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attle(模糊匹配)
82条记录
胚胎移植同期发情处理受体对胎儿生长影响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 2009

摘要:通过对直肠检查有功能性黄体的受体进行一次前列腺素同期发情处理,并在处理后第10天直检,确定卵巢的状态和受体的可利用率,同时测量受体和初生犊体尺。结果表明:可以用PG处理的受体群46%,且右侧黄体比例(57%)高于左侧(43%)(P<0.01);受体的可利用率达64%;受体在药物处理后卵泡发生(直检时为黄体)与药物处理前黄体在同侧的比例高于异侧;受体体尺和胚胎移植初生犊体尺有不同程度相关性,为今后胚胎移植受体的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 胚胎移植 同期发情 直肠检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苜蓿草块对不同品种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中国牛业科学 2008

摘要: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试验在三种苜蓿草块添加量下对不同品种肉用进行五期的育肥效果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的体重、日增重及粗饲料采食量,来比较不同品种肉牛增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精粗比下降的情况下,添加苜蓿草块能起到提高日增重的效应与不添加相比,荷斯坦组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新褐杂组前后差异显著(P<0.05),安杂组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草块的添加在本试验营养水平与体重下,新褐杂组、荷斯坦组、安杂组各组适宜的添加量分别为1.2 kg、1.2 kg、0.5 kg。结合农区养的现状及生产力水平在低精粗比的情况下,肉牛应该首先考虑使用本地优良品种。

关键词: 玉米青贮、苜蓿草块 肉牛 日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苜蓿草块对不同品种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试验在3种苜蓿草块添加量下对不同品种肉用进行5期的育肥效果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的体重、日增重及粗饲料采食量,来比较不同品种肉牛增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精粗比下降的情况下,添加苜蓿草块能起到提高日增重的效应,与不添加相比,荷斯坦组差异极显著(P<0.01),新褐杂组前后差异显著(P<0.05),安杂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营养水平与体重下,新褐杂组、荷斯坦组、安杂组各组苜蓿草块适宜的添加量分别为1.2、1.2、0.5kg。结合农区养现状及生产力水平在低精粗比的情况下,肉牛应该首先考虑使用本地优良品种。

关键词: 玉米青贮 苜蓿草块 肉牛 日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体外受精技术条件优化的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了卵泡液、受精时间和季节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从屠宰场采集羊卵巢,抽取卵巢表面2mm~6mm的卵泡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成熟后,与处理后的精子共同培养进行受精。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绵羊卵泡液(SFF)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优于添加同等浓度的卵泡液(BFF)组;受精22、18、12h组的卵裂率分别为64.85%、54.39%、48.72%,受精22h和18h组间差异显著(P<0.05),受精22h组和12h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秋季绵羊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高于夏季,差异显著(P<0.05),但秋季与春季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进行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培养液中添加SFF;受精时,精卵共培养时间为22h的效果较好。在绵羊的繁殖季节秋季进行体外受精较春季和夏季的结果好。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卵泡液 季节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长时间保存的绵羊卵巢对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绵羊卵巢不同的保存温度、时间与保存液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绵羊卵巢在14~18℃保存15~17h,对卵母细胞的成熟率(80.9%vs82.2%)、孤雌激活后囊胚的发育率(21.0%vs22.0%)均无显著影响,采用生理盐水或D-PBS保存对卵母细胞的发育亦无显著差异;而将卵巢保存在4℃或25~30℃却显著降低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1.9%vs19%)与卵裂率(8.6%vs9.1%),没有发育到囊胚。从而得出,卵巢在14~18℃保存过夜,不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关键词: 卵巢保存 卵母细胞 发育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季节和方法对、绵羊卵母细胞回收及体外成熟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屠宰、绵羊卵巢,研究了季节和方法对卵母细胞回收及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对牛卵母细胞的回收和利用没有影响;抽吸法是合适的卵巢卵母细胞采集方法;季节对绵羊卵母细胞的回收和利用有显著影响,绵羊在非繁殖季节卵母细胞的回收率和可用率显著高于繁殖季节(P<0.05),而体外成熟率极显著低于繁殖季节(P<0.01);切割法回收的绵羊卵母细胞可用率(P<0.01)和体外成熟率(P<0.05)显著高于抽吸法,适合绵羊卵母细胞的回收。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季节 采集方法 回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因素对牛卵母细胞胞质内精子注射效果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胞质内精子注射法(ICSI)构建显微受精胚胎,探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精子状态及精子操作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牛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培养20 h、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用于ICSI时,ICSI卵的形态完整率分别为94.6%(175/185)、97.2%(173/178)和96.4%(189/196)(P>0.05);成熟培养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其ICSI卵的卵裂率(73.4%和70.9%)和囊胚发育率(31.8%和29.6%)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0 h的卵母细胞(61.1%和20.6%)(P<0.05)。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注射获能精子时,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72.7%和31.4%)高于未获能精子组(69.4%和29.3%)和不运动精子组(71.5%和30.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含5%,10%和15%PVP的精子操作液处理获能精子后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PVP浓度为5%和10%时,ICSI卵的卵裂率(73.2%和66.9%)和囊胚发育率(32.7%和29.7%)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15%PVP浓度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51.0%和16.3%)(P<0.01)。结论认为,选用获能精子,并使用含5%PVP的精子操作液进行处理,对成熟培养24 h的牛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有利于ICSI卵的体外发育。

关键词: 显微受精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精子状态 聚乙烯吡咯烷酮 ICSI卵体外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液中血清或其替代物对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在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替代品对体外受精卵发育的影响,确定血清在SOF培养液中合适的添加浓度及添加时期,以筛选优良的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在SOF液中分别添加10%血清(NBS)8、mg/ml血清白蛋白(BSA)和1 mg/ml聚乙烯醇(PVA)进行体外受精卵的全程培养,添加NBS组的卵裂率(66.3%)显著高于添加BSA组(51.0%)(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PVA组(47.6%)(P<0.01);添加NBS组的囊胚发育率(30.9%)显著高于添加PVA组(20.7%)(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BSA组(13.6%)(P<0.01)。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10%、5%)的NBS及无血清培养液全程培养时,3组之间卵裂率(65.6%、60.0%、58.0%)差异不显著(P>0.05);10%NBS组囊胚发育率(30.0%)极显著高于5%NBS组(17.6%)和无血清组(6.0%)(P<0.01)。5%NBS组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地高于无血清组(P<0.01)。在受精卵培养的最初48 h用5%NBS,之后用10%NBS培养液时,卵裂率(58.6%)和囊胚发育率(29.3%)与SOF+10%NBS全程培养组(66.3%、30.9%)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SOF培养液中添加PVA、BSA替代血清时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都明显下降,可能SOF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比添加PVA或BSA更有利于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体外培养时在SOF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血清以及改变血清的添加方式,可提高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效果。

关键词: 体外受精 牛血清白蛋白 聚乙烯醇 血清 体外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睾丸支持细胞分离、纯化及体外生长行为的研究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组合酶消化和选择贴壁法,将5月龄、6月龄胎儿及新生睾丸支持细胞分离纯化后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这一阶段睾丸适宜支持细胞分离纯化用;采用0.25%胰蛋白酶+0.02%EDTA二次消化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胎儿睾丸支持细胞分离方案;试验发现,胎儿睾丸支持细胞体外研究时间应控制在3~20天内,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胎儿睾丸支持细胞,对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睾丸支持细胞 体外培养 生长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地研究了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6-DMAP激活时间以及改进的培养液对绵羊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5 h和26 h激活组的囊胚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4 h激活组;6-DMAP激活液作用2 h,激活效果较好;培养液改进后,孤雌胚的囊胚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25 h后在6-DMAP中激活2 h,利用改进后的培养液进行培养,能获得较好的发育效果。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6-DM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