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季节对新疆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1990
摘要:天然草场,是放牧绵羊赖以生存的场所,即便在农区,大部份绵羊仍有半年之久处于放牧状态。长期以来,养羊业重复着“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局面。羊毛生长速度也不例外的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为了解制约程度的大小,我们引用澳大利亚提供的“羊毛色带”技术,用染料定期在绵羊体侧中部的毛根上划线,以测定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对羊毛生长速度的影响(见图1)。


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奶干物质率测定与分析
《新疆畜牧业 》 1990
摘要:牛奶由干物质与水组成,干物质包含乳脂乳蛋白乳糖及矿物质维生素等。干物质的组成含量决定着奶的品质优劣。西门塔尔牛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比重均比黑白花牛奶高、品质好。


江淮“水牛无名高热病”的血清学诊断
《中国兽医科技 》 1990
摘要: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江苏省盱眙县流行一种以高热、败血症为特征的水牛病,称之为“水牛无名高热病”患水牛的主要临床症状:水肿、淋巴结肿大;剖检各脏器均有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100%。该病最早发现于1959年盱眙县日铺公社的盱眙种畜场;1960年就蔓延到河桥、龙山、桂五、古城和古桑地区,仅几年就死亡500多头水牛;相继在安徽省嘉山县、江苏省灌云县、泗洪县等也发生了“水牛无名高热病”。现在已确知河南省信阳专区仅1961年至1963年间死亡于“水牛无名高热病”的牛约200多头,对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重视做好新疆牧草引种驯化工作
《新疆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多种类型的生物气候,自然选择了各种生态类型的牧草,成为我国牧草资源最丰富地区。开发利用这些牧草资源,不仅直接关系到新疆牧草改良、畜牧业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乃至世界牧草育种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引种驯化是开发利用牧草资源的墓础和首要环节。几十年来,新疆牧草引种驯化工作起伏波动较大,特别是近年来跌落到差不多停止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引种驯化的方向与任务不明。在此,有必要对新疆过去牧草引种驯化工作做简要回顾,以便求得共识,把这一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3P—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区域性试验总结
《中国兽药杂志 》 1990
摘要:自1985年以来,我们研制的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3P-ELISA 诊断试剂经田间试验表明,检测结果与传统的细菌分离、玻板凝集反应方法(传统法)成94%以上的符合率。中间试制结果也表明,3P-ELISA 试剂盒检测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人工感染


控制种蛋温度提高孵化率的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 》 1990
摘要:对孵化场来说,延长种蛋保存时间具有现实意义。众所周知,种蛋一般只能保存一周左右,超过一周后则孵化率会明显下降。现研制出一种通过控制种蛋的保存温度,达到既延长保存期又不降低孵化率的简便实用技术。 以19月龄白来航母鸡自然交配后当天产下的蛋为种蛋,装入30个一盘的纸制蛋盘内,蛋的小头朝上放置,保存在恒温箱内。经过保存的种蛋,孵化前先要在20℃下经24小时预加温处理后,蛋的大头朝上,移入孵化器。


牛种布氏杆菌单克隆抗体株的建立
《新疆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作者选用布鲁氏菌地方株牛种Ⅲ型S_(85)A与SP2/0-Ag14细胞融合,获得7株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这些单克隆抗体为IgG_(2b)和IgG_3亚类,其中S_(85)A-A_7株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效价达1∶25×10~4,它除与S_(85)A呈阳性反应外,与其他强毒株均无交叉反应。


牛奶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
《新疆畜牧业 》 1989
摘要: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科技、新方法已经应用到奶牛育种等各项畜牧工作中。本研究旨在应用一系列相关分析方法,主要是相关系数和通经系数的计算,以试图探讨牛奶的各主要经济性状间的本质关系,以便在遗传育种工作中能充分利用各性状间的关系,以达到选一性状而携它性状之功效,从而更有效、更快、更好地搞好育种工作,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所选主要经济性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