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奶牛(模糊匹配)
51条记录
昌吉市规模奶牛养殖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奶牛 2012

摘要:本文对昌吉市奶牛存栏量、年总受胎率、年繁殖率、产犊间隔、泌乳牛年单产、平均奶价和生产成本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昌吉市奶牛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昌吉市 奶牛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敏感药物对10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草食家畜 2012

摘要:2009年至2010年期间,根据之前乳样药敏试验调查结果选用敏感药物组方,对临床上10例不同程度乳房炎患牛进行治疗,实验表明:该治疗方法对所有病例乳房炎均有显著效果,但对病情越轻,治疗时间越早的病例其疗效也越好。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药敏试验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瘤胃保护性脂肪研究进展

中国奶牛 2012

摘要:目前,能量摄入不足是生产中限制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处于泌乳盛期的奶牛更是如此。利用过瘤胃脂肪解决奶牛泌乳期日粮能量问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一概述,为科学使用过瘤胃脂肪调控奶牛能量需要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能量 奶牛 保护性脂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青贮添加剂处理后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全株玉米秸秆青贮中添加微生物青贮添加剂,在20头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进行60d的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的全株玉米秸秆青贮比常规青贮品质高、适口性好;试验组比对照组多产奶1.36 kg/d,乳成分有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头泌乳牛增收3.68元/d,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青贮添加剂 产奶量 适口性 乳成分 经济效益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注烟酸、核黄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选5头经产并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烟酸和核黄素,0g/d)、烟酸组(烟酸,3g/d)、核黄素组(核黄素,0.3g/d)、烟酸+核黄素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VB混合物组(烟酸3g/d+核黄素0.3g/d+硫胺素0.03g/d+泛酸0.42g/d+吡哆醇0.03g/d+生物素0.04g/d+叶酸0.04g/d),以研究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参数及牛奶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在烟酸+核黄素组、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组、核黄素组中无显著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核黄素组中降低(P<0.05),在烟酸组中无显著变化(P>0.05),核黄素组外周血红细胞数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处理组间其余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牛奶风味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且VB混合物对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提高作用,经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牛奶风味无副作用,且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组牛奶风味较对照组更佳。

关键词: 烟酸 核黄素 生产性能 血细胞参数 十二指肠灌注 奶牛

胎次、日粮及环境温湿指数对奶牛HSP70表达的影响

中国奶牛 201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初产和经产、不同比例的过瘤胃淀粉和脂肪日粮及环境温湿指数对热应激奶牛HSP70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原则,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奶牛分3个处理组(高过瘤胃淀粉低饱和脂肪酸组PF161、中等过瘤胃淀粉中等饱和脂肪酸组PF131和低过瘤胃淀粉高饱和脂肪酸组PF101),每个处理组18头奶牛。分别于正试期的第1天、第21天、第49天、第77天和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SP70的含量。结果显示:在正试期间,牛舍环境温湿指数均值为79.67,奶牛处于中度热应激;初产奶牛血液中HSP70的含量高于经产奶牛;中等过瘤胃淀粉中等饱和脂肪酸组的HSP70含量高于其他两组;HSP70含量随THI变化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热应激 HSP70 奶牛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不同乳区体细胞数测定结果分析

中国乳业 2010

摘要:本文对19头奶牛1个泌乳月、171头次、657个乳区次牛奶样中体细胞数(SCC)进行了检测,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正常生理条件下各乳区SCC差异显著(P<0.05),表明乳区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独立;乳区间SCC呈极显著相关(P<0.01),尤其当SCC>50万个/mL时,相关性有增强趋势。这表明:生产中及早发现和治疗患病乳区对于遏制整体SCC升高极为重要;进行SCC检测时最好能分乳区检测,这样不仅有利于提早发现乳腺炎乳区,而且不会影响正常SCC乳区乳汁的出售价格。

关键词: 奶牛 乳区 体细胞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激素处理产后母牛对产犊间隔及卵巢状态变化的影响

中国奶牛 2009

摘要:为了确定LRH-A2和PGF2α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效果,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000~6000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40d)、试验Ⅲ组(产后40~60d),分别用LRH-A2或LRH-A2+PGF2α进行处理,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关键词: 奶牛 产犊间隔 氯前列烯醇 LRH-A2 B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常规饲料资源——全棉籽在奶牛生产中应用前景

草食家畜 2009

摘要:全棉籽是高能量、高蛋白、高有效纤维的饲粮,随着蛋白饲料资源的短缺和脱酚技术的发展及低酚棉花的种植,棉籽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全棉籽的营养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 棉籽 奶牛 营养水平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乳房炎与核转录因子κB基因的表达调控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细胞黏附、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应激反应等。在奶牛感染乳房炎时,大部分涉及中性白细胞移行和激活的炎性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在他们的启动子区都包含一个可结合NF-κB的κB位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依赖NF-κB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笔者详细的阐述NF-κB基因在奶牛乳房炎发病过程中的特点、作用和表达机制,为从分子水平认识和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一定的文献支持。

关键词: NF-κB 奶牛乳房炎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