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乏情期细毛羊孕激素加孕马血清处理后外周血液雌二醇、促黄体素及孕酮含量变化
《新疆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有关绵羊在配种季节正常发情周期内分泌变化规律,我们已作过研究(见《畜牧兽医学报》1980年第11卷第3期《湖羊、三北羊发情期外周血液中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的变化》和《中国农业科学》1981年第4期《湖羊、三北羊发情期外周血液的孕酮、促黄体素、雌二醇-17β含量与排卵数的关系》).为了探讨乏情期绵羊对孕激素处理的反应,为其配种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年7月采用甲地孕酮海绵栓加注孕马血清诱导细毛羊发情,测定其血浆中雌二醇—17β、促黄体素和孕酮含量的变化.


新疆旱生牧草种子生产问题
《新疆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新疆种草,特别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草原种草,90%以上面积是木地肤、樟味藜、驼绒藜、蒿子等旱生牧草.这些牧草全靠种子繁殖.1980年以来发动群众采收野生草种解了种草业的燃眉之急,但所采草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生产这些早生牧草种子已成为新疆草原种草的基本环节.生产早生牧草种子是一项新的工作,既缺少栽培技术,又没有生产经验,有许多问题急待研究解决.新疆早生草种生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太阳能电围栏保护草原试验
《草与畜杂志 》 1986
摘要:目前,在草原建设中,广大牧民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各种保护草原的围栏措施。如:垒石墙、灌木绿篱,挖沟、打土墙等土法,有的还用刺铁丝围栏和网围栏等。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但都不够理想。有的耗费人力、物资多,成本高,不经济;有的欠坚固不耐久,使用年限短;有的本身就是破坏草原,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容易损害畜体和畜产品,影响经济效益。为了探索一条新的保护措施,我们在乌鲁木齐县东风公社中梁台人工草地和天然割草场上,


野生木地肤的引种驯化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又名伏地肤,是世界上著名的旱生牧草,也是新疆半荒漠地带的重要牧草.它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半荒漠草场生产力,重建干旱撩荒地植被,促进新疆草地畜牧业发展和改善干旱地带生态平衡,都有着重要意义.野生木地肤的引种驯化,是开发利用木地肤资源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生产上补播改良草场所用的木地肤,主要依靠手工采集野生种,然后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将种子撒到草场上,这与天然草场上木地肤自生自落一样,同属野生种.由于受气候影响,野生木地肤产量很不稳定,难以满足大规模改良需要,加之被连年采种,它在天然草场上的自然


短期口服甲地孕酮+PMSG对提高奶牛受胎率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1986
摘要:奶牛业中,对产后母牛的及时配种和难孕牛的治疗是缩短产间距,提高繁殖率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报导,特别是利用孕激素对产后母牛及乏情牛的处理。本试验旨在缩短孕激素的处理时间及与PMSG配合使用的适宜剂量,使产后超过60天未妊娠或乏情母牛的受胎率达到正常。试验于1983年3月至1984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西郊三坪奶牛场和五一农场奶牛场进行。结果整理如下。


注射国产LRH-A对产后母牛卵巢活动、发情和受胎的作用
《中国畜牧杂志 》 1986
摘要:引言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释放激素。由于本身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自七十年代初人工合成后,GnRH及其类似物被广泛用于牛繁殖的研究和生产中。国外有报道认为GnRH有促进产后母牛发情周期恢复,缩短产后空怀天数等作用。国内用LRH-A提早牦牛产后发情和受胎收到良好效果。


依佛菌素防治兔疥癣病的试验
《中国兽医科技 》 1986
摘要:我们于1985年10月24日至1986年1月21日用美国生产的依佛菌素对本单位动物室12只患疥癣病的兔子作皮下注射防治兔疥癣的试验,2只作为对照。 方法 在注药前,随意选择几个病兔的病变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剪毛后用蘸有甘油的刀刮取皮屑和较深层的皮肤组织,刮到微出血的程度为止,将刮下的皮屑放于载玻片上置显微镜下直接寻找检查虫体的有无与死活,被检兔打耳号作记录。剂量按每公斤体重0.3ml皮下注射,注药后观察其症状,每隔7天或15天刮取皮屑镜检有无死、活虫体。


国外带科绦蚴病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杂志 》 1986
摘要:带科绦虫病及绦蚴病是最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多为世界性分布,严重阻碍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广泛地开展了调查研究与防治工作。所谓带科绦虫主要包括带属、棘球属、多头属等属的多种绦虫,循环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体之间,主要流行于第三世界。据在50个国家中的统计,棘球蚴病在46个国家


新疆草原建设的几个问题
《新疆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新疆是全国重要畜牧业基地之一.新疆草原草山面积约7.6亿亩,草场类型多种多样,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畜牧业潜力很大.建国以来,国家及新疆有关部门对草原建设投放资金不少,做了不少工作,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草场得不到有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许多草场严重退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据粗略统计,沙化、碱化、退化草场面积已达7,000万亩以上,退化严重的产草量下降45%以上,一般都在30%左右,还有弃耕撂荒地2,000万亩左右,无水、缺水干旱草原2.5亿亩,受虫、鼠危害的草场约2亿亩.更严重的是,目前有些草场超载过牧,草畜不平衡,季节年度不平衡,牲畜营养不平衡,如不采取积极措施,草原生产力将进一步下降,大抓草原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