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G3B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对牛cGAS生物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牛G3BP1(bG3BP1)对DNA识别受体cGAS生物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提取牛血液淋巴细胞中总的RNA,经RT-PCR反转录成cDNA,克隆出bG3BP1基因全长;随后构建bG3BP1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UMO-bG3BP1,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使用镍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bG3BP1进行纯化,并切除His6-SUMO标签后再经镍柱纯化;最后将获得的bG3BP1蛋白用于牛cGAS(bcGAS)的体外酶促反应,采用ELISA方法检测酶促合成产率.结果显示,可溶性表达的bG3BP1蛋白促进了 bcGAS的体外酶促反应,提高了第二信使分子2'3'-cGAMP的产率,这为2'3'-cGAMP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牛cGAS 牛G3BP1 原核表达 第二信使分子 酶促反应


绵羊Myf5基因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Myf5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及其与胴体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测序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分型方法对434只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的Myf5基因SNPs进行分型,并将分型结果与其胴体性状(胴体重、胴体长、踝骨宽、臀宽、胸宽、肩宽和胸深)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yf5基因上共发现了5个SNPs位点,即A116460176G、rs604841316、rs416158998、rs588855095和rs412277497。其中rs416158998属于内含子突变,在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多态信息含量(PIC)<0.5],不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胸宽、肩宽和臀宽呈显著或者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rs588855095属于内含子突变,在绵羊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与臀宽呈显著相关(P<0.05)。rs412277497属于外显子上丝氨酸到半胱氨酸的错义突变,在绵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
关键词: 特克赛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 Myf5基因 核苷酸多态性 胴体性状 相关性分析


常量矿物元素对畜禽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 2022
摘要:常量矿物元素是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重要组成成分,且常量矿物元素是畜禽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机体营养代谢,影响畜禽的生长性能,同时部分研究显示常量矿物元素也是影响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知影响畜禽肉品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畜禽的种类、性别、年龄、饲喂方式及营养成分等均可影响畜禽的肉品质,且常量矿物元素作为畜禽生长的营养元素也是影响畜禽肉品的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常量矿物元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畜禽生长性能、蛋、奶等畜禽产品的研究方面,对畜禽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钠、钾、镁、硫、钙和磷等常量矿物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以及屠宰后将肉品腌制处理对畜禽肉品质影响的简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常量矿物元素改善畜禽肉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常量矿物元素;畜禽;肉品质


性别对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肉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22
摘要:为了分析评价性别对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肉质差异化特征的影响.本实验选择同一营养条件下,24月龄健康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冈下肌、股二头肌三个部位,进行肉质性状(失水率、剪切力、蒸煮损失率、色度、pH)、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水分、氨基酸)、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门塔尔公牛与母牛的股二头肌剪切力值、亮度值差异显著(P<0.05),背最长肌失水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冈下肌红色度值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冈下肌脂肪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公牛与母牛EAA/TAA%、EAA/NEAA%差异不显著(P>0.05),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达50.14%和48.70%;公牛背最长肌硬度、弹性、粘着性、咀嚼性指标数值均低于母牛,回复性指标数值高于母牛.说明24月龄西门塔尔母牛肉品肉质性状及食用品质均优于公牛,且肉品安全性达到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


特克塞尔与哈萨克羊杂交F2代胴体性状的多元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旨在研究特克塞尔×哈萨克羊杂交F2代的尾部脂肪大小对胴体性状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的520只8月龄羔羊,运用SPSS与R语言对羔羊的表型数据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研究尾部脂肪的分化情况,并对杂交F2代各类型尾脂羊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及脂肪沉积性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主成分分析中41个表型值提取到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694%,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与5个脂肪表型性状的特征值较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杂交F2代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4个类型;D型的屠宰前体重、断奶重与A型屠宰前体重、断奶重差异不显著,C型背膘厚极显著高于A型,B型的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极显著高于A型、C型和D型.B型、C型和D型间背膘厚差异不显著.综上,杂交F2代的尾部脂肪发生性状分离,屠宰前体重随着尾部脂肪的增加而下降,结合特克塞尔与哈萨克羊的体型外貌特征,C型和D型更趋近于哈萨克羊,B型则更趋近于特克塞尔羊.
关键词: 特克塞尔羊;哈萨克羊;胴体性状;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分析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新疆褐牛选育效果初步评价
《中国牛业科学 》 2022
摘要:[目的]为客观评价研究新疆褐牛不同生产类型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征与特点,[方法]本文基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新疆褐牛的重要选育指标体尺、体重等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与对比研究。[结果]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具有体尺、体重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和比较优势;新疆褐牛肉用类型与兼用类型18月龄阶段对应的隶属函数值均值为0.73和0.34,主要特征值分化明显。[结论]综合各阶段新疆褐牛体尺、体重和隶属值,在牧区开放式选育模式下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生长发育快适宜性较好,各阶段中18月龄阶段表现最佳,适合作为新疆褐牛早期选育评价的重要节点。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中国畜牧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估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为优化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选育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收集了新疆巩乃斯种羊场2003—2017年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系谱信息及配种产羔记录8033条.利用SAS 9.2的GLM过程分析群别、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头胎妊娠天数、平均妊娠天数、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羔羊平均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群别和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DMU软件对4个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头胎妊娠天数(0.05±0.05)与平均妊娠天数(0.04±0.02)均属于低遗传力,羔羊平均初生重(0.11±0.02)属于中等遗传力,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0.38±0.05)属于高遗传力;平均妊娠天数和头胎妊娠天数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89,羔羊平均初生重与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53.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育种、选育过程中不应忽视出生年份和群别的影响,在培育繁殖性能优良的细毛羊过程中应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及牧工操作技术.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遗传参数;繁殖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