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ZBTB4基因多态性与驴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关于驴体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候选基因ZBTB4在不同驴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并与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寻找与驴体型大小显著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驴的专门化品种培育提供参考。试验共挑选阳原驴、广灵驴和新疆驴3个中国地方驴品种以及1个未鉴定的小体型驴品种,总计340头成年母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ZBTB4基因外显子及周围部分序列,通过测序结果寻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并将SNP位点的基因型与驴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ZBTB4基因第2内含子(rs1:14342082A>G)和第4外显子(rs2:14345176A>G)上共发现了2个SNP位点。通过对SNP位点与试验驴体尺性状关联分析发现,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与驴体型大小显著相关,即不同基因型在体高、体长、胸围、管围4种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尺数据显著高于GA和GG基因型,GA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GG。综上,ZBTB4基因的2个SNP位点(rs1:14342082A>G,rs2:14345176A>G)可作为驴体尺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为驴的分子育种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ZBTB4 体尺性状 SNP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LEP、LEPR基因多态性与体况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特克赛尔×哈萨克杂交(特哈)母羊瘦素(Leptin,LEP)、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其与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测序技术筛选LEP和LEPR第18外显子中的错义突变,用KASP分型方法进行SNPs分型,并将分型结果与其BCS关联分析.[结果]①在特哈母羊LEP基因上共发现1个SNPs位点,即rs1093355763,在特哈母羊LEPR基因上共发现3个SNPs位点,即rs428867159、rs412929474和 g.2770G>A,均属于外显子错义突变,rs428867159 和 rs412929474 属于中度多态(0.25A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均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②rs1093355763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中,特哈母羊哺乳中期时CA基因型的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下同).rs428867159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中,特哈母羊产羔期时TT基因型的BCS显著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g.2770G>A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中,特哈母羊妊娠120 d时GA基因型的BCS显著高于GG基因型,特哈母羊断奶期时GG基因型的BCS显著高于GA基因型.特哈母羊妊娠120 d时GA基因型的体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结论]LEP和LEPR基因中rs1093355763、rs428867159和g.2770G>A位点可以作为特哈母羊BCS和体重的分子标记应用于绵羊育种.

关键词: BCS LEP基因 LEPR基因 核苷酸多态性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不同地区高原型藏羊毛纤维品质分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

摘要:为选育青海高品质绒毛藏羊,选取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102只高原型藏羊,检测毛绒洗净率、绒毛含量、细度、长度、色度和抗压缩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两地藏羊毛绒在细度和长度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均具有洗净率高、粗毛和绒毛比例适中、毛纤维细长、白度高且弹性好、有光泽等特性,是地毯毛的优质原料。

关键词: 藏羊 羊毛特征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4年上半年新疆羊肉市场价格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旨在分析2024年上半年新疆羊肉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展望下半年羊肉价格波动趋势。【方法】本研究在对2024年上半年新疆羊肉市场价格走势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与其紧密关联的全国羊肉、新疆主产区羊肉、其他肉类和饲料原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实现对2024年下半年新疆羊肉价格的展望。【结果】研究发现,2024年上半年,新疆羊肉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展望2024年下半年,新疆羊肉市场价格仍将继续下跌,但下跌空间有限。这主要归因于全国羊肉市场价格持续性下跌,国内供需宽松;主产区羊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致使疆内供给增加;牛肉等肉类价格下跌,对羊肉消费的替代作用增强;饲料原料市场价格下跌,养殖成本对羊肉价格的支撑作用减弱。【结论】鉴于此,政府应从多维度扶持肉羊产业发展,财政、金融和保险共同发力;经营主体应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高羊肉产品竞争力;消费者应灵活应对肉类市场价格变化,打造多样化的肉篮子产品组合。

关键词: 新疆羊肉 市场价格 波动趋势 分析展望 建议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A19和A19-△VirB12疫苗接种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比较

中国奶牛 2024

摘要:为了解犊牛采用WOAH推荐的A19疫苗的免疫方式接种不同剂量的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的抗体变化,应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采用WOAH推荐的黏膜免疫和皮下接种两种免疫方式接种3~6月龄母犊牛,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采集于犊牛免疫各时段的血清中抗体变化。结果显示,试验一中犊牛皮下接种常规剂量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在免疫2周均会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在免疫24周两组仍有5%~15%的血清抗体效价维持在1:200以上。试验二中采用1/10常规剂量的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通过黏膜和皮下免疫犊牛,各组在免疫15周均出现较高水平的抗体效价,在免疫30周,两个皮下免疫组仍有11.76%的血清抗体效价维持在1:20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犊牛皮下接种常规剂量A19-△VirB12疫苗与接种常规剂量A19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相当。犊牛黏膜免疫和皮下免疫1/10剂量的A19-△VirB12疫苗与同一方法接种同一剂量A19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相当。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A19疫苗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 抗体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苜蓿品种对三叶草彩斑蚜抗性评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24

摘要:为明确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三叶草彩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的抗性,在苗期(四叶期、六叶期)和成株期利用蚜量比值法鉴定了甘农9号、新牧4号、甘农5号、WL-343、佰苜371和阿尔冈金6个苜蓿品种的抗蚜水平,并在苗期利用刺吸电位(EPG)技术探究不同苜蓿品种应对三叶草彩斑蚜的取食行为及抗虫位点。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成株期,甘农9号和阿尔冈金是稳定的抗蚜品种,WL-343是稳定的感蚜品种,而佰苜371和甘农5号抗蚜性不稳定。新牧4号在苗期抗蚜性不稳定,但在六叶期至成株期表现出稳定的抗蚜能力。甘农9号在四叶期的抗虫位点主要集中于叶肉组织,C波总时间较长;而在六叶期,抗虫位点扩展至韧皮部,伴随C波总时间增加,E2波总时间缩短。阿尔冈金在四叶期和六叶期的抗虫位点均主要集中于韧皮部,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中四叶期E1波的总次数和总时间均为最高,E2波总时间最短;六叶期的E2波总时间同样较短。WL-343的抗虫位点主要集中于叶表面,但抗性较弱,四叶期至六叶期的np波总时间从22.88 min延长至38.28 min, E2波总时间均较长。新牧4号在四叶期抗虫位点主要集中于叶表面,抗性也较弱,np波总时间最长但E2波总次数最多;在六叶期,抗虫位点扩展至叶肉和韧皮部,抗性增强,C波和E1波的总次数多且总时间较长,E2波总时间较短。综合分析苜蓿品种的蚜虫数量情况和取食行为,并根据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可知,抗蚜品种甘农9号、阿尔冈金和新牧4号的抗虫位点均主要集中于韧皮部,能够有效应对蚜虫取食。

关键词: 三叶草彩斑蚜 抗蚜性变化 EPG波形参数 随机森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视域下南疆鸽产业振兴模式探索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结合新疆南疆鸽产业发展现状,着重探究鸽产业振兴的模式,指出当前鸽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南疆鸽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6类模式:产业化模式、“五统一”模式、基地养殖模式、联合生产模式、农企合作模式和庭院鸽养殖模式;不同类型的鸽产业发展模式涉及主体也有所差异;南疆鸽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发展形势不稳定、养殖成本较高、鸽产品品牌各异等问题。基于此,从建立健全鸽养殖全产业链,提升鸽养殖生产技术,注重优质鸽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加大养鸽户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振兴鸽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鸽产业振兴模式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不同月龄肉用褐牛体重

中国牛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体尺体重是衡量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对饲养管理与选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构建新疆褐牛公母牛体尺与体重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在本研究中选取了不同月龄阶段健康状况良好、品种特征明显的新疆褐牛公母牛共2 045 头,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下的新疆褐牛进行体尺及体重指标测定,并将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13 个体尺指标和仅用相关系数最高的 4 个体尺指标与体重的关系,构建了相应的体尺与体重回归模型.[结果]通过对比建立的模型,我们研究发现胸围和腹围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0~6 月龄的,使用13 个体尺指标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拟合度分别为0~6 月龄的公牛和母牛,为 0.918 和0.942,0~6 月龄公牛线性回归方程:Y=-165.185+0.028X1-0.088X12-0.035X3+0.239X4+1.668X5+0.109X6+1.053X7-0.439X8+1.068X9+1.796X10+1.573X11-0.802X12-0.258X13(R2=0.918),0~6 月龄母牛线性回归方程:Y=-182.399+0.97X1-0.359X2+0.579X3-0.097X4-0.683X5+0.025X6-0.364X7+0.502X8+0.329X9+1.374X10+1.786X11-0.083X12+0.097X13(R2=0.942);使用 4 个体尺指标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拟合度分别为 0.882 和 0.933,0-6 月龄公牛线性回归方程:Y=-162.511+0.555X2+1.218X9+0.986X11-0.127X12(R2=0.882),0~6 月龄母牛线性回归方程:Y=-175.941+0.436X2+0.449X9+2.073X11-0.213X12(R2=0.933).不同性别的牛群在各年龄段生长发育速度不同,除13-18 月龄的公牛外,在此年龄段发育迅速,变化大,动态明显.导致体尺与体重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在其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模型展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结论]新疆褐牛的体尺与体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建立了体尺预测体重的线性回归公式,且0~6 月龄、7~12 月龄以及30 月龄以上的牛群的模型通过成对样本t检验得出预测体重与实测体重呈现不显著,可以用来预测牛群的体重.这对新疆褐牛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生长发育检测,体重预测有了一定的生产实践.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回归模型 相关性 估测体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冠状病毒纤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规律,分析纤突(Spike, S)蛋白结构与功能特征。【方法】对新疆巴楚县某牛场BCoV阳性的犊牛粪便,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S基因,通过序列测定和拼接,获得BCoV S基因全长序列,对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获得BCoV S基因核苷酸序列(GenBank索引号:OR136878.1)。S基因全长4 092核苷酸(nucleotide, nt),编码1 363氨基酸(amino acid, aa)。BCoV S蛋白分子量为150.67 Ku,等电点为5.29,有1个跨膜螺旋区,亲水性较弱,疏水性略强。S蛋白主要分布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具有信号肽的概率为0.984 2,是分泌型蛋白,含有1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132个磷酸化位点。S蛋白具有3个结构域,其中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共含有215 aa,无规则卷曲(Coiled coil, Cc)占比最高(62.79%),其次为延伸链(Extended strand, Es)(20.47%)和α-螺旋(α-helix, Hh)(12.56%),β-转角(β-turn, Tt)占比最少(4.19%)。筛选出S蛋白15个优势B细胞表位和11个T细胞表位。S蛋白能与SWISS-MODEL数据库中模板(SMTL ID:7sbw.1.C)同源建模,二者序列相似性为92.00%,模型GMQE值为0.76,QMEAN值为0.82,符合率较高,拉氏图(Ramachandran plots)的Ramachandran favored值为96.14%,表明空间构象合理,模型准确可靠。遗传进化试验扩增的BCoVS基因序列,与2016年我国新疆的BCV-Aks-01株处于同一小分支,两者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1%。【结论】BCoV S蛋白存在多个抗原表位。RBD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具有重要作用,可针对RBD序列设计疫苗靶点,阻止病毒与宿主受体结合。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首次分析BCoV S蛋白理化性质、信号肽和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结构域、抗原表位、三级结构和RBD二级结构等特征,为BCoV S基因遗传进化、结构与功能研究、疫苗研发、靶向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纤突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要点及应用前景

中国乳业 2023

摘要:胚胎移植方案增加了遗传改良并缩短了世代间隔.因此,胚胎移植作为一种有利的技术,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实现遗传进步和增加有价值的育种者数量.牛胚胎移植技术涉及供体和受体动物的选择和管理,以及胚胎的收集和移植.在牛中使用胚胎移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有价值的雌性的繁殖率.因此,有价值的雌性的后代数量增加到至少比正常情况下高出5 倍的水平.体内胚胎生产的阶段包括供体动物和受体动物的选择,所选供体和受体的发情周期的同步,诱导超排卵和随后的供体授精,收集(通过子宫冲洗),胚胎的评估和移植.牛胚胎移植计划的成功和经济取决于多种因素:在任何胚胎移植计划中,使用高质量的精液和高比例的正常运动细胞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转移的对象必须是与供体处于同一周期的受者;受赠者必须具有经证实的生殖能力,无先天性或传染性疾病,以获得高受孕率,并具有健壮的体型,以避免难产问题.目前胚胎移植已广泛应用在遗传改良、种畜繁育和保种、疾病控制、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胚胎移植必将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更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奶牛 胚胎移植 应用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