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细毛羊主要毛用性状检测及其评定方法

毛纺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羊毛品质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在推动毛纺工业发展、羊毛贸易以及细毛羊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标准,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毛用性状及其检测标准;依据已有标准并结合国内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2个羊毛产量性状与6类羊毛品质性状的客观测定方法,最后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发的羊毛表型目测评定方法。文章可为开展羊毛纤维品质的统一测定和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毛羊 羊毛性状 检测方法 评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内干扰Zfy基因对驴精子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体内干扰Zfy基因对驴睾丸、附睾组织中Zfy蛋白表达以及精子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种公驴,将一侧睾丸注射空载体作为对照组,另一侧睾丸注射Zfy干扰载体作为干扰组。采集睾丸、附睾组织,分别制作冰冻切片、固定液中固定及液氮中保存。使用冰冻切片观察载体绿色荧光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观察干扰组和对照组Zfy蛋白表达情况。通过RT-qPCR检测干扰Zfy基因对睾丸、附睾中精子生成相关基因SYCP3、STRA8、TNP2、FAS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绿色荧光蛋白主要在驴曲细精管中的圆形精子细胞和部分长形精子细胞中表达,干扰载体成功转入;干扰组驴睾丸Zfy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干扰Zfy基因使驴睾丸中SYCP3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附睾中TNP2和FAS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而睾丸和附睾中STRA8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驴Zfy基因主要在驴圆形精子中表达,干扰Zfy基因可显著抑制驴睾丸中Zfy蛋白表达、SYCP3基因表达和附睾中TNP2、FAS基因表达。

关键词: 基因干扰 Zfy基因 免疫组化 圆形精子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及生长曲线的拟合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苏湖肉羊选育群早期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取了 434 只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测定初生、2 月龄和 6 月龄的体重、体尺数据,对体重与体尺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lanffys模型对公母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拟合分析,估算拐点体重、拐点月龄和最大月增长量.结果表明,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体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母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均与各体尺性状呈极显著相关,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对公母羊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公羊拟合度R2>0.947,母羊拟合度R2>0.933).综合 3 个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比较,Logistic模型对公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Gompertz模型对母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说明Logistic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的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母羊的生长曲线.

关键词: 苏湖肉羊选育群 体重 体尺 相关性 生长曲线拟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及其肉用类型群体选育进展

中国牛业科学 2024

摘要:新疆褐牛是以新疆地方品种牛哈萨克牛为母本,经过多品种杂交,历经数十年选育形成的乳肉兼用牛品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于农产品的消费亲睐,综合考虑新疆肉牛优势产区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接受程度,确定了新疆褐牛的选育方向和技术路线.该文主要从新疆褐牛品种培育历程、选育方向确定和肉用类型群体选育技术与进展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推动品种改良和品种形成,为其他肉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肉用类型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

现代畜牧科技 202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档牛肉的需求日益增高。政府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育肥牛生产得到很好的发展,养殖户也越发重视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升级。我国养殖业改革有赖于新时期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在当下时期应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育肥牛生产流程及技术的了解、关注。新疆是畜牧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场和饲草料来源,应当更加重视育肥牛的相关养殖、育肥工作以及各种重大疾病的预防工作。因此,该文主要讨论目前新疆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工作的问题,为今后育肥牛养殖工作提供相关指导,以保证育肥牛养殖技术工作能够更好的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 育肥牛 标准化 生产 养殖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价

新疆畜牧业 2024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应用RBT、c-ELISA和GICA分别对牛血清和牛奶各47份进行布病抗体检测,以SAT检测结果作为每种检测方法的“金”标准进行复核。结果显示:RBT、SAT和cELISA三种方法确定了阳性血清11份、阴性血清27份。应用c-ELISA和GICA对已知的血清进行检测,GICA 1和c-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为100%,GICA 2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0%和92.1%,GICA 3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3.1%和94.7%。对47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5种试剂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在68.8%~100%之间,特异性在87.8%~100%之间,符合率在89.4%~95.7%之间。GICA 1和GICA 2对47份牛奶的检测,GICA 1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68.8%、100%和93.6%,GICA 2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是52.4%、100%和78.7%。该试验表明不同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提升布病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符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宰后不同处理方式对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

摘要:羊肉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吸收。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羊年龄的增长羊肉嫩度会降低,但采用不同的宰后处理方式可以使羊肉嫩度得到提升和改善。因此,宰后处理方式对羊肉品质有相当重要的影响。通过针对不同宰后处理方式(冷冻和解冻处理、电刺激和吊挂方法)对羊肉品质的影响进行概述,以期为羊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肉品质 冷冻 解冻 电刺激 吊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秸秆的应用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秸秆(棉秆)是棉花生产的副产物,是1种重要的可再生性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研究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结构上的差异,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的成功利用方式难以在棉秆上直接重现,而传统的棉秆处理和应用方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加强棉秆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提高棉秆综合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棉秆在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方面的利用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棉秆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方法参考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生物质 棉花秸秆 预处理 综合利用 再生能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月份成年阿勒泰羊黑色毛绒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阿勒泰羊黑色粗毛和绒毛性状在不同月份的变化规律,对2020年11月-2021年4月收集的100只成年阿勒泰母羊毛绒样品检测,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绒毛含量随月份推移先升高后趋于平缓,1月份为阿勒泰成年母羊绒毛含量的高峰月(50.32%);(2)绒纤维平均直径随月份推移先下降后上升,2月份绒纤维平均直径达到最低(21.63μm);(3)手排长度随月份推移先降低后升高,11月份的手排长度最高(43.55 mm);(4)断裂伸长百分比随着月份的推移先降低后趋于平缓,11月份的断裂伸长百分比值最高(47.18%);(5)粗毛白度、粗毛光泽度在11-12月份、2月份和4月份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6)在11-4月份期间,1月份的绒毛含量显著高于11月份,2月份的绒纤维直径显著小于11月份,2月份的绒舒适度显著优于12月份,1月份的绒毛白度和绒毛光泽度均优于12月份。试验结果表明,1-2月份为阿勒泰母羊绒品质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阿勒泰羊 绒毛 粗毛 毛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高丹草品种在新疆北疆地区的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丹草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3个冀草系列高丹草品种(冀草5号、冀草2号、冀草8号)的株高、干鲜比、草产量等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了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3个品种在北疆地区的生育期可将冀草5号、冀草2号、冀草8号分别划分为早、中、晚熟品种。冀草5号的株高最高,为325.30 cm,冀草2号的草产量最高,其鲜草产量为127 556.19 kg/hm~2,干草产草量可达30 613.49 kg/hm~2。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冀草2号>冀草5号>冀草8号。说明冀草2号高丹草更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高丹草 新疆北疆地区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