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2个苜蓿品种对蚜虫的田间自然抗性比较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摘要:为研究32个苜蓿品种在新疆呼图壁县试验田的自然抗蚜性,每隔7 d用枝条统计法和叶面网扫法调查了32个苜蓿品种在第二茬、第三茬的蚜虫数量和天敌数量。用感蚜指数评价方法和改进感蚜指数法进行抗蚜性评价。以感蚜指数评价结果为主,两种评价方法综合比较筛选出第二茬苜蓿对苜蓿彩斑蚜抗性较强的品种有:敖汉苜蓿、新牧4号、中苜1号、中苜3号、冲击波、耐盐之星、WL343HQ、WL363HQ、陇东苜蓿、康赛;甘农9号、阿迪娜、SR4030、巨能7号为抗性品种;WL319为高感品种。


新生驹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草食家畜 》 2023
摘要:新生驹腹泻是导致马驹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对马产业危害很大。引起新生驹腹泻的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其中最常见的病原是大肠杆菌,其次是冠状病毒和产气荚膜梭菌,还有肠杆菌属的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以及轮状病毒,但临床上较少见。新生驹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等渗性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控制细菌感染和纠正脱水是提高新生驹腹泻治愈率的核心内容。抗菌要针对临床诊断判定的主要病菌选择有效药物,同时要覆盖其他可能的致病菌。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新生驹腹泻的抗菌治疗应采取降阶梯策略,初始的治疗要采用重击疗法。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因此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补液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补液要及时足量,应以口服为主,并根据临床具体情况作出准确调整。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肉牛高效养殖技术探讨与分析
《现代畜牧科技 》 2023
摘要: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典型的高原高寒牧区,是畜牧业大县。畜牧业是全县主要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农牧民70%以上的主要收入来自畜牧业,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畜牧业,但是该地区养殖技术落后、饲草料短缺等也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更好地提升养殖效益,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养殖技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该文就肉牛的高效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牛 高效养殖技术


疆岳驴的生殖激素研究进展
《现代畜牧科技 》 2023
摘要:疆岳驴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通过注射外源性激素对母驴的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常用的母驴繁殖性能相关激素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素、促卵泡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等。该文从疆岳驴的主要生殖激素的种类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疆岳驴的生产提供参考。


外翻肠囊法考察复合红花籽油的肠吸收特性
《现代食品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复合红花籽油的肠吸收特性。采用外翻肠囊法对其肠吸收部位、时间、给药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肠收集液中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及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含量,通过计算吸收转运参数、吸收速率参数分析其肠道转运机制。不同肠段中,其主要成分LA与ALA均能在十二指肠(LA:2.71 mg;ALA:1.60 mg)与空肠(LA:1.89 mg;ALA:1.43 mg)中被检出,通过计算不同部位透过药量(M)、药物吸收转化率(A)和药物剩余百分数(R),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段中LA、ALA的M高于空肠段,A与空肠段接近,R低于空肠段,因此十二指肠为最佳吸收肠段。在120 min时,LA和ALA的Pappi(瞬时表观渗透系数)皆高于其他时间点,因此最佳吸收转运时间为120 min。在给药倍数为2.0倍时,肠囊液中的LA和ALA浓度最高,分别为0.35、0.19 mg/mL,因此最佳给药浓度为200 mg/mL。结果表明复合红花籽油的肠吸收特性可能为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的被动运输模式且在十二指肠段中单向转运。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肠吸收 外翻肠囊法 十二指肠


新疆奶产业链利益分配问题与对策研究
《草食家畜 》 2023
摘要:【目的】奶产业链利益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新疆奶产业能否健康发展。【方法】本文把奶产业链分为原料生产、乳品加工和运输销售等三个环节,对新疆奶产业链不同环节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结果】新疆奶产业链利益分配方面存在前后环节的利益分配倒置、成本投入与利益分配倒置、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倒置、奶产业链利益联结不紧密等突出问题。【结论】为更好促进新疆奶业振兴,应通过增加原料生产收益分配、降低原料生产的成本投入、加强风险规避减少风险转嫁、紧密奶产业链不同环节利益联结等优化新疆奶产业链利益分配。


新疆和田地区某鹅场鹅群细菌性疾病的调查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调查新疆和田地区鹅群发病和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试验以和田地区某鹅场5 740只雏鹅为研究对象,连续21 d记录鹅群每日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鹅临床症状,死亡鹅病理变化,采集病死鹅的内脏样品29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菌株种类。结果表明:鹅群总发病率为95.73%,总死亡率为73.87%;主要临床症状共有7种,分别为腹泻、神经症状、腹泻合并神经症状、口鼻流血、眼睛变白并肿胀、头部肿大、关节肿胀;病理变化有9种,分别为肝脏肿大、淤血,肝脏发黄,肝脏上有白点,肝脏上有白色节结,心周炎和肝周炎,尿酸盐沉积,腺胃乳头出血,腹水,肠道出血;从296份内脏样品中共分离得到240株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0%(222/296)、4.4%(13/296)和1.7%(5/296),混合感染率为2.4%(7/296)。说明该鹅场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以腹泻为主,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淤血为主,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发病情况复杂。
关键词: 鹅 流行病学调查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新疆R乳业公司品牌竞争力分析
《中国乳业 》 2023
摘要:新疆乳品业拥有优越的资源,却始终处于我国乳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根本原因在于新疆乳品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为了提升新疆乳业品牌竞争力现状,本文以R乳业公司为例,从品牌定位、品牌产品结构、品牌营销策略、品牌运营能力、品牌盈利能力、品牌技术状况等方面分析了R乳业公司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市场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渗透率;建立产品的科学促销模式;抓好优质、安全的奶源基地建设;抓住向西出口的契机,开拓国际市场等建议,以期对R乳业今后健康理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