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当年母羔早龄配种前应用育肥素快速增重的效果
《草食家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母羊配种前和配种时的体况及体重与其繁殖率密切相关。J.V.Whiteman(1984)指出:配种体况理想时,母羊在繁殖季节的头17天应有80%—85%的怀孕。G.E.Scott(1982)总结试验结果指出:母羊配种前或配种时的体重对产羔率有很大影响,个体大的母羊双羔率较高,活重每差4.54千克,双羔率相差6%。当年母羔早龄配种时,除年龄外,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血红蛋白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草食家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自1955年Harris等发现绵羊血红蛋白(Hb)有AA、AB、BB三种表现型以来,绵羊Hb多态性方面的研究日趋活跃,其研究内容不仅涉及HB型多态的特点,而且已涉及到Hb的地区差异及与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Hb多态性及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研究中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对中国美利奴羊育种场(巩乃斯种羊场)的3183只中国美利奴羊的血样进行了Hb分型。Hb多态表现为由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Hb~A和Hb~B控制的三种表现型HbAA、HbAB和HbBB,其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566、0.6434和0.1313、0.4505、0.4182。同时进行了Hb多态型与经济性状关系的分析,结果为:1.不同Hb型间在产毛量、初生重和断奶重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Hb~A因子为产毛量的优势因子,Hb~B因子为初生重和断奶重的优势因子;2.不同Hb型间在毛长、净毛率和繁殖性能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 Gray)骨骼肌系统的解剖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3
摘要:论述了四爪陆龟的骨骼肌系统,颞肌发达,乌喙舌骨肌两对,细长,躯干肌退化消失,具有龟鳖目所特有的一些肌肉,许多肌肉在背、腹甲上都有强大的附着点,附肢肌肉粗壮厚实,前肢肌肉比后肢肌肉发达,未见髂尾肌,但发现了耻尾肌(自取名),在泄殖腔的腹壁还发现一对细长的肌肉,起于第5~6躯椎的侧面。


“灭虫丁”7051药砖治疗绵羊疥癣病及驱除胃肠道线虫的试验
《草食家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用“灭虫丁”制成药砖,让羊只自由舔食,防治羊疥癣病以及驱除胃肠道线虫及肺线虫的试验,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报道了羊只自由舔食“灭虫丁”药砖,安全、适口性好,而无毒副反应,对毛圆、奥期特他、血矛、马歇尔、细颈、钩虫、夏伯特、毛首、食道口、类圆线虫以及肺网尾、原圆线虫等胃肠道线虫及肺线虫,于舔食药砖后的第4天检查虫卵(幼虫),其转阴率均达100%,第20天后检剖羊只,对上述线虫的驱虫率亦为100%,喂饲9天后对球虫检查结果其转阴率为85.7%—100%。 对羊疥癣病的治疗效果,羊只舔食4天后,临床骚痒症状明显减轻,病灶由硬变软,第8天刮皮屑镜检,虫体死亡、崩解,10天后治愈,虫体消失,长出新毛,治愈率为100%。


新疆绵羊梅迪病毒理化特性的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应用微量细胞培养技术对分离的新疆绵羊梅迪(Magi)病毒CMV—1株作了理化特性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CMV—1株是一个有囊膜的反转录病毒,pH3、60℃30min易于灭活,对胰蛋白酶敏感,二价阳离子无保护作用。这些特性与Magi-visna病毒完全一致。证明CMV—1毒株属反转病毒科,慢病毒亚科,Magi-Visna群。
关键词: Maedi-Visna病毒 理化特性 微量细胞培养


1日龄雏鸡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诊断
《新疆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是一种破坏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2—10周龄鸡,1日龄雏鸡爆发本病的报道很少。1992年3月我们在乌鲁木齐市遇到一起1日龄雏鸡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炎的病例,现简报如下。1 发病情况 1992年3月,乌鲁木齐市某鸡场从内地引进伊萨褐父母代种鸡6 000只,进鸡当天雏鸡精神较差,当时考虑是运输途中受刺激所致,当晚出现死鸡。第2天病雏精神沉郁,


绵羊斯克里亚宾吸虫驱虫药药效对比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斯克里亚宾吸虫又称小肠吸虫,寄生于绵羊小肠,该虫体虽小,但感染强度很高,能引起肠道炎症,使患羊出现腹泻和消瘦等症状。目前国内外对该吸虫的防治尚无报道。1991年9—12月,我们同澳联邦科工组织动物保健部合作,在新疆畜牧科学院南山试验种羊场进行了本试验。 试验药物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均系新疆生物药品厂生产,批号分别为[90]×01012,[90]×01008;Fasinex口服液和丙硫咪唑缓释胶囊(ABZC)均由澳联邦科工组织动物保健部提供。


慢病毒病OPP和CAE的抗原相关性对比试验
《草食家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我们在慢病毒OPP和CAE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上研究了许多血清学方法,而且对两种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这些病毒颗粒都具有结构蛋白(Strucfu reproterin)和包膜糖蛋白(Glyccpro-terin—GP)两种蛋白抗原成分,出现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test)交叉沉淀抗体反应,其核苷酸序列虽各不相同,但据新疆兽医所分离的两种病毒颗粒,实质是同一亚科病毒的不同毒株,主要抗原性是一致的,OPP病毒和CAE病毒的抗原组分在血清学上是相关的。特别是病毒囊膜上的主要糖蛋白(GP)和一种结构多肽(P30)。 首先用AGID检查血清阳性山羊,然后再用阳性反应山羊的CAE病变及病毒的分离来证实慢病毒OPPV和CAEV的抗原相关性。
关键词: 绵羊进行性肺炎 山羊关节炎脑炎 病毒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 交叉试验 CAEV-Ag OPPV-Ag 美国CAE-Ab


用蛋白A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观察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
《中国兽医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实验应用蛋白A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与IEM、DEM、SPA-SPIEM比较观察了OPP-CMV_(40)-1株和CMV-33AN株。蛋白A胶体金方法所制备的样品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抗体桥,在抗体桥上可看到病毒粒子。胶体金通过抗体桥分布在病毒颗粒的周围,胶体金周围还有多量病毒粒子。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80~100nm、外有一层囊膜,囊膜上有长约8nm的纤突。
关键词: 蛋白A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 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