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929条记录
基于状态向量增强ByteTrack的新生羔羊活动量自动计算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母羊繁殖性能并及时发现分娩栏中的弱活力羔羊,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向量增强ByteTrack的新生羔羊活动量自动计算方法。针对传统ByteTrack算法在跟踪目标被遮挡时易发生身份切换的问题,引入置信度信息增强的状态向量,提高跟踪算法区分遮挡与被遮挡羔羊的能力。针对跟踪目标丢失导致轨迹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构建目标丢失期间的虚拟轨迹并重更新轨迹状态向量,以纠正轨迹误差。在获取各羔羊活动轨迹后,计算各羔羊帧间移动距离统计羔羊活动量。在江苏海门山羊研发中心采集的新生羔羊活动视频数据集上,测试状态向量增强的ByteTrack多目标跟踪算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在高阶跟踪精度、多目标跟踪精度、多目标跟踪准确度、IDF1得分上分别达到80.8%、86.1%、84.5%和92.2%,相较于现有算法的最高精度,分别提高2.7、0.2、2.3和3.9个百分点。该研究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同窝多只新生羔羊的稳定跟踪,为新生羔羊活动量的自动计算、母羊繁殖性能的自动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动物 目标检测 多目标跟踪 数据关联 遮挡 羔羊活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选取分离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JSY-26、G-9、WSY-13、AW-3株)DNA, 采用PCR扩增利福平rpoB基因, 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以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标准株(RB51株)和利福平敏感株(ALT-8株)的rpoB基因序列为参照, 应用Mega 7.0软件比对分析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 determination region, RRDR)内外的碱基突变位点及类型。结果经序列比对分析, JSY-26和WSY-13株均在rpoB基因RRDR 1 57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鸟嘌呤(guanine, G)突变为腺嘌呤(adenine, A);G-9株在rpoB基因RRDR 1 60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胞嘧啶(cytosine, C)突变为A。AW-3株在rpoB基因RRDR外2 536、2 537、2 626、2 636、2 654 bp处出现3种类型共5处突变, 分别为插入突变3处[胸腺嘧啶(thymine, T)插入1次、C插入2次], 缺失突变1处(C缺失), 单碱基点突变1处(由G突变为C)。结论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RRDR突变以单碱基点突变为主, RRDR外则出现多位点插入和缺失突变。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利福平 耐药 rpo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杂交乳鸽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分析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OⅡ×OⅢ)杂交乳鸽在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上的表现.试验选取40只0d的OⅡ ×OⅢ杂交乳鸽进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公、母各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28 d杂交乳鸽群体均一性相对较好,除体重变异系数较大为9.93%外,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宽、胸深的变异系数均在7%以下.杂交乳鸽公鸽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鸽(P<0.05).杂交乳鸽体重与体斜长、胫围、胫长、屠体重等8项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或P<0.01).28 d杂交公、母鸽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公鸽的肉品质较优.研究表明,28 d杂交乳鸽的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方面虽未完全超越亲本,但其群体的均一性和产肉性能良好,可为优质肉鸽的育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欧洲肉鸽Ⅱ系 欧洲肉鸽Ⅲ系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肺炎克雷伯菌与链球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构建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链球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选取肺炎克雷伯菌KP-Khe基因和链球菌EF-Tu基因保守片段,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双重PCR反应体系,摸索其特异性、最佳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细菌核酸浓度,并通过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出肺炎克雷伯菌和链球菌的489 bp和197 bp的特异性片段,最适退火温度为58℃、最适引物浓度为12 ng/μL、最适模板浓度为3 ng/μL。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对15份样品进行检测,其中2份样品检测出肺炎克雷伯菌呈阳性,1份样品检测出链球菌呈阳性,与分离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技术,可为临床诊断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及混合感染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链球菌 双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驴疥癣病原分析、诊断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驴疥癣的病理机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科学防治驴疥癣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通过观察患疥癣驴的临床表现,结合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运用ELISA检测和PCR技术对驴疥癣病原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不同药物及局部使用杀螨剂的疗效。【结果】驴疥癣由多种螨类引起,表现出病原的临床多样性。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精确度。阿维菌素类药物、硫磺剂和二硫化硒类药物对多种螨均显示出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应与环境卫生管理、免疫力提高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可有效遏制癣的蔓延。【结论】驴疥癣的防治策略需要综合运用一整套的诊断技术、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和全面的虫害管理措施。通过深入研究疥癣的致病机理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全面评估,能显著提升防治驴疥癣病的效果,为兽医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驴疥癣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防治策略 兽医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述羊驼的外貌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

新疆畜牧业 2024

摘要:本文介绍了羊驼的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从羊驼的毛用、肉用、皮用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休闲观光旅游价值、文化价值方面进行了价值分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羊驼、科学认知羊驼,为广大羊驼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驼 外貌特征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TMEM18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克隆绵羊TMEM182基因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通过在线软件分析TMEM182基因结构和表达蛋白序列,以探究其在绵羊各部位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从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中克隆获得TMEM182基因,利用在线生物学信息软件对TMEM182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糖基化位点、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蛋白互作等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MEM182基因在绵羊13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这些组织包括大脑、小脑、心、肾、脾、肝、肺、皮肤、卵巢、尾部脂肪、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和肌肉。【结果】绵羊TMEM182基因CDS区全长序列为690 bp,编码229个氨基酸,TMEM182基因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显示,TMEM182属于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具有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具有3个N-糖基化位点,其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38.43%)和2α螺旋(30.57%)组成,而延伸链(24.89%)和β转角(6.11%)的占比相对较少,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MEM182基因在肌肉、心和脂肪中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肾、大脑、小脑、皮肤等其它部位组织(P<0.05)。【结论】成功克隆了绵羊TMEM182基因的CDS区片段,分析了该基因在绵羊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TMEM182基因在绵羊肌肉生长发育和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TMEM182基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基于对畜牧兽医专技人员的调查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探索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畜牧兽医专技人员的视角,对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结果】研究发现,新疆脱贫地区畜牧兽医专技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畜牧产业脱贫项目后续运营状况不佳,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圈舍利用不足;基层合作社正规运营的少,且带动能力有限;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饲草短缺、技术落后、经营不善等问题制约了畜禽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论】应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加强畜牧兽医专业队伍建设;保证产业脱贫项目运营,解决畜牧产业制约性难题;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保证养殖收益和圈舍充分利用;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管,及时发现并清理空壳合作社,发挥合作社中介联结作用;优化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形成畜牧产业联合体。

关键词: 脱贫地区 畜牧产业 可持续发展 畜牧兽医专技人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48只2月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断奶公羔湖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0.025、0.050 g/kg的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表明,61~90 d,试验Ⅱ组湖羊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 22.22%(P<0.05),料重比降低了 18.85%(P<0.01).第30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总蛋白(TP)、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第60d,试验Ⅱ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Ⅲ组(P<0.01).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免疫球蛋白A(IgA)、IgG、IL-4、IFN-γ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Ⅱ组IL-6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IgA、IL-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或P<0.01).第90d,试验Ⅱ组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M(IgM)、IFN-γ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促进湖羊的生长,增强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中草药添加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025 g/kg.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断奶湖羊 生长性能 抗氧化指标 免疫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发育相关的circRNA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疆南绒山羊皮肤毛囊的生长发育机制,加深对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候选基因遗传调控和功能的认识,为指导疆南绒山羊后期培育,改善其绒产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皮肤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进行分析,筛选出不同比较组的差异表达circRNA(DE circRNA),对其宿主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及蛋白互作(PPI)分析,并联合前期转录组数据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结果】在9个疆南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共鉴定到2 482个circRNAs。其中包含138个DE circRNAs,退行期和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休止期和生长期比较组中分别存在54、74、65个DE circRNAs。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揭示,DE circRNA宿主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整合素介导信号通路、细胞整合素复合物等功能通路,以及一些与毛囊生理过程有关的信号通路,如MAPK、TGF-beta、Hedgehog等。结合PPI网络推测14个circRNAs可能参与调控疆南绒山羊皮肤次级毛囊生长发育。通过6个DE circRNAs、20个DE miRNAs、3个DE mRNAs和2个DE lncRNAs构建了疆南绒山羊ceRNA网络。【结论】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与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发育相关的关键circRNAs,包括novel-gene5238-2、novel-gene7855-1、novel-gene4455-1等。研究结果为circRNA在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特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疆南绒山羊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疆南绒山羊 转录组测序 环状RNA(circRNA) 次级毛囊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