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egM9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性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利用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血清对细粒棘球绦虫进行体外干预试验,观察干预后虫体的发育情况。在体外培养模型中,用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30 d的虫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虫体蛋白的免疫反应性,RT-qPCR分析虫体中EgM9基因的表达水平。显微观察表明经高免血清干预后虫体明显向成囊方向发育。Western blot直接法表明高免兔血清可以与虫体蛋白形成复合物,间接法证明EgM9多克隆鼠血清未与上述复合物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RT-qPCR验证EgM9高免兔血清可刺激虫体中的EgM9基因的表达。说明通过高免血清体外干预,可促进EgM9在基因和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为筛选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疫苗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新疆地区多胎细毛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通径与回归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多胎细毛羊的生长规律,试验以239只成年多胎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头长(X4)、胸宽(X5)、管围(X6)7个生长发育指标,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体重与6个体尺指标的相关性、通径及回归分析,建立体重与体尺指标的最适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多胎细毛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体重(19.76%)>胸宽(11.69%)>胸围(9.66%)>管围(8.40%)>体长(7.30%)>体高(6.59%)>头长(5.89%)。各体尺指标与体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胸围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09。胸围对多胎细毛羊母羊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除胸围外,其余各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均小于间接作用。多胎细毛羊体尺指标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60.292+0.387X2+0.689X3+0.579X5(R2=0.702,F=188.188,P<0.01)。说明在对多胎细毛羊进行选育时,应提高对其体长、胸围、胸宽的选择程度,同时也应考虑体高、头长、管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
关键词: 多胎细毛羊 体重 体尺指标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粪菌移植治疗犊牛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及其肠道菌群变化
《畜牧兽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比较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治疗犊牛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和肠道菌群变化。选择8头健康新生犊牛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 H),再选择具有临床腹泻症状的新生犊牛24头,经腹泻相关病原检测,16头无腹泻相关病原感染的腹泻犊牛分为无特异病原腹泻组(Diarrhea, D),8头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STEC)的腹泻犊牛作为STEC腹泻组(STEC-Diarrhea, SD)。各组犊牛平均日龄为(14.8±6.1)d。通过腹泻病原和腹泻症状筛查选择供体犊牛并制备粪菌液,口服粪菌液(每头250 mL,含40 g单一供体粪便)治疗腹泻犊牛,根据布里斯托粪便分型法(Bristol Stool Scale, BSS)评估治疗有效性。治疗后D组犊牛命名为无特异病原腹泻治疗组(FMT-D),SD组犊牛为STEC腹泻治疗组(FMT-SD)。记录治愈天数和日增重,测定犊牛生理常值、血常规、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采集各组犊牛直肠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经FMT治疗,D组和SD组犊牛的布里斯托粪便分型分别从6~7型极显著下降为4~5型(P<0.000 1),下降后的分型值与H组无差异(P>0.05)。FMT-D组和FMT-SD组的平均治愈天数(4.9和4.4)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50 d, FMT-D组的犊牛日增重与H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FMT-SD组的日增重显著低于H组(P<0.05)。D组和SD组犊牛血液IL-1β、IL-6和IL-10浓度极显著高于H组(P<0.01),经FMT治疗后均下降至H组水平。D组和SD组犊牛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极显著低于H组(P<0.001),且D组IL-22显著低于H组(P<0.05),经FMT治疗后均上升,与H组水平无差异(P>0.05)。D组和SD组犊牛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H组(P<0.05),经FMT治疗后上升至H组水平。D组和SD组犊牛肠道菌群结构β多样性与H组差异极显著(P<0.001),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H组(P<0.001),志贺菌属、Tyzzerella和栖粪杆菌属、[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丁酸球菌属和柯林斯氏菌属、梭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组(P<0.05),经过FMT治疗,上述菌门和菌属相对丰度均下降至H组水平。而D组和SD组犊牛的Muribaculaceae、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鼠肠单胞菌属、Clostridia_UCG_014、Subdoligranulum和布雷兹纳克氏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H组(P<0.01)。经过FMT治疗,上述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上升且与H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FMT对无特异病原性腹泻和细菌性的犊牛腹泻均有显著治疗效果。FMT治疗显著降低了腹泻犊牛肠道菌群中具有致病性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增加了潜在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趋向健康,犊牛免疫功能显著增强。FMT治疗可能对犊牛的增重和生长产生长期有益影响。但FMT对这两种腹泻犊牛肠道菌群的恢复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饲粮中添加葡萄梗对绵羊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梗对绵羊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4~6月龄哈萨克公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A组、B组分别使用葡萄梗替代基础饲粮中10%玉米秸秆、8%苜蓿。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A组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1~20 d平均日增重和1~42 d平均日增重均最高,A组的料重比最低。与CK组相比,A组、B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核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A组、B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葡萄梗可提高绵羊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其中葡萄梗替代玉米秸秆的效果较好。


规模化饲养条件下策勒黑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关系分析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摘要:为研究策勒黑羊公、母羊体重与体尺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SPSS 26.0软件对50只策勒黑羊公羊和50只策勒黑羊母羊的体重数据做t检验分析,并对3月龄策勒黑羊体重与体尺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结果表示,3月龄策勒黑羊公羊最优回归方程为y策勒黑公羊=0.395x2+0.461x3+0.85x6-46.607;3月龄策勒黑母羊胸围、胸深对体重影响极显著(P<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策勒黑母羊=0.402x3+1.012x6-24.801。体长、胸围、胸深可作为3月龄策勒黑羊公羊选育的重要指标;胸深、胸围是3月龄策勒黑羊母羊选育的重要指标。


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杂交乳鸽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分析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OⅡ×OⅢ)杂交乳鸽在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上的表现.试验选取40只0d的OⅡ ×OⅢ杂交乳鸽进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公、母各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28 d杂交乳鸽群体均一性相对较好,除体重变异系数较大为9.93%外,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宽、胸深的变异系数均在7%以下.杂交乳鸽公鸽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鸽(P<0.05).杂交乳鸽体重与体斜长、胫围、胫长、屠体重等8项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或P<0.01).28 d杂交公、母鸽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公鸽的肉品质较优.研究表明,28 d杂交乳鸽的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方面虽未完全超越亲本,但其群体的均一性和产肉性能良好,可为优质肉鸽的育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欧洲肉鸽Ⅱ系 欧洲肉鸽Ⅲ系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相关性


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回归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尺与体重的相关关系,测定439只健康阿勒泰羊成年母羊的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宽(X3)、胸深(X4)、胸围(X5)、管围(X6)、脂臋长(X7)、脂臀宽(X8)、脂臀厚(X9)10个性状,运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与通径系数的计算,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建立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围与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次为胸宽;胸围对阿勒泰羊成年母羊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于其它性状;阿勒泰羊成年母羊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251X1+0.568X3+0.438X4+3.487X6+0.443X9-42.579,该模型中体重与胸围、管围、胸宽、脂臀厚、体高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1)。本研究可为实际阿勒泰羊成年母羊的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以此提高阿勒泰羊的选育速度与效率。


草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4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草产品加工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草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对策。通过科技创新和树立质量核心价值观,积极开拓和培育市场,加强信息管理服务,建立专家系统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优质草产品加工战略,提高饲草加工业发展水平,努力完善产业链,为畜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


驴疥癣病原分析、诊断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驴疥癣的病理机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科学防治驴疥癣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通过观察患疥癣驴的临床表现,结合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运用ELISA检测和PCR技术对驴疥癣病原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不同药物及局部使用杀螨剂的疗效。【结果】驴疥癣由多种螨类引起,表现出病原的临床多样性。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精确度。阿维菌素类药物、硫磺剂和二硫化硒类药物对多种螨均显示出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应与环境卫生管理、免疫力提高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可有效遏制癣的蔓延。【结论】驴疥癣的防治策略需要综合运用一整套的诊断技术、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和全面的虫害管理措施。通过深入研究疥癣的致病机理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全面评估,能显著提升防治驴疥癣病的效果,为兽医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