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不同青贮饲料对肉牛采食量、生产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2024

摘要:为探究不同青贮饲料对肉牛采食量、生产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60头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和(3)组分别添加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和青贮苜蓿,试验为期60 d。结果显示,各组肉牛在试验期间第2、4、6、8周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肉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1)、(2)、(3)组肉牛血清中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饲喂青贮饲料能够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改善血清生化指标,肉牛日粮中添加青贮苜蓿的组合方式饲养效率最佳。

关键词: 青贮饲料 采食量 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鸽即食食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鸽肉作为一类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美的食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即食食品加工工艺制造出的食品,方便快捷、营养丰富、食用安全.概述肉鸽作为食品的营养及保健作用、即食食品的定义及特点,同时对肉鸽即食食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肉鸽即食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肉鸽 即食食品 加工工艺 营养价值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驴FBXL蛋白家族的氨基酸特征分析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FBXL蛋白家族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E3泛素连接酶的关键组分,在调控细胞周期、蛋白降解、信号传导等关键生物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梳理FBXL蛋白家族18个成员,搜集驴FBXL蛋白家族序列,寻找已知的结构域,分析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酶解位点、初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为探讨FBXL家族参与的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及其在动物繁殖和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发现:FBXL3、FBXL13、FBXL21 等蛋白都与节律钟基因有关,因此,可以进一步对这些基因展开研究,其很有可能影响驴的繁殖周期调控.

关键词: FBXL 翻译后修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驴精液保存方法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

摘要: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的进步,而精液保存技术则是影响人工授精技术广泛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人工授精技术有利于发挥种公驴的繁殖优势,降低养殖户的饲养成本。文章对驴精液保存的基本步骤、影响驴精液体外冷冻保存的因素、精液冷冻保护缓冲剂的组成成分及精子品质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未来驴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精液 保存机理 操作步骤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物质对植物盐胁迫缓解效应研究进展

草学 2024

摘要:盐胁迫是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而外源物质可以有效减轻盐胁迫对植物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外源物质(水杨酸、甜菜碱、氯化钙)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的调控机理及其缓解效应,并展望了外源物质对牧草种子萌发期和苗期在盐胁迫下的缓解效果,以期为盐碱地植被恢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外源物质 植物 盐胁迫 牧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靖远羊羔肉品质特征评价研究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为探究靖远羊羔肉品质和产地环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以靖远羊羔肉核心产区的土壤、水和饲草各15份以及15只70日龄左右靖远滩羊公羔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和肉品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靖远羊羔肉主产区水呈中性,土壤呈弱碱性,饲草中富含粗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土壤、水和饲草富含铁、镁、钾等矿物质,且重金属残留均低于国家标准的规定.羊只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分别为21.83kg、11.29 kg、51.74%.羊肉肉色鲜亮,pH45 min值为6.15,失水率和剪切力分别是19.50%和75.57N.羊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胆固醇含量分别为20.10%、1.55%、45.47 mg/100g.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61%、7.01%、11.46%,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67%和61.17%.羊肉中钾、镁、钙含量分别为906.73、193.33、60.31 mg/kg,高于同类羊肉产品.羊肉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0.91 g/100g,其次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分别为0.05和0.04 g/100g.肉中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是3-羟基丁酮(奶油香味)、乙酸甲酯(水果香味)、2-甲基丙酸乙酯(水果香味),其含量分别为2.76%、1.47%、1.77%.羊肉肌纤维直径小且密度大.产地环境饲草中的钙、钴、钼、铜、锌、水、粗灰分含量显著影响羊肉中的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含量,饲草中的钠、氯化物及水中的铝和铁含量显著影响C18∶2n6t、C18∶3n6等脂肪酸含量.可见,靖远羊羔肉产地环境安全,环境和饲草料中富含有益矿物质,进而造就出富含矿物质、氨基酸组成良好、低胆固醇的羊羔肉.

关键词: 靖远羊羔肉 产地环境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脂肪酸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哈肉羊体况评分与体重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特哈肉羊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的方法,探究不同因素对BCS的影响以及BCS和体重的关系,本试验通过对 1 000 余只不同生理阶段的繁殖母羊进行BCS并称重,采用皮尔逊相关方法分析BCS和体重的相关性,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杂交方式和母羊年龄对BCS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羊BCS和体重呈正向线性相关;杂交方式对母羊妊娠 120 d、产羔期、哺乳中期的BCS有极显著影响,对断奶期母羊的BCS有显著影响,对配种前期母羊的BCS无影响;母羊年龄对母羊产羔期、哺乳中期和断奶期的BCS有极显著影响,对母羊妊娠 120 d和配种前期的BCS无影响.在生产上可以利用BCS进行管理,提高母羊营养健康水平,使羊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体况评分 体重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禾间行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北疆地区的牧草混播种植模式,在农业部旱生牧草原种基地(新疆呼图壁县)设置豆科-禾本科间行混播试验。豆科-禾本科混播比例分别为:1∶1、1∶2、1∶3、2∶1、3∶1,共5个处理,以单播紫花苜蓿和单播冰草为对照。研究混播比例对牧草营养品质、土壤养分及草地生物量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豆禾比为1∶1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种间竞争,且草地生物量较高,可达12.63 t/hm2,高于两种单播处理;(2)豆禾比为1∶1时牧草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较高,分别为16.90%、1.77%和104.5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35.01%,可溶性糖最高,为4.86%,营养价值综合评价高于两种单播处理;(3)土壤养分含量与混播比例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在豆禾比为1∶2时,与单播紫花苜蓿和单播冰草相比,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综合评价表明,在追求高产量和高牧草营养品质时,豆禾比为1∶1是最佳混播组合;而豆禾比为1∶2则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关键词: 草地生物量 牧草营养品质 土壤养分 间行混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基质Gla蛋白基因克隆、表达谱及其在卵巢组织的定位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克隆绵羊基质Gla蛋白(MGP)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序列(CDS),制备特异抗体,并检测该基因在绵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以卵泡总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绵羊MGP基因CDS区全长序列;合成绵羊MGP蛋白C末端15个氨基酸长度的多肽,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大小的卵泡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其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成功获得绵羊MGP基因的CDS区全长片段(467 bp),编码103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量为12 230.96,等电点为9.27;N末端19个氨基酸序列被预测为信号肽序列,成熟肽有84个氨基酸,为外泌性蛋白质,无胞内区;MGP总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牛的同源蛋白质相似性分别为100.0%、99.0%,与人、小鼠的相似性均为85.4%。MGP mRNA和蛋白质在绵羊心、肝、脾、肺、肾等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在卵巢、输卵管、子宫等生殖系统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黄体中的相对表达量也较高;MGP在卵巢组织颗粒细胞、卵丘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在闭锁卵泡中不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MGP在卵巢组织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质Gla蛋白 绵羊 卵巢 颗粒细胞 黄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叶菊副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摘要: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癌、抗衰老和降血脂等作用,其叶片是生产甜味剂的重要原料。甜叶菊副产物是甜叶菊去叶后及叶加工后的部分,主要为甜叶菊秸秆和甜叶菊渣,其产量可观且富含糖苷类、黄酮类、绿原酸类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炎症、抗高血糖、抑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畜禽饲粮中有良好的利用潜力。综述了甜叶菊副产物的营养组成、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甜叶菊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叶菊副产物 营养价值 活性成分 饲料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