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饲粮不同替代水平水培小麦苗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采用不同水平水培小麦苗替代基础饲粮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27.93±2.16)kg]相近的4月龄湖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水培小麦苗按5%、10%、15%和20%的水平(干物质基础)替代基础饲粮.试验期77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并在正试期第61~67天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水培小麦苗替代组绵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提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15%水培小麦苗替代组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10%、15%和20%水培小麦苗替代组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10%、15%和20%水培小麦苗替代组绵羊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15%和20%水培小麦苗替代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15%水培小麦苗替代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5%、10%和20%水培小麦苗替代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15%和20%水培小麦苗替代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 P<0.01),10%和20%水培小麦苗替代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15%和20%水培小麦苗替代组绵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5)在各组饲粮条件下,15%水培小麦苗替代组单只绵羊的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采用水培小麦苗部分替代基础饲粮可提高绵羊饲粮消化利用率,降低血脂水平,提高蛋白质代谢利用率以及机体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其生长,提高经济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水培小麦苗适宜添加水平为 15%.

关键词: 水培小麦苗 绵羊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放线菌病的诊治

现代畜牧科技 2024

摘要:羊放线菌病作为牛羊的常见多发病,呈地方性流行,在生产实际中较普遍。该文详细介绍1例绵羊放线菌病的诊疗经过,探讨其发病的原因,诊断要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放线菌病 诊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部分地区肺炎犊牛肺炎克雷伯菌流行情况调查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菌采集部分地区肺炎犊牛的鼻拭子,常规法进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分离鉴定,并进行16S rDNA序列进化树分析;K-B法检测其耐药性,选取1株携带多重毒力的分离株进行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PCR法检测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新疆阿克苏、昌吉、伊犁3个地区共218份肺炎犊牛鼻拭子KPn检出率为14.68%(32/218),其中阿克苏地区为28.33%(17/60)、昌吉地区为24.00%(6/25)、伊犁地区为6.77%(9/133),分为2种血清型,分别为K1(7/32)和K5(5/32);菌株共检测到KPn的13种毒力基因,主要以mrkD、ureA、wabG、uge、entB为主;LD50为2.38×10~7 CFU/mL;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发现,分离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其携带耐药基因主要以blaSHV、floR为主,16S rDNA序列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与意大利、中国北京、中国上海等地分离株同源性较高。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肺炎犊牛鼻拭子的KPn检出率较高;优势血清型为K1和K5;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力较强,且均为产ESBLs的KPn菌株,提示新疆地区KPn对犊牛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关键词: 犊牛 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芩秸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黄芩秸秆与其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芩药用部位为其根部,去除根部的地上部分为黄芩秸秆,其年产量可观。黄芩秸秆含有野黄芩苷、黄芩苷和黄芩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解热镇痛、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具有作为功能性饲料的潜力。本文就黄芩秸秆的营养价值、含生物活性物质以及黄芩秸秆及其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芩秸秆作为功能性饲料进一步应用于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芩秸秆 营养价值 生物活性物质 畜牧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分散输精中精液运输距离对精液品质与受胎率的影响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

摘要:为加快适度规模和庭院养殖绵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试验选择昌吉州辖区养殖集中农户56 家(饲养2 000 只生产母羊),对公羊进行集中采精,选用2.5×浓缩型牛用精液稀释液对鲜精进行稀释,远距离(超过200 km)运输.母羊采取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方式分散输精,对比鲜精稀释平衡后运送距离对精液品质及母羊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输距离在80~300 km、时间为1~4h时对精液品质和母羊受胎率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绵羊 分散输精 距离 精液品质 受胎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羊CEL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眼肌面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羧基酯脂肪酶基因(CEL)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湖羊眼肌面积的相关性。选取1 049只具有准确表型记录且健康的湖羊,屠宰后测定其眼肌面积,采集血液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和KASPar SNP分型技术对CEL基因进行目的片段扩增和基因分型,并与湖羊眼肌面积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T-qPCR检测CEL基因在湖羊10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湖羊CE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存在一个g.4039718 C>T的同义突变,呈中等多态。性状关联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与湖羊的眼肌面积显著关联,TT型个体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C型个体。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眼肌面积的变异系数为12.29%,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相关性分析表明,眼肌面积与体质量、体高、体长、胸围、屠宰率、胴体质量和宰前活质量等生长性状和屠宰性状呈正相关。结果表明,g.4039718 C>T多态位点可作为候选分子标记用于湖羊眼肌面积性状的遗传改良。

关键词: 湖羊 羧基酯脂肪酶 眼肌面积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苜蓿开食料对15~54日龄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肠道发育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苜蓿开食料对15~54 日龄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发育影响.试验选取48只体重(4.22±0.35)kg第二胎次湖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各组分别饲喂含有10%、20%和30%苜蓿的开食料.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54日龄时,30%苜蓿组羔羊体重高于其他组(P>0.05).45~49日龄时,20%苜蓿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20%和30%苜蓿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显著低于10%苜蓿组(P<0.05),20%和30%苜蓿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10%苜蓿组肠道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0%和30%苜蓿组磷酸激酶(CK)活性显著低于10%苜蓿组(P<0.05),20%和30%苜蓿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10%苜蓿组(P<0.05).20%苜蓿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30%苜蓿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饲喂含有10%和20%苜蓿的开食料能够提高羔羊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十二指肠发育,建议15~54 日龄羔羊开食料中苜蓿含量不超过20%.

关键词: 苜蓿 羔羊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十二指肠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旨在加快培育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从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和良种率不高、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区域性不均衡、畜牧业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薄弱等方面分析新疆畜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驱动,加快奶业振兴;转型升级,推进肉畜增产;提质拓品,发展特色禽业;绿色变革,保障优质牧草;赋能增值,优培区域品牌等方面的政策建议。【结论】新疆畜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需多措并举,聚焦科技创新、产业优化、模式创新和绿色发展。同时,探讨加快培育新疆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推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可进一步在培优路径、评判指标体系建设、要素优化等方面持续研究。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吐鲁番黑羊肉品质分析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旨在探究吐鲁番黑羊的肉品质特性,为其养殖和屠宰加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吐鲁番黑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法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及含量,并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肉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吐鲁番黑羊肉中蛋白质、水分和灰分含量丰富,肉质滑嫩爽口,富含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此外,其硬脂酸(C18:0)、豆蔻酸(C14:0)和棕榈油酸(C16:1)含量较低,含量较高的油酸(C18:1n9c)可降低肉中胆固醇。【结论】吐鲁番黑羊肉质鲜美,口感良好,符合大众饮食习惯,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含量适中,水分含量适宜,多汁性好,营养成分全面,且膻味不明显,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肉类食品。

关键词: 吐鲁番黑羊 营养成分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技术在肉羊体尺与体重评估中的应用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测量方法中耗时、劳动强度大以及对动物产生应激的问题,以肉羊为试验对象,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远程非接触式的体尺测量与体重预测模型。通过对大量肉羊图像的深度分析,构建了高精度的体尺特征识别模型,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动物生理参数,准确估计了肉羊体重。研究详细展示了数据收集、预处理、模型训练、优化及实际应用的全过程,并进行了详实的数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后体尺测量误差和体重误差分别降低为1.85%和3.98%,羔羊期精度率为95.6%,育肥后期精确率为97.8%,不同品种之间精确率差异不显著,保持较高的精确率。由此可见,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为肉羊养殖业提供了一个自动化、高精度的体尺和体重评估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也促进了动物福利。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分析 肉羊 体尺测量 体重预测 非侵入式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