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929条记录
现代畜禽生产管理对畜禽行为影响

新疆畜牧业 1993

摘要:世界上有极少数地区四季都能为家畜提供最适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得野生动物和禽类得以生存下来。而自人类开始驯养野生动物、禽类以来,逐渐限制了这些动物选择最优环境的自由,通过修建畜禽舍来抵御外界极端的环境因素、野兽侵袭、病虫感染、并供给饲草、饲料使之生产较多的畜产品,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动物受到生物,非生物及其他条件的影响,圈舍对动物的拘束,特别是在现代工厂化、集约化的生产管理下,采用颗粒饲料、笼养、漏缝地板、早期断奶、人工授精等技术、使家畜的生活环境与天然生存环境相差悬殊。尽管家畜的行为有很大弹性、使其能适应人们给予范围很宽的管理条件,但动物的正常行为却受到挫折或限制,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形态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和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是有致密核心的粒子,在细胞培养中从感染宿主细胞的浆膜上以出芽方式繁殖,在基因组的5’末端及部分3’末端存在双层膜结构的颗粒。成熟的病毒呈球形、椭圆形,直径80~120nm,个别可达140nm。有一层包围内核的壳膜,壳膜由双层脂质内层和糖蛋白外层组成。

关键词: OPPV CAEV 形态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区羔羊超早期断奶与人工哺乳技术

草食家畜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羔羊早期断奶,即比一般断奶期早,在5—8周龄进行断奶。断奶前只要适应采食固体饲料或放牧采食,技术上已无多大困难。羔羊超早期断奶,是指羔羊生后1—3日龄断奶,成功与否取决于人工哺乳技术水平。羔羊超早期断奶是肉羊集约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国外70年代以来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多限于全舍饲条件下的设计安排。超早期断奶能否用于牧区放牧羊群,迄今很少见有国内外文献报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西北农业学报 1993

摘要:用提纯的OPPV细胞抗原免疫BALB/c小鼠脾脏与SP2/0小鼠骨髓细胞融合,融合率为70%,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0%,经过有限稀释法克隆出1A_6、2B_8、1G_3、2G_44株分泌抗OPPV抗原的单克隆体杂交瘤细胞株。选择抗体分泌滴度高的1A_6细胞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核内染色体数为96~110条,抗体属性为IgG1,轻链为K链,IFA试验表明产生的McAb对OPPV有特异性,细胞传30代并在液氮中保存半年后复苏仍能稳定地分泌抗OPPV McAb,细胞分泌抗体的ELISA滴度腹水为6.4×10~4,上清为640,McAb经硫基乙醇还原后在SDS-PAG上呈现2条区带,一条为重链部分,MW50000,另一条为轻链部分,MW为25000。

关键词: 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PPV) 杂交瘤细胞株 单克隆抗体(McA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腹泻羔羊中大肠埃希氏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用14种药物对86株从腹泻羔中分出的E.coli进行耐药性试验。除萘啶酸外,所试菌株对其它13种药物均有耐药菌株产生。94%的菌株对P-G、ERY、TM耐受;50%的菌株对SU、COS+TMP、TC、NED耐受。耐药菌株最少的药物为FUZ(1.2%)、KNA(17.4%)。所有菌株至少耐受2种药物,最多达11种。55%的菌株耐药达6种。不同地区疫群、同一疫群不同年份所分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杆菌 羔羊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培养基质——胶原凝胶的制备

草食家畜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细胞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和生产,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细胞在培养基中的贴壁和分化与细胞基质有极大的相关性。本文根据国外资料及我们实验的结果,研制出一种适应于细胞贴壁生长的基质—鼠胶原蛋白基质。 一、基本原理 胶原蛋白与纤维结合素和粘多糖一样,都是细胞间质中的成份。为体外培养细胞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牛布鲁氏菌独特型抗体在牛体中的免疫应答

西北农业学报 1993

摘要:首次将新疆分离的布鲁氏菌牛Ⅲ型强毒菌株研制成单克隆抗体。选用ELISA效价高的单克隆抗体A_7免疫家兔,经提纯制成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对杂种牛和土种黄牛进行免疫试验。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凝集和Coomb's试验证明,凝集抗体消失很快,不完全抗体则可维持1年以上,这表明抗细菌性抗体在体内存在时间较长,为独立型疫苗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关键词: 牛布鲁氏菌 抗独特型抗体 免疫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牛、羊精子试验

草食家畜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牛、羊精子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4℃、15℃,用250克离心25分钟,分离牛冻精,精子回收在3-7层较密集,占回收精子总数的85.1%-87.4%,8-9层精子占到8.8%-9.14%,从第6层精子活率明显提高,畸形率显著降低,第8层低于10%,第9层无畸形精子,两种温度间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选择出牛冻精在室温条件下适宜的分离条件,离心力250克,离心时间15分钟,取8、9层精液给生产母牛及超排供体牛输精,获得6头犊牛,其中4头母犊、2头公犊。 绵羊鲜精在室温15℃-18℃,250克离心15-20分钟分离条件下,得到清晰且较均匀的分离层,分离精子的回收率、畸形率、活力与分离牛冻精结果类同。母羔率75%(18/24)。用注射器作为分离管,直接从底部取第9层精液,母羔率达76.5%(13/17)。

关键词: 梯度离心 绵羊精子 牛精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细小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1993

摘要:对犬细小病毒的血凝特性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的最适条件以及BBS-VAD和PBS两种缓冲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进行犬细小病毒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以BBS-VAD缓冲系统更为适宜。建议HA阳性指标为≥80,HI阳性指标为≥320。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血凝特性 血凝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缓冲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冻保存15年的绵羊精液受胎效果

草食家畜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自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成功后,不仅改变了以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公畜利用方式,更重要的是为建立基因库、长久保存家畜种质资源开辟了广阔前景。种畜的利用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育种工作中的某些特殊需要也再不受公畜自身存在与否的制约。 70年代初期,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某些品质,巩乃斯种羊场为充分利用澳洲美利奴种公羊的优良基因,当时每年除配种季节,进

关键词: 绵羊冻精 内窥镜 受胎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