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犊牛腹泻症的病原学检测及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某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4份腹泻犊牛粪便中的病毒,对4头死亡犊牛肝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分离的致病菌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并测序,并将其结果在NCBI中用BLAST搜索同源序列,分析遗传进化特性。【结果】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为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14份粪便中,BCoV检出率为64.29%,BRV检出率为50.00%;4份肝组织中,E.coli检出率为100.00%,K.pneumoniae检出率为50.00%。分离的2种致病菌E.coli和K.pneumoniae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它16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该牛场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为BCoV、BRV、E.coli和K.pneumoniae,存在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选择阿米卡星药物防治E.coli和K.pneumoniae。


新疆昌吉15个引进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草地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新疆昌吉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助力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对15个引进的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了2年的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品种燕麦的产量、营养品质及饲喂价值等11个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15个燕麦品种从播种至刈割(乳熟期)需56~77 d;灰色关联度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依次为:‘甜燕1号’(0.730 7)、‘青牧3号’(0.711 5)、‘草莜1号’(0.674 6)、‘白燕3号’(0.667 9)、‘坝燕4号’(0.652 7);年均干草产量在12 000 kg·hm-2以上的为:‘甜燕1号’(12 096.96 kg·hm-2)和‘青牧3号’(12 143.17 kg·hm-2);相对饲草质量(Relative feed quality, RFQ)值在140以上的为:‘青牧3号’(148.63)、‘甜燕1号’(147.95)、‘草莜1号’(143.62)、‘甜燕70’(140.34);倒伏率30%以上的品种为:‘青牧3号’(36.25%)、‘甜燕70’(32.50%)、‘白燕3号’(32.50%)。结合品种的干草产量、品质及倒伏率,综合评价认为‘甜燕1号’‘草莜1号’和‘坝燕4号’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天山北坡平原荒漠灌区9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草原与草坪 》 2024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在天山北坡平原荒漠区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9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草产量、品质等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9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种植年限增加,供试材料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第1年的干草产量占比较高,平均为37.77%;佰苜341的株高积累量最大,为939.8 cm,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骑士T干草总产量、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分别为61 602.03 kg/hm2、16.83%和119.16%;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骑士T>佰苜202>大银河>阿迪娜>佰苜341>佰苜371>挑战者>佰苜401>康赛。【结论】骑士T的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在天山北坡平原荒漠灌区引种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草产量 营养价值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山羊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的原核表达及其酶活性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山羊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gcGAS)的生物学功能,通过构建含gcGAS基因的pET28a-gcGAS原核表达载体,在Rosetta (DE3)表达菌中进行表达,经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gcGAS蛋白,并测定其酶促活性。结果显示,在优化表达条件下,实现了重组gcGAS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其能以ATP和GTP为底物合成了第二信使分子2′3′-c GAMP。结论: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gcGAS蛋白具有生物酶催化活性,这为后续gcGAS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研究及其应用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环鸟苷酸-腺苷酸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酶活性


体内干扰Zfy基因对驴精子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体内干扰Zfy基因对驴睾丸、附睾组织中Zfy蛋白表达以及精子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种公驴,将一侧睾丸注射空载体作为对照组,另一侧睾丸注射Zfy干扰载体作为干扰组。采集睾丸、附睾组织,分别制作冰冻切片、固定液中固定及液氮中保存。使用冰冻切片观察载体绿色荧光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观察干扰组和对照组Zfy蛋白表达情况。通过RT-qPCR检测干扰Zfy基因对睾丸、附睾中精子生成相关基因SYCP3、STRA8、TNP2、FAS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绿色荧光蛋白主要在驴曲细精管中的圆形精子细胞和部分长形精子细胞中表达,干扰载体成功转入;干扰组驴睾丸Zfy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干扰Zfy基因使驴睾丸中SYCP3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附睾中TNP2和FAS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而睾丸和附睾中STRA8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驴Zfy基因主要在驴圆形精子中表达,干扰Zfy基因可显著抑制驴睾丸中Zfy蛋白表达、SYCP3基因表达和附睾中TNP2、FAS基因表达。


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及生长曲线的拟合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苏湖肉羊选育群早期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取了 434 只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测定初生、2 月龄和 6 月龄的体重、体尺数据,对体重与体尺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lanffys模型对公母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拟合分析,估算拐点体重、拐点月龄和最大月增长量.结果表明,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体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母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均与各体尺性状呈极显著相关,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对公母羊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公羊拟合度R2>0.947,母羊拟合度R2>0.933).综合 3 个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比较,Logistic模型对公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Gompertz模型对母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说明Logistic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的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母羊的生长曲线.


棉花秸秆的应用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秸秆(棉秆)是棉花生产的副产物,是1种重要的可再生性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研究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结构上的差异,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的成功利用方式难以在棉秆上直接重现,而传统的棉秆处理和应用方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加强棉秆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提高棉秆综合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棉秆在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方面的利用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棉秆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方法参考和研究思路。


10种紫花苜蓿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及耐寒性评价
《草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紫花苜蓿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并筛选出具有高耐寒能力的品种,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区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幼苗在4℃低温胁迫下的12项生理指标,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方法,对其耐寒能力进行了评价;同时,采用半致死温度(LT50)对评估出的耐寒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在4℃低温胁迫下,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叶片蒸腾速率(Tr)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2)隶属函数评价结果显示耐寒能力为龙牧801>肇东>Bara 520 YQ>公农1号>佰苜401>敖汉>挑战者>东农1号>骑士>新牧4号。各品种叶片的半致死温度(LT50)揭示,龙牧801和新牧4号分别是LT50值最低和最高的品种,与隶属函数的评价结果吻合;3)紫花苜蓿苗期耐寒性综合评价值(D)=0.138+0.178×SP+0.203×POD+0.170×Pro,表明SP、POD和Pro是评估紫花苜蓿幼苗耐寒性的关键生理指标。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紫花苜蓿幼苗的低温适应机制及耐寒紫花苜蓿品种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并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选用日龄一致、体重[(3.00±0.20)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初生湖羊羔羊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开食料,试验1组在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Ⅰ(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4∶5),试验2组在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Ⅱ(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果糖=4∶5∶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15~34日龄、35~54日龄和15~54日龄羔羊平均日羊奶摄入量、平均日开食料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1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β-羟丁酸(β-H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可增强羔羊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Ⅱ(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果糖=4∶5∶5)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羔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 抗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