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牛(模糊匹配)
40条记录
几个肉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利木赞×娟姗杂交一代3头公所有回交后代的背最长肌和半腱肌的剪切力、pH值及煮 制损失3个表型性状,与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和基因型值相结合,利用QTL Express软件的“Half-Sib QTL Analysis Servlet”进行QTL分析。共发现6个可能的QTL位点,其中背最长肌剪切力性状3个QTL(BTA2 45 cM,BTA29 54 cM)、半腱肌剪切力1个QTL(BTA2 12 cM)、半腱肌pH值1个QTL(BTA24 0 cM)、背最长肌 煮制损失1个QTL(BTA142 cM)。

关键词: QTL 剪切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的建立

草食家畜 2005

摘要:本研究用组织块培养法和冷消化培养法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并探讨了传代的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建系。

关键词: 皮肤成纤维细胞 细胞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ES基因的SNPs检测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计了6套引物对利木赞(Limousin)和娟姗(Jersey)两个品种杂交一代的3头公进行DE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除引物4外均获得扩增产物,并在引物1扩增产物的上、下游及引物2扩增产物的上游序列的非编码区中各发现一个SNP,分别为SNP1(A/G)、SNP2(C/T)和SNP3(T/G)。同时测得公1、2、3的SNP1、SNP2、SNP3的基因型分别为A/A、A/G、A/G,C/C、C/C、C/T,T/G、G/G、G/G。

关键词: DES基因 SN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多重PCR胚胎性别鉴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摘要: 本实验以BOV97M序列和的1.715卫星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前者为雄性特异扩增,后者为雌雄共同扩增,以进行的性别鉴定。PCR扩增共进行43个循环,其中前11个循环为雄性特异扩增,在随后的33个循环中,再加入内标引物,即进行多重PCR扩增,其灵敏度可达到10pg级(约3个细胞)。

关键词: 性别鉴定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CSCD

摘要:根据SRY基因5'调控区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公特异的性别鉴定引物,根据酪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作为内标基因引物,建立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同时对微量胚胎细胞DNA的提取方法、巢式PCR和常规PCR的灵敏度进行实验,以便建立适合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结果表明,设计使用的性别鉴定引物公特异,所有引物特异。煮沸法和反复冻融法都可应用于微量胚胎细胞DNA的提取。实验所使用的巢式PCR只要10个以上细胞就可看到扩增结果,适合在胚胎性别鉴定中使用。在建立了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后,鉴定了10枚奶胚胎的性别,目前已产下两头犊,其实际性别和鉴定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SRY基因 性别鉴定 胚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IDR处理供体的超数排卵效果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利用CIDR在近两年时间内 ,共处理 3个品种的供体 553头次 ,获可用胚340 1枚 ,头均为 6 .1 5枚 ,取得理想的超数排效果 ;同时 ,解决了大批量工厂化生产胚胎的问题

关键词: CIDR 超数排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发育及去核效率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后期的体外培养的影响和不同成熟时间的极体出现率。结果表明 ,卵母细胞在成熟 16h时极体出现率达 69.3%、分裂率为 54.7%、囊胚率仅为 6.2 5% ;而成熟 2 4h时极体出现率达 76.9%、分裂率为 70 .0 %、囊胚率为2 7.7% ,差异均显著 (P <0 .0 5)。成熟 16h的卵母细胞刚刚排出第一极体 ,细胞核与极体非常近 ,此时去核率较高 ;而成熟 2 4h的卵母细胞细胞核已远离第一极体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第一极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不同激活方法对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研究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本试验以体外成熟培养 (IVM ) 2 2~ 2 4h的卵母细胞为对象 ,采用以下 3种激活方法 :①电激活 ( 2次直流脉冲 ,时间 30us,强度 1 .8KV/cm ,时间间隔 70us) +环己酰胺 +细胞松弛素B法 ;②电激活 (同上 ) +离子霉素 + 6 -DMAP(二甲基 -氨基嘌呤 )法 ;③ 7%乙醇 +环己酰胺直接激活的方法对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实验 ,观察激活后 48h卵母细胞的早期分裂情况。结果表明 ,方法①的卵母细胞分裂率为 31 .32 % ( 2 6 /83) ;方法②的分裂率为 2 7.5% ( 32 /1 1 6 ) ;方法③的分裂率为44.1 1 % ( 45/1 0 2 )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显著 ( p <0 .0 5)。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活性因子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01

摘要:免疫活性肽 (ICP)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是两种生物活性因子 ,ICP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将ICP ( 1 0、1 0 0、50 0ng/ml)和EGF ( 2 .5、2 5、50ng/ml)加入成熟液和培养液中 ,对照组中不含生物活性因子。结果表明ICP在浓度为 50 0ng/ml时对卵母细胞成熟有抑制作用 ,对胚胎发育无明显作用 ;EGF( 50ng/ml)对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胚胎 免疫活性肽 表皮生长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家畜胚胎移植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1990

摘要:作者概述了新疆近年来家畜胚胎移植及胚胎分割、体外受精等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新技术和高技术研究应着眼于应用。

关键词: 绵羊 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 体外受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