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疆平原荒漠区高粱属饲草品种比较试验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北疆平原荒漠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品种,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连续两年开展了不同高粱属饲草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份高粱属饲草品种中甜高粱F10、1180、2180、3180和极光的生育期较长,在刈割前一直处于营养生长期,金冠和红岩进入乳熟期,属早熟品种,甜高粱3701、1230和海狮达到灌浆期,属中熟品种.甜高粱3701和海狮的植株高度均在350 cm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两年的产量综合评价显示,海狮的鲜干草产量均较高,鲜草为7 324.98 kg/667 m2,干草为2 212.23 kg/667 m2,初步判定可将其作为当地高产优质饲用高粱的备选品种,甜高粱3701和1230鲜草产量也相对较高,植株青绿多汁,可用于制作青贮饲料.


行距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为了确定北疆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适宜行距,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开展了行距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播种量下,随着行距的增加,苜蓿的有效分枝数逐渐降低,当行距为60 cm时,紫花苜蓿种子产量达到最高765.84 kg/hm2,而在种子产量各构成因素中,收获期有效分枝数/m2、荚果数/结荚花序和种子数/荚果与苜蓿种子产量呈正相关,即单位面积上有效分枝越多,荚果数/结荚花序和种子数/荚果就越多,虽其花序数/枝条减少,但其群体种子产量可实现最大.因此,在北疆平原荒漠区种植苜蓿种子田时,建议将行距设置为60 cm,控制好有效分枝数,以增加荚果数/结荚花序和种子数/荚果的比值为目标,辅以一定的栽培措施,可获取最大种子产量.


伯氏疏螺旋体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对新疆地区蜱的检测
《中国动物检疫 》 2019
摘要:为建立一种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来快速、特异地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根据GenBank发表的伯氏疏螺旋体16SrRNA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比对,选取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MGB探针,并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及条件,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钩端螺旋体进行扩增;构建伯氏疏螺旋体标准株16SrRNA基因片段阳性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进行real-time PCR扩增,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可见:仅伯氏疏螺旋体出现阳性扩增,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钩端螺旋体扩增均为阴性;该方法对阳性质粒的检测限约为100 copies/μL.应用该方法对新疆地区的100份蜱DNA样本进行检测,发现7份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良好的敏感性,为今后伯氏疏螺旋体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TaqMan-MGB探针 荧光定量PCR 蜱 检测 新疆


新疆畜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畜牧业 》 2019
摘要:新疆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明显,畜牧业生产区域也各有特点,不同区域生产生活方式、经营模式、产业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地域、环境、生产生活习俗、产业分布、经济发展现状、政策扶持程度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一、新疆畜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状从新疆畜牧业经营组织发展的实践和组织结构来看,因新疆地域特点


新疆畜间布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疆畜间布病流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应用AMOS-PCR和MLVA-16方法对新疆畜间30株布鲁菌进行分析鉴定,将测定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数据库提供的国内布鲁菌分离株的数据进行比较,结合软件Bionumerics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株布鲁菌中4株为牛种布鲁菌,26株为羊种布鲁菌。MLVA-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30株布鲁菌可被分为10大基因群(A~J群)22个基因型,新疆地区流行的布鲁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结论】MLVA方法可对布鲁菌生物型和株间差异有很高的鉴别力,为布病疫情传染源的追踪和流行株的溯源进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多浪羊非繁殖季节同期发情、妊娠及激素水平的观察与测定
《江西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在非繁殖季节,对不同FecB基因型多浪羊母羊进行海绵栓配合激素的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B+和++基因型多浪羊组在60 h内的总发情率分别为83.67%和85.60%,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精后B+基因型母羊的受胎率为65.85%,与++型母羊的受胎率(67.65%)差异不显著;B+基因型群体血清中在4个时间点的平均E2浓度和平均P4浓度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的,且前者的平均FSH浓度和平均LH浓度也高于后者的,但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在非繁殖季节,对多浪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其发情率和受胎率不受FecB基因突变的影响;FecB基因突变不影响FSH和LH的分泌,但会导致E2和P4分泌的增加.


新疆地区牛种布鲁菌流行株的分子分型鉴定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鉴定新疆地区分离的牛种布鲁菌流行株分子分型,确定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法在布鲁菌种型水平上的鉴定和鉴别能力.方法 应用优化的布鲁菌特异性PCR(AMOS-PCR)法对2010-2015年新疆地区分离的牛种布鲁菌流行株(n=7)进行鉴定.同时采用MLVA-16法对流行株进行种属和分子分型,将分型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提供的布鲁菌MLVA基因型数据库进行比较,结合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AMOS-PCR和MLVA-16法对布鲁菌种属鉴定结果一致,均为牛种.MLVA-16法进一步分子分型鉴定结果均为牛种3型,与国内存在的牛种布鲁菌株的种型基本一致.结论 新疆地区分离的牛种布鲁菌流行株分子分型鉴定为牛种3型.MLVA方法可以在种的水平鉴定布鲁菌,对布鲁菌生物型和株间差异有很高的鉴别力,可为鉴别布鲁菌病疫情流行株的溯源进化关系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