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929条记录
腹腔镜绵羊宫内输精初试

中国畜牧杂志 1989

摘要:绵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国内外早已研究成功,但在生产应用上却不像牛冷冻精液那样普遍,受胎率也不如牛的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由于用常规方法输精,精液消耗量大、受胎率偏低,是影响普及的原因之一。在生产应用中,采用常规方法输精(即子宫颈口输精),一般要求1个情期要输精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喹酮药饵的研制和犬的自动吞食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1989

摘要:作者在犬类动物的四种饵物中按低于25:1的比例混入国产吡喹酮原粉,经机械加工制成犬用吡喹酮药饵,先后在新疆11个县(市)1428只农牧大中作自动吞食试验,其中两种药饵自动吞食率达80%以上,因而建议小批量生产脂肪/淀粉药饵.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吡喹酮 药饵 细粒棘球绦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大利亚棘球蚴病考察

新疆农业科学 1989

摘要:1988年2月底至3月中旬,我们三人受农牧渔业部和中国农科院的委派,到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我们参观了该国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和一个州的农业主管部门、四所大学的实验室、三个州的兽医研究推广机构、一个农场、三个屠宰场及其脏器销毁装置、一个棘球蚴病展览中心和一些野猪捕杀设施.下面就考察所得作一介绍.一、棘球蚴病流行情况澳大利亚共有绵羊1.5×10~3多只,每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尼克”蛋用鸡的引种观察

新疆畜牧业 1988

摘要:我院于1985年12月由美方赠送商品代尼克褐母雏200只,白母雏100只,购入父母代白母雏100只,父母代白公雏12只,运输途中死亡79只,可供观察用的公母雏共计345只,其目的是:观察尼克鸡在我区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应能力及各项生产性能,并与我区广泛饲养的京白蛋鸡,星杂579蛋鸡作对照,为在我区推广适应性强,生产性能高的优良鸡种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发展羊肉生产的主要措施

新疆农业科学 1988

摘要:几十年来,世界绵羊生产在稳步发展,绵羊饲养头数逐年增多.据统计,1985年全世界饲养绵羊11.22亿只,比1946年的6.56亿只增长了1.7倍.国外养羊业发达国家,其养羊业生产方向是随国际市场和国内需求的变化而改变.美国、英国、法国等最早从产毛为主转为产肉为主.70年代初,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以产毛为主的国家也改变了生产方向,大量生产羔羊肉;苏联和东欧诸国为缓和国内羊肉供不应求的矛盾,养羊业也从单纯产毛转为毛肉兼顾.随着养羊业生产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球虫病防治的新进展

中国兽医杂志 1988

摘要:鸡球虫病使养禽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据FAO报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球虫病。换言之,只要养鸡,就有球虫存在。我国已发现的艾美耳球虫病有9种,致病最强的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豆草苗期立枯病简报

新疆农业科学 1988

摘要:红豆草苗期立枯病是世界几乎所有红豆草种植地区都发生的病害,在比较湿热地区常造成毁灭性损失,澳大利亚、伊朗和美国一些州的红豆草常因此病而严重减产.我国目前尚无有关此病的报道.1984年,我们在新疆奇台草原站红豆草大田调查时发现,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骆驼、山羊、绵羊源口疮病毒感染动物试验

中国兽医科技 1988

摘要:在临床上见到骆驼、山羊和绵羊发生的口疮病症状极为相似。但从流行病学调查又观察到,在羊每年发生本病,而与羊常年混牧的骆驼是首次罹患,那么从三种动物分离的病原体有何关系,是不是同种口疮病毒?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而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抗原:①驼骆口疮病痂皮悬液毒抗原(驼毒):采自发病驼口唇部痂皮病料,去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SPA-固相免疫电镜法检测口疮病毒

中国兽医科技 1988

摘要:我们在进行骆驼传染性口疮病原分离鉴定研究中,采用SPA—固相免疫电镜法检测口疮病毒,获得较好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 (1)骆驼传染性口疮病毒:取自人工感染发病驼痂块,按常规方法作1:10(W/V)稀释,—20℃冻结保存,使用前水浴融化,4000rpm离心30分钟,取上清备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土补播改良退化蒿属草场的研究

中国草原 1988

摘要:蒿属半荒漠草场在新疆有近亿亩。在北疆它是各类放牧家畜的主要春秋牧场,对这类草场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畜牧业的兴衰。近一、二十年来,由于经营不善,特别是超载过牧,导致该类草场部分严重退化,成为当地畜牧业生产不能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因此,改良蒿属半荒漠草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