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包囊和原头蚴成虫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具有双向发育的特点,本文旨在利用SSH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头蚴包囊(CW)和成虫(AW)特异性的基因。将PSC-CW和PSC-AW双相发育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并测序,利用CAP3sequence assembly在线软件、Blast2GO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原头蚴成囊和成虫特异性的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对PSC-CW和PSC-AW文库进行扩增,分别得到280和200个阳性克隆,菌落PCR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克隆均插入200~1 000bp片段。测序结果显示从PSC-CW和PSC-AW SSH文库中分别得到16和10个特异性基因。其中PSC-CW SSH文库中得到4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其余12个基因仅出现1次,其中5个为未知基因,已知基因分别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热休克蛋白70和铁蛋白等功能蛋白质。PSC-AW SSH文库中得到10个基因,其中2个出现频率较高基因,8个基因仅出现1次,4个为未知基因,6个已知基因分别编码基质蛋白1、延伸因子1α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功能蛋白质。本研究筛选获得原头蚴成囊和成虫发育时差异表达的基因,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表明,PSC-CW SSH文库中多是与营养和能量转运功能的相关基因,而PSC-AW SSH文库中多为发育与分化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原头蚴处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发育方向有关,同时也为棘球蚴病免疫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提供候选基因。


新疆蛙类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
《生物技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地区中国林蛙中亚林蛙、中亚侧褶蛙和阿尔泰林蛙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方法]分别于新疆7个地方采集了4种蛙类共53个个体,对线粒体12S RNA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结果]经过拼接和比对,得到长度为893 bp片段的序列,4种蛙类共定义了21个单倍型,其中,中国林蛙、中亚侧褶蛙和阿尔泰林蛙遗传变异程度高,而中亚林蛙的遗传变异很低。各群体总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67 88,总固定系数Fst为0.871 56,总基因流Nm为0.04。中国林蛙与中亚林蛙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58,与中亚侧褶蛙之间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137,与阿尔泰林蛙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34。聚类分析显示中国林蛙和阿尔泰林蛙聚为一支,中亚林蛙和中亚侧褶蛙聚为一支。[结论]新疆地区的中国林蛙、中亚侧褶蛙和阿尔泰林蛙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中亚林蛙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各群体遗传分化程度较高。
关键词: 中国林蛙 中亚林蛙 中亚侧褶蛙 阿尔泰林蛙 12S RNA


碲化镉纳米晶标记克伦特罗抗体的光谱学研究
《免疫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水溶性的Cd Te纳米晶荧光探针,研究其与克伦特罗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L-半胱胺作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稳定的Cd Te纳米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TEM和XRD图谱进行表征。考察制备条件对Cd Te纳米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当Cd2+:HTe-:L-Cysteamine的摩尔比为2∶1∶4时,反应体系的p H为5.6,在100℃水浴中回流3 h,其荧光量子产率可达54.68%,半峰宽仅为48 nm。结论此方法不但缩短了Cd Te纳米晶的制备时间,而且性能稳定,在EDC和NHS共价偶联的作用下,实现了对克伦特罗抗体的连接,为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提供了性能优良的荧光探针。


饲料中添加赐力健对新疆褐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选择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的12月龄左右新疆褐牛38头,根据称重记录经配对后分为高、低营养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组,在不同营养水平饲料中添加赐力健进行不同体重新疆褐牛生产性能和肉用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全期总增重高营养水平试验组比高营养水平对照组、低营养水平试验组、低营养水平对照组分别提高16.00、18.67、23.97 kg,且高营养水平试验组与低营养水平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育肥全期经济效益来看,高营养水平试验组最高达2 606.79元,比高营养水平对照组最低2 113.29元高出493.5元。


屠宰场疑似牛结核病料的细菌分离和PCR鉴定
《草食家畜 》 2015
摘要:为了解屠宰场疑似牛结核组织病料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的感染状况,在乌鲁木齐市屠宰场采集包括肺、淋巴结、乳房在内的16份疑似牛结核可疑结节,分别接种于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的分离,获得的5株临床分离菌用MTC多重PCR鉴定,两株为MTC菌株,两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另一株未扩增出可用于鉴定的特异性片段。该结果表明屠宰场所采病料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冷冻牛肉解冻方法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冻肉的解冻技术在肉类生产流通与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解冻技术应用在现代化的工业加工中,该文介绍了传统解冻技术、电解冻技术、组合解冻技术等肉类解冻技术的原理与技术要点,针对当下多元化的技术与产品,为企业与消费者了解和选购相关解冻技术及其产品提供参考。


新疆畜牧规模化养殖污染及处理方式探究
《草食家畜 》 2015
摘要:畜牧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了农村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畜牧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在逐步增加。为了实现了除污治污的环保目标,采用实地调研与参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高效化、环保化是我国畜牧行业除污治理的原则与目标,它适用于全行业养殖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畜牧养殖的除污系统日渐完善,就技术层面来说已基本实现了除污治污的环保目标。


腐熟堆肥制作技术
《新疆畜牧业 》 2015
摘要:腐熟堆肥是将家畜禽粪尿中加入10%~30%麦秆、枯草等含有纤维质的材料混合经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而且与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弥补化肥所含养分单一的缺陷。它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等无机养分;氨基酸、酰胺、核酸等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1、B6等,保持养分的相对平衡。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其中含大量微生物及各种酶(蛋白酶、脲酶、磷酸化酶),促使有机态氮、磷变为无机态,供作物吸收。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腐殖质胶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容重,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本文介绍了制作家畜堆肥的目的,制作堆肥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为定居后的牧民从事牧草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