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F型与溶血性曼氏杆菌A2型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草食家畜 》 2022
摘要:新疆某羊场的绵羊出现发热咳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嗜睡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剖检和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药敏实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分离到了3株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根据形状和大小判断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PCR鉴定方法有效扩增出1100 bp、875 bp和900 bp,3条目的条带,经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同源序列比对,3株菌分别为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F型和溶血性曼氏杆菌A2型;药敏试验显示,3株细菌的混合液对左旋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敏感;小鼠致病性试验中,小鼠在18 h内陆续死亡,表明巴氏杆菌和曼氏杆菌毒力强.诊断结果为羊巴氏杆菌及曼氏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的差异研究
《中国乳业 》 2022
摘要:玉米秸秆和全株玉米均是制作奶牛青贮饲料的重要原料.为比较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胎次、年龄、体重及产奶量相同的20头奶牛分为两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饲喂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通过统计各组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分析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2的日平均产奶量高于试验组1,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和试验组2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的平均乳蛋白率高于试验组1,且差异显著(P<0.05),且全株玉米青贮比玉米秸秆青贮经济效益更高,一个泌乳周期可增加736.8元/头.


"学生饮用奶计划"对新疆奶源基地建设的影响
《中国乳业 》 2022
摘要:"学生奶饮用计划"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推行了11年,不仅提高了新疆青少年的健康素质,还在引导消费、改善膳食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调查新疆主要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的运营、管理、疫病检测、粪污处理等情况,综述了"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以来对新疆奶源基地建设的影响:截止到2020年泌乳牛数量增加了243%;平均日单产上涨了17%;平均乳脂率上涨0.15%;平均乳蛋白率上涨0.1%;平均体细胞数下降46.65%;平均菌落总数下降82%;平均耐热芽孢菌数降幅28%;平均嗜冷菌数降幅28%;重金属、抗生素均未检出.
关键词: 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新疆;奶业发展


不同粗饲料组合替代部分苜蓿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替代部分苜蓿对育肥公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4月龄阿勒泰公羊4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A组)为只添加苜蓿组;B组、C组分别用芦苇和小麦秸秆替代75%苜蓿;D组、E组用芦苇和小麦秸秆分别以2 ∶1和1 ∶2替代75%苜蓿.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育肥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干物质采食量(DMI)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料重比(F/G)增加.C组、E组育肥羊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B组、D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育肥羊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育肥羊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E组育肥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高于A组(P<0.01).B组、C组、D组、E组育肥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A组(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研究表明,不同粗饲料组合替代苜蓿饲喂育肥羊未对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钙磷代谢造成影响,但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
关键词: 育肥羊 芦苇 小麦秸秆 苜蓿 脂肪代谢 蛋白代谢 抗氧化功能


某鹅场雏鹅预防用药效果评价
《新疆畜牧业 》 2022
摘要:为了提高雏鹅成活率,保障经济效益,和田某规模化鹅场使用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喹肟、头孢噻呋等药物来预防疫病,其效果并不理想.[目的]为了评价该鹅场预防用药是否合理,并对所使用药物进行遴选.[方法]选取1日龄的雏鹅315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450只在相同条件下单独饲养.第0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第1组为1d和6d连续两次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第2组为1d和6d连续两次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第3组为1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6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喹肟;第4组为1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噻呋,6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第5组为1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噻呋,10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喹肟;第6组为1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头孢噻呋,6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头孢喹肟;对每组连续20 d统计并记录每日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6组的存活率最高,为84.89%,第0组存活率最低,为61.11%;第1~5组存活率分别为72.44%、79.56%、78.44%、81.78%、79.33%;第6组达到差异性极显著(P<0.01),第4组和第5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鹅场现有防控方案中,小鹅瘟抗体和头孢类药物结合使用效果较好,提示对小鹅瘟和细菌性疾病的控制很有必要.


乳中不同体细胞数的新疆褐牛STAT5B基因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褐牛是我国育成的首个乳肉兼用牛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体细胞数低、耐粗饲的优点,拥有西北第一牛的美称.前人研究发现,STAT5B基因与新疆褐牛的泌乳性状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STAT5B基因对新疆褐牛泌乳性状的影响,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STAT5B基因在不同乳房健康程度的新疆褐牛血液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使用NCBI Blast、ProtParam、ProtScale、SOPMA、SWISS-MODE、MEGA、TMHMM Server v.2.0、SignalP-5.0 Server、WoLF PSORT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STAT5B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结构分析与功能预测.RT-qPCR结果表明:STAT5B基因对奶牛乳房炎影响不显著,但STAT5B基因在健康新疆褐牛血液中的表达量高于患乳房炎的新疆褐牛.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TAT5B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4006H6263N1111O1197S25,共编码787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牛STAT5B基因与水牛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经预测STAT5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主要由亮氨酸组成;该蛋白中α-螺旋高达50.95%,β-折叠的含量最少.该分析及预测结果主要为探索新疆褐牛STAT5B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为阐明其对新疆褐牛泌乳性状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疆褐牛;STAT5B;RT-qPCR;生物信息学分析;体细胞数


ASIP基因编辑细毛羊自然突变和编辑基因型的遗传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控制毛色的多拷贝基因(ASIP)编辑细毛羊自然突变(D9、D5)和编辑突变的遗传特征和规律,分别将深棕色毛色表型的F0代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公羊与白色表型野生型母羊,有深色斑点表型的F0 代基因编辑母羊与野生型公羊交配,获得白色表型和深棕色及斑点状毛色表型F1代个体23只.通过分析F0F、F1F代基因编辑羊ASIP基因的自然突变和编辑突变基因型,掌握编辑基因型的遗传规律和特征,以及自然突变、编辑突变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代基因编辑个体的4种主要编辑基因型(4 bp碱基缺失、5 bp,12 bp碱基插入、27 bp碱基缺失伴随1 bp碱基插入及2 bp碱基缺失)均在17只F1代基因编辑羊得到遗传(另6只为野生型).基因突变与毛色表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9或D5自然突变、ASIP基因编辑突变和拷贝数共同影响或决定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羊毛色图案的形成.


砂铁矿土壤种子库组成及出苗规律研究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 2022 CSCD
摘要:砂铁矿的开采对周边荒漠草地产生较大影响,土壤种子库极度破坏,曾经的荒漠草场利用率和生产力几乎为零,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人工补充土壤种子库对生态修复后荒漠草地物种组成影响十分重要.本研究以平整后的砂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发芽盘方法,对比分析了砂铁矿土壤种子库人工补充前后出苗规律及物种组成以及种子埋深对出苗率的影响,结论认为:(1)青河县砂铁矿区原始土壤种子库仅包含4种植物,均为一年生藜科植物,优势种为刺沙蓬和虫实,且土壤种子库密度非常小;(2)研究区土壤种子库出苗与水分关系密切,增加水分,一年生植被出现"爆发式"出苗现象;(3)种子埋深影响多年生植被出苗率,0?5 cm是出苗的最佳埋深.播深合适的情况下,人工补充土壤种子库在7天就可以完成出苗,这些结论均为修复时选择物种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关键词: 种子出苗;砂铁矿;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