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929条记录
细粒棘球蚴感染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门静脉注射法建立细粒棘球蚴BALB/c小鼠高、低剂量(2 000、500原头蚴)肝脏模型,1、3及8个月后采集小鼠肝脏标本,Masson染色鉴定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表达.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病灶边缘带肝脏组织的胶原染色比正常肝脏组织明显增多并形成了致密的环状结构,在囊壁周围广泛分布,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纤维化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免疫组化(α-SMA)染色显示,试验组小鼠肝脏中α-SMA主要表达在炎症浸润及肉芽组织增生区域,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α-SMA的表达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免疫组化(Collagen Ⅲ)染色结果显示,正常肝脏组织中Collagen Ⅲ主要表达在血管周围,而在低剂量和高剂量细粒棘球蚴感染组小鼠肝脏中主要表达在病灶周围,且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点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综上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可导致肝纤维化,且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中α-SMA、Collagen Ⅲ的表达水平随着胶原面积的增加而升高.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Ⅲ型胶原蛋白 肝纤维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草产品加工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草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对策。通过科技创新和树立质量核心价值观,积极开拓和培育市场,加强信息管理服务,建立专家系统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优质草产品加工战略,提高饲草加工业发展水平,努力完善产业链,为畜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

关键词: 草产品加工业 高质量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

现代畜牧科技 202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档牛肉的需求日益增高。政府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育肥牛生产得到很好的发展,养殖户也越发重视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升级。我国养殖业改革有赖于新时期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在当下时期应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育肥牛生产流程及技术的了解、关注。新疆是畜牧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场和饲草料来源,应当更加重视育肥牛的相关养殖、育肥工作以及各种重大疾病的预防工作。因此,该文主要讨论目前新疆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工作的问题,为今后育肥牛养殖工作提供相关指导,以保证育肥牛养殖技术工作能够更好的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 育肥牛 标准化 生产 养殖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外翻肠囊法探讨乳脂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特性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基于外翻肠囊法研究乳脂肪主要成分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某乳品厂原料奶,获知其脂肪酸构成,再通过外翻肠囊实验法获取乳脂肪主要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转运数据,进而探讨不同肠段、不同给药时间和不同给药浓度对实验大鼠肠道乳脂肪主要成分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乳脂中共分析出26种脂肪酸,其中2,3,4-三甲基-戊酸的含量最高(54.68%),其次为4-甲基-庚酸(22.17%);2,3,4-三甲基-戊酸和4-甲基-庚酸的最佳给药部位分别为空肠和十二指肠,透过药量分别为31.08×10-3mg、20.36×10-3mg,单位时间内的吸收转化率分别为49.9993%、50.0043%,肠道剩余百分数分别为99.9931%、99.9913%。给药时间为120 min时2,3,4-三甲基-戊酸的Ka、Papp分别为2.63、5.82×10-6,4-甲基-庚酸的Ka、Papp分别为4.65、1.26×10-6,均为最大值;在给药量为10.08 mg/mL时,肠囊液中2,3,4-三甲基-戊酸的浓度为9.14×10-3mg/mL,4-甲基-庚酸的浓度为6.36×10-3mg/mL,均为最大值。【结论】2,3,4-三甲基-戊酸最佳吸收部位为空肠,4-甲基-庚酸最佳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最佳时间为120 min,最佳浓度为10.08 mg/mL。

关键词: 乳脂 乳脂脂肪酸结构 外翻肠囊法 吸收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棘球蚴(包虫)病160年控制失败和成功经验教训及我国的控制对策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853年明确棘球绦虫循环史后,冰岛于1863年率先启动针对切断病原循环链的控制措施,十多个国家/地区随之也先后实施了控制计划,在至今的160余年期间,即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包括冰岛、新西兰、乌拉圭、英国威尔士、肯尼亚图尔卡纳和意大利撒丁岛实施细粒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引起)的防控措施实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重点总结宣教、犬驱虫、病畜屠宰管制等措施对棘球蚴病控制的作用。因多房棘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引起)尚没有很成功的控制经验,但根据多房棘球绦虫在犬体内寄生30 d排卵及幼虫寄生在啮齿类动物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对多房棘球蚴病高发地区的犬采取每月驱虫1次可以作为控制该病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防控策略 驱虫 案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毛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10个候选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可能影响动物毛色的10个候选基因(TCF25、TYR、TYRP1、ASIP、KIT、MITF、EDNRB、SLC7A11、MC1R和DCT)与巴什拜羊毛色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0只1周岁不同毛色(棕色、白色和黑色各10只)被毛的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与毛色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了研究,所有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毛色被毛巴什拜羊皮肤中,TCF25、ASIP和EDNRB基因在白色被毛皮肤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黑色和棕色被毛皮肤(P <0.05);TYR、TYRP1、DCT和MC1R基因在黑色被毛皮肤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白色和棕色被毛皮肤(P <0.05);MITF基因在棕色被毛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和黑色被毛皮肤(P <0.05),而KIT和SLC7A11基因在不同毛色皮肤组织中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可知,TCF25和ASIP基因主要与巴什拜羊白色被毛性状相关,TYR、TYRP1、DCT和MC1R主要与巴什拜羊黑色被毛性状相关,而MITF和EDNRB基因参与调控巴什拜羊棕色和白色被毛性状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 毛色性状 巴什拜羊 毛色相关基因 q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力与营养调控对牛肉脂肪酸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牛肉品质受到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长期以来,牛肉因其含高饱和脂肪酸和低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消费者芥蒂.动物营养也已显示出从保证动物生长、维持动物产肉量到改善肉品质的重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牛肉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遗传及营养调控策略改善牛肉脂肪酸比例已成为可行之路.本文阐述了遗传力与营养调控对牛肉脂肪酸的影响,旨在为未来精准畜牧业提供技术依据,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发高品质牛肉.

关键词: 牛肉 遗传力 营养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尔多斯细毛羊KAP15-1和KAP27-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羊毛性状的关联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鉴定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462只1岁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为实验动物,联合DNA混池测序和Snapshot技术,检测KAP15-1基因和KAP27-1基因多态性.采用SAS 9.2 对非同义突变位点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显示:KAP15-1基因的SNP1 突变位点对羊毛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SNP1 突变位点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集中在 60~80 号氨基酸之间.KAP27-1基因的SNP3 突变位点对羊毛平均纤维直径有显著影响,对纤维直径标准差和剪毛前体重影响极显著;SNP3 突变导致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分布在整个氨基酸序列上,但是集中在Beta、Turn、Coil Regions和Antigenic Index部分.综上,KAP15-1基因的SNP1 突变和KAP27-1基因的SNP3 突变影响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在实际育种中可作为该性状的潜在分子标记.

关键词: 鄂尔多斯细毛羊 羊毛性状 KAP15-1 KAP27-1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肺炎支原体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以测定,致使临床选药困难,用药依从性差.因此,目前该病防控缺乏便捷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旦发病对羊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策]目前有效防控措施为疫苗免疫,但缺乏针对性强的商业化市售疫苗.根据目前抗病育种研究,可以针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培育新抗病绵羊品种.[结论]疫苗防控是快速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但由于流行病原无交叉保护性,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新疆羊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培育抗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绵羊新品种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毒力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毛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皮肤组织中黑色素分布及ASIP蛋白的表达定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ASIP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被毛颜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试验分别选取体况良好的3只野生型纯白色中国美利奴细毛羊,20只纯白色、8只棕色和10只黑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背部的皮肤组织,通过H.E.染色对比样本皮肤组织结构及黑色素分布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白色、棕色、黑色3种皮肤组织中ASIP蛋白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表明:野生型与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皮肤均由表皮、真皮、皮下结缔组织3部分组成,且表皮层最薄,各毛色皮肤结构组成无差异;黑色素颗粒主要分布于黑色、棕色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皮肤组织的毛囊、毛干中,且黑色较棕色皮肤组织中分布的黑色素颗粒更为密集,而在白色被毛的野生型和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皮肤组织中均未发现黑色素颗粒;ASIP蛋白在白色被毛的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表皮、毛囊外根鞘、毛乳头周围的毛基质中大量存在,在棕色、黑色皮肤组织中几乎不存在。说明ASIP蛋白在特定部位的表达情况与ASIP基因编辑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白色被毛毛色的发生相关。

关键词: ASIP基因编辑细毛羊 皮肤组织 ASIP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