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动物胆汁活体引流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于动物活体胆囊底部装管并引向体外,以特制接收袋定时取胆汁,牛平均每天收接850ml,猪平均每天收接350ml,产胆汁时间平均为1.5个月,最短1个月左右,最长3.5个月.如果再进行第二次手术,收接效果同第一次,产胆汁时间可达4—6个月.活体引流胆汁,基本不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我国奶牛胚胎移植的现状及问题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1975年我国开始进行奶牛胚胎移植的研究,经过十几年摸索、试验及引进专家、技术、设备后,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基本掌握牛胚胎移植全套技术的专业队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发展缓慢,水平不高,效果不好,还不能应用于生产.本文就当前我国奶牛胚胎移植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澳大利亚棘球蚴病考察报告
《中国兽医科技 》 1989
摘要:受农牧渔业部、中国农科院派谴,中国棘球蚴病考察组于1988年2月27日至3月12日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两周考察。先后访问了国家和一个州的农业主管部门、四所大学的有关实验室、三个州的兽医研究推广机构、一个农场、三个屠宰场、及其脏器销毁装置、一个棘球蚴病展览中心和一些野猪捕杀设施。 (一)棘球蚴病流行情况 澳大利亚绵羊约1亿6千余万只。每一农户饲养牧羊狗6~10只。绵羊和狗共处造成棘球蚴病在其人、畜集中的东南部严重流行,主要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塔斯马尼亚三个州和堪培拉特区。


新克疥合剂防治绵羊疥癣病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本试验用26种杀虫杀螨剂及合剂进行离体及临床效果对比观察,肯定了新克疥是一种较理想的杀螨剂.三年大群防治应用表明,本合剂对疥癣病的治疗和预防均有良好效果.


细粒棘球绦虫宫卵发育时限观察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本试验采用绵羊肝棘球蚴人工感染新疆农家犬,从感染后第20天起至第50天,每隔5天剖检感染犬,采出虫体作形态学观察.结果,至第45天,发育最快的虫体形成5个节片,末节已孕卵,其分枝的子宫发育良好,含卵200枚以上,六钩清晰,有典型的卵壳、卵膜结构,人工孵化卵膜消失,六钩活跃,表明已具感染性.


抗牛布氏杆菌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中国兽医科技 》 1989
摘要:目前,诊断布氏杆菌病的传统方法很多,如平板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布氏杆菌全乳环状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不足之处。我们经过多次试验,首次建立了一种斑点酶联免疫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McAbDot-ELISA)的新方法,并对100头健康牛和两个可疑奶牛场15份奶牛血清进行快速诊断,前4种方法均为阴性,后者查出17头抗体阳性牛,阳性率为14.78%,敏感性高于传统的试管凝集反应。符合率为84%;特异性优于平板凝集反应,符合率为77%。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经济实用、便于推广等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