荷斯坦组效益略差。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上,从累计增长的效果来看,安杂牛同比相同阶段龄的新褐杂牛与荷斯坦牛,组间体直长与体斜长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本试验方案下,犊牛早期断奶成本低,效果好,安杂牛较新褐杂牛与荷斯坦牛相比,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建议在牧区推广使用犊牛代乳料的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提高对肉用品种犊牛的培育效果。


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牛的ELISA抗体滴度与攻毒保护的相关性研究
《兽医导刊 》 2011
摘要: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所以国际兽


用抗虫体表膜抗原抗体测定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
《畜牧兽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成虫表膜抗原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粪抗原。首先提取E g成虫表膜抗原,制备抗E g成虫表膜抗原的血清,然后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其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原性,用间接免疫组化方法对E g成虫表膜蛋白进行组织定位。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感染E g的犬粪抗原。ELISA结果表明E g成虫表膜抗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并能产生高效价抗体,抗体不与多头绦虫和泡状带绦虫抗原反应;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E g成虫表膜抗原与原头蚴、不成熟E g有共同蛋白成分。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虫体表膜蛋白分布在虫体表皮。该抗原抗体系统能检测到感染后13d的犬细粒棘球绦虫。结果表明该E g成虫表膜抗原抗体系统可用于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表膜抗原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粪抗原


灌注烟酸、核黄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选5头经产并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烟酸和核黄素,0g/d)、烟酸组(烟酸,3g/d)、核黄素组(核黄素,0.3g/d)、烟酸+核黄素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VB混合物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硫胺素0.03g/d+泛酸0.42g/d+吡哆醇0.03g/d+生物素0.04g/d+叶酸0.04g/d),以研究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参数及牛奶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在烟酸+核黄素组、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组、核黄素组中无显著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核黄素组中降低(P<0.05),在烟酸组中无显著变化(P>0.05),核黄素组外周血红细胞数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处理组间其余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牛奶风味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且VB混合物对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提高作用,经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牛奶风味无副作用,且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组牛奶风味较对照组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