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补播对退化博洛塔绢蒿荒漠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研究退化温性荒漠草地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对补播的响应规律,为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退化博洛塔绢蒿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乡土适生植物(博洛塔绢蒿、木地肤和大籽蒿)进行补播,并对草地植被数量特征进行实地监测。【结果】与对照区相比,补播显著提高了博洛塔绢蒿重要值,并使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了65.96%(P<0.05);补播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持,并使Patrick丰富度指数显著增加了52.83%(P<0.05)。【结论】补播措施有助于退化荒漠草地植被群落的恢复,可维持植物多样性。


哈萨克羊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哈萨克羊是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发展壮大哈萨克羊的产业规模,对农民增收以及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对哈萨克羊的种质资源研究,本试验选取26只11月龄的健康哈萨克羊(母羊13只、公羊13只)进行屠宰性能与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羊公羊的活重、胴体重、净肉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母羊,屠宰性能和体尺性状各指标接近12月龄哈萨克羊标准。哈萨克羊的活重与胴体重、净肉重、胸围、尾长的回归模型公式分别为y_胴=0.685x–6.513、y_净=0.430x–2.681、y_胸=0.597x+58.699、y_尾=0.640x+5.255。11月龄哈萨克羊的屠宰性能符合正常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可作为哈萨克羊屠宰性能与生产性能的参考。
关键词: 哈萨克羊 屠宰性能 生产性能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及生长曲线的拟合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苏湖肉羊选育群早期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取了 434 只苏湖肉羊选育群羔羊,测定初生、2 月龄和 6 月龄的体重、体尺数据,对体重与体尺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lanffys模型对公母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拟合分析,估算拐点体重、拐点月龄和最大月增长量.结果表明,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体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母羊在初生、2 月龄、6 月龄时体重均与各体尺性状呈极显著相关,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对公母羊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公羊拟合度R2>0.947,母羊拟合度R2>0.933).综合 3 个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比较,Logistic模型对公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Gompertz模型对母羊体重的拟合效果更佳,说明Logistic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公羊的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更适用于拟合苏湖肉羊选育群母羊的生长曲线.


皮山红羊肉用性状的研究分析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皮山红羊的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眼肌深度等肉用性状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为皮山红羊的生产和选育提供参考.试验选择饲养管理均相同的506只6月龄皮山红羊,利用便携式B超诊断仪测量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等肉用性状指标和体重,采用SAS 9.2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产羔类型、性别和群别分别对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单羔的眼肌深度极显著高于三羔(P<0.01),且双羔眼肌深度显著高于三羔(P<0.01),单羔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多羔(P<0.01),双羔眼肌深度显著高于三羔(P<0.05),且显著高于四羔(P<0.05).性别对于3个肉用性状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公羔在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方面均高于母羔.眼肌面积与体重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眼肌深度和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对于皮山红羊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研究表明:6月龄羔羊的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三个肉用性状受到羔羊出生类型、性别及其饲养管理方式的影响,在绵羊饲养管理和选种选育时应考虑它们对6月龄羔羊上述性状的影响,提高对上述肉用性状选育及遗传评估准确性.


新疆昌吉15个引进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草地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新疆昌吉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助力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对15个引进的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了2年的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品种燕麦的产量、营养品质及饲喂价值等11个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15个燕麦品种从播种至刈割(乳熟期)需56~77 d;灰色关联度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依次为:‘甜燕1号’(0.730 7)、‘青牧3号’(0.711 5)、‘草莜1号’(0.674 6)、‘白燕3号’(0.667 9)、‘坝燕4号’(0.652 7);年均干草产量在12 000 kg·hm-2以上的为:‘甜燕1号’(12 096.96 kg·hm-2)和‘青牧3号’(12 143.17 kg·hm-2);相对饲草质量(Relative feed quality, RFQ)值在140以上的为:‘青牧3号’(148.63)、‘甜燕1号’(147.95)、‘草莜1号’(143.62)、‘甜燕70’(140.34);倒伏率30%以上的品种为:‘青牧3号’(36.25%)、‘甜燕70’(32.50%)、‘白燕3号’(32.50%)。结合品种的干草产量、品质及倒伏率,综合评价认为‘甜燕1号’‘草莜1号’和‘坝燕4号’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引导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畜牧兽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引导编辑系统是新开发出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实现12种碱基的互换、插入和缺失,并且不需要产生双链断裂和引入外源供体DNA。本文从基因编辑的发展、引导编辑系统的原理、特点、优化、脱靶效应、在动植物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引导编辑系统的设计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为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了解引导编辑系统及进一步利用引导编辑系统在动植物科学基础研究和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CRISPR/Cas9 引导编辑(prime editing, PE) pegRNA 应用研究


山羊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的原核表达及其酶活性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山羊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gcGAS)的生物学功能,通过构建含gcGAS基因的pET28a-gcGAS原核表达载体,在Rosetta (DE3)表达菌中进行表达,经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gcGAS蛋白,并测定其酶促活性。结果显示,在优化表达条件下,实现了重组gcGAS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其能以ATP和GTP为底物合成了第二信使分子2′3′-c GAMP。结论: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gcGAS蛋白具有生物酶催化活性,这为后续gcGAS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研究及其应用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环鸟苷酸-腺苷酸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酶活性


棉花秸秆的应用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秸秆(棉秆)是棉花生产的副产物,是1种重要的可再生性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研究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结构上的差异,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的成功利用方式难以在棉秆上直接重现,而传统的棉秆处理和应用方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加强棉秆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提高棉秆综合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棉秆在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方面的利用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棉秆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方法参考和研究思路。


牛蹄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农村科技 》 2024
摘要:新疆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畜牧业发展优势十分明显.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其生产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从传统养殖方式转变为集约化标准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因集约化养殖引起的疾病,其中牛蹄病便时常发生,该病虽致死率低,但十分影响牛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淘汰率,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以期为牛蹄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牛肠道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新疆昌吉市周边某牛场大量犊牛严重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有的带血,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为确定此次发病的病原并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该牛场出现的犊牛腹泻粪样进行细菌鉴定及分型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PCR鉴定结果显示为大肠杆菌阳性,染色镜检结果符合大肠杆菌形态特征,分离菌株具有K99黏附性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仅对多黏菌素B中介(既不敏感也不耐药),对其他所有受试抗菌药物耐药.在致病性试验中,小鼠在15h内陆续死亡,说明该菌株具有一定致病力.[结论]结果表明,该牛场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的菌株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携带K99毒力基因,对多黏菌素B中介,具有一定致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