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929条记录
不同绒细度的西藏绒山羊皮肤组织miRNA分析与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作为重要的基因调控元件,在多种哺乳动物皮肤及毛囊中均有表达,并在转录后水平调节皮肤和毛发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本研究旨在对西藏绒山羊(Capra hircus)皮肤组织miRNA进行分析与鉴定,探讨miRNA在绒毛纤维直径性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分别选取细绒(平均纤维直径(12.04±0.03)μm)和粗绒(平均纤维直径(14.88±0.05)μm)的西藏绒山羊各4只,对肩胛部皮肤组织提取RNA建立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原始序列进行过滤,并与参考基因组(ARS1)比对;根据miRBase中已知miRNA和参考基因组中其他非编码RNA (non coding RNA, ncRNA)的位置信息,对miRNA和其他小RNA进行鉴定,筛选出不同绒毛细度的西藏绒山羊皮肤组织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进一步利用qPCR验证5个miRNAs与测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每个样本至少获得20.09 M条原始读长,过滤后至少得到19.46 M条有效读长(clean reads),共鉴定出426个已知miRNAs和119个新miRNAs;筛选获得12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5个miRNAs在细绒型西藏绒山羊皮肤组织中显著上调表达,7个miRNAs显著下调表达;差异表达miRNAs共预测到621个靶基因,KEGG分析显示靶基因富集到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FcεRI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通路中;同时,选取的5个miRNAs的qPCR验证结果与测序分析的表达趋势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西藏绒山羊的绒细度可能受不同miRNAs调控,这些miRNAs进一步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并参与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本研究为深入揭示调控山羊绒细度的miRNAs和相关信号通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西藏绒山羊 绒细度 miRNA 靶基因 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定新疆反刍家畜常用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草食家畜 2021

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新疆几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营养价值。应用CNCPS中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测定从新疆采集的几种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计算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从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可利用性方面比较,全株玉米青贮>苜蓿>玉米秸秆>棉籽壳。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苜蓿>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棉籽壳。从真蛋白质含量及其可利用性方面比较,苜蓿质量>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棉籽壳。

关键词: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 粗饲料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繁殖技术应用及展望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

摘要:传统绵羊养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如何提高绵羊繁殖率已成为养殖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该文对于绵羊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探讨,并对技术如何进一步发展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绵羊 繁殖技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9-2020年新疆奶业监测分析报告

中国乳业 2021

摘要:通过监测2019—2020年间新疆奶牛存栏变化情况、养殖规模变化情况、生鲜乳收购价格变化情况、乳制品种类增加情况等,分析新疆奶业存在的奶牛品种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奶牛存栏总量下滑、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乳制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继续推进规模化养殖、开展精准饲喂、促进优质饲草料生产、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奶业 监测 分析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基编辑系统研究最新进展及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系统能够在基因组DNA中完成精准编辑,但依赖于细胞内的同源重组(Homologydirected recombination,HDR)修复途径,且效率极低。基于CRISPR/Cas9系统开发的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ing)通过将失去切割活性的核酸酶与不同碱基脱氨基酶融合,构建了两套碱基编辑系统(Baseeditors,BE):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CBE)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ABE)。这两类编辑器分别能够在不产生DNA双链断裂的前提下在基因靶位点完成C>T (G>A)或A>G (T>C)的替换,最终实现精准的碱基编辑。目前碱基编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动物模型构建、精准动物育种和基因功能分析等领域,为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工具。文中概括了碱基编辑技术的研发过程、技术优势、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了解和使用碱基编辑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 CRISPR/Cas9 碱基编辑 胞嘧啶碱基编辑器 腺嘌呤碱基编辑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脑包虫病CT、MRI影像特征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羊脑包虫病CT、MRI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选择3只表现出脑包虫病典型症状的新疆细毛羊进行神经学检查及血常规、血清生化检查。对其中2只羊头部进行CT和MRI扫查。最后进行病理剖检,观察病理解剖变化。动物神经学检查发现动物出现眼球震颤,双侧眼睑反射、角膜反射减弱,动物的翻正反应、双侧独轮车反应存在异常;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CT影像可见颅内数量不等囊性低密度影,内部CT值与脑脊液相近,边界清晰,有占位效应,囊壁分布大量点状中等到高密度的原头节影像,其余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像。MRI影像可见颅内数量不等囊性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近,可见沿囊壁分布大量点状T1等信号,T2低信号的原头节影像,病灶周围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病理剖检可见充满澄清囊液的寄生虫包囊,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原头节。寄生虫包囊位置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致。结果说明羊脑包虫病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诊断方法可准确定位寄生虫包囊数量和位置,显示病灶累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手术治疗计划的制定。

关键词: 脑包虫病 CT MR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萨克羊*特克赛尔羊杂交F1代体尺与体重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畜牧兽医杂志 2021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哈萨克羊×特克赛尔羊杂交F1代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进而建立最佳回归方程,为品种选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试验随机选取特哈杂交F1代公羔184只、母羔174只,对其测量体重(Y),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胸宽(X4)、胸深(X5)、管围(X6),运用SPSS19.0分别对公、母羔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建立最佳线性回归方程.特哈杂交F1代羔羊体重与6项体尺指标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母羔体斜长与体重的相关程度最高,分别为0.641和0.555.各体尺间除公羔胸围和胸宽两项体尺指标与胸深没有显著相关性外,其它各体尺间都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中相关程度公羔最高的为体高和胸深,母羔为体高与体斜长.公羔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效果最大,母羔胸深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而公、母羔体尺指标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正好与之相反.公、母羔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最佳回归方程分别为 Y=-74.203+0.272X2+0.357X3+0.285X1+0.159X4+0.129X6,(r=0.832,P<0.01)和 Y=-59.179+0.295X2+0.296 X5+0.209 X4+0.184 X1,(r = 0.723,P<0.01).体斜长是影响特哈F1代羔羊体重的重要因素,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要着重考虑该体尺指标的选育,同时充分考虑其它体尺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 特哈杂交羔羊;体重;体尺;相关性;通径;逐步线性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牧草种植的现实意义及牧草施肥技术

种子世界 2021

摘要: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养殖产业是新疆的优势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在长时间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放牧养殖方式,该种模式之下虽然能够节约养殖成本,但由于牧草生长存在很大的季节性,经常会陷入到夏秋季节牲畜健壮,冬春季节牲畜受弱,死亡率升高的局面,并且由于超载放牧,过量放牧使得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草场破坏比较严重,草场的生产能力严重变差,优质牧草的数量逐渐降低,对现代畜牧养殖产业和草食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严重制约了自治区现代畜牧养殖经济的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引导养殖户发展舍饲养殖模式,并加大人工种草范围.通过开展人工种草,生产优质牧草,满足牲畜动物的需求,减轻牲畜动物在操场当中的活动频率,给予天然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就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然后论述了优质牧草种植的现实意义和牧草的施肥技术,希望对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优质牧草 种植意义 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鸽乳营养水平及生理活性物质动态变化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日龄乳鸽嗉囊中鸽乳外观品质、能量蛋白质浓度、消化酶活性、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生长因子浓度,分析这些指标在乳鸽不同日龄的动态变化,旨在为系统了解乳鸽营养与生理需求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择0、7、14、21、28日龄健康白羽王鸽乳鸽各12只,待亲鸽哺喂后屠宰,取出其嗉囊全部内容物。一部分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取上清,用于消化酶活、免疫球蛋白及生长因子的测定;另一部分制成风干样用于常规营养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0日龄鸽乳外观呈乳白色油性奶酪样,7日龄鸽乳为奶酪样鸽乳和饲料的混合物,14日龄之后逐渐过渡为软化的饲料。日龄对鸽乳的能值和蛋白质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0日龄鸽乳的能值和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后期鸽乳(P<0.05),7日龄后,鸽乳能值和蛋白质浓度趋于平缓。不同时期鸽乳的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且均随日龄增加呈一次线性上升(P<0.05)。不同时期鸽乳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先下降后上升,与日龄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不同时期鸽乳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差异显著(P<0.05),且均先下降后上升,与日龄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0~7日龄鸽乳以亲鸽嗉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脱落物与细胞碎片为主,能量、蛋白质、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均处于最高水平;8~14日龄鸽乳能量和蛋白质浓度趋于平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降至最低;15~28日龄鸽乳营养水平与亲鸽饲粮相似,且乳鸽消化能力逐渐增强。

关键词: 鸽乳 营养水平 免疫球蛋白 生长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育肥羊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与饲料 2021

摘要:育肥羊养殖具有周期短、饲料成本低廉、重大疾病发病率低以及市场行情稳定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农牧户选择养殖育肥羊.为了充分发挥育肥羊的生产性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合理选址、科学建设养殖场,选择良好品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搭配饲料、进行科学饲喂,加强日常管理、保证健康成长等方面介绍育肥羊养殖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育肥;养殖技术;饲养管理;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