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复合酶制剂对哺乳期驴驹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酶制剂对驴驹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为哺乳驴驹早期胃肠道机能、肠道健康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日期与体重[(45.22±7.32)kg]相近,健康的2月龄哺乳母驴驹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驴驹自由哺乳,自由采食玉米秸秆和苜蓿,补喂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驴驹在对照组驴驹饲喂的基础上补喂复合酶制剂(木聚糖酶15000 U/g,β-甘露聚糖酶400 U/g,β-葡聚糖酶10000 U/g,纤维素酶2000 U/g,蛋白酶1000 U/g,淀粉酶300000 U/g),补喂量为6.5 mg/(kg BW·d),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驴驹的体重、体尺无显著性变化,试验组驴驹体斜长和管围总增长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02%和2.17%(P> 0.05);试验组驴驹干物质、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和能量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9%、3.14%、6.67%、2.07%、1.11%和2.81%(P> 0.05);试验组驴驹摄入能、粪能、沉积能、摄入氮、粪氮、沉积氮、氮代谢率、摄入钙、粪钙、沉积钙、钙代谢率、摄入磷、沉积磷和磷代谢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1%、13.03%、4.46%、1.65%、10.09%、21.49%、19.54%、2.07%、3.47%、4.59%、2.32%、1.11%、39.06%和40.77%,尿能、尿氮、尿钙、粪磷和尿磷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8.10%、20.19%、33.33%、4.35%和9.81%,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给驴驹补喂酶制剂促进了驴驹体斜长和管围的增长,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和代谢率有升高的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的效果。


新疆肉牛肉羊生产母畜发展现状及建议
《新疆畜牧业 》 2024
摘要:生产母畜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加快推动我区优质畜(禽)产品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要素。本文针对我区肉牛肉羊生产母畜发展中存在的投入不足、优良性能未完全发挥、科学饲养管理不到位、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提升母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发挥地方优质母畜资源作用、提升母畜育种创新能力、实施母畜扩群战略、推进奶业振兴、提高母畜营养水平、强化母畜疫病防控能力等路径,就保障生产母畜扩群增量提质增效,提出协调相关部门落实优惠政策、强化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法制约束和舆论宣传作用等建议。


新疆天然草原分类系统调整合并的探讨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草地类型的划分是草地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人们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培育草地的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原有繁杂的分类系统,紧紧围绕林业、草原和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新疆草地资源特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出新的草地分类系统和标准势在必行.[方法]本文参照2016年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结合现阶段林草融合机制与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需求,草地类的名称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及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保持基本一致,并与国土三调土地分类标准相协调,取消亚类和组的分类;型的命名减少优势种数量的原则进行归并;面积小于平均值、仅分布局部地区、代表性不强的型归并到临近草地型或者删除;具有地方特色植物种类组成的特有型保留.[结果]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的11类687个型,调整归并为9类106个型.[结论]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及草地资源资料是30多年前形成的,之后未系统地开展全疆草地调查,实际的草地类、型或分布范围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本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草地资源本底数据的更新和数字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乳及乳制品中高氯酸盐、氯酸盐的危害和原因分析
《中国乳业 》 2024
摘要:高氯酸盐和氯酸盐存在于许多食品中,包括生鲜乳和乳制品。高氯酸盐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特别是水生系统如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果汁、蔬菜以及乳制品。高氯酸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饮食和吸入。生鲜乳和乳制品中氯酸盐的存在可能是由于使用氯化水和食品加工级别的水和氯化洗涤剂清洗工艺设备。高氯酸盐和氯酸盐抑制人类的碘摄取和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有关,婴儿和幼儿是高危人群。本文综述高氯酸盐和氯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可能引起生鲜乳及乳制品中高氯酸盐和氯酸盐含量增高的原因。


天山北坡平原荒漠灌区9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草原与草坪 》 2024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在天山北坡平原荒漠区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9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草产量、品质等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9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种植年限增加,供试材料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第1年的干草产量占比较高,平均为37.77%;佰苜341的株高积累量最大,为939.8 cm,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骑士T干草总产量、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分别为61 602.03 kg/hm2、16.83%和119.16%;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骑士T>佰苜202>大银河>阿迪娜>佰苜341>佰苜371>挑战者>佰苜401>康赛。【结论】骑士T的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在天山北坡平原荒漠灌区引种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草产量 营养价值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新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牧民增收的影响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 》 2024
摘要:新常态下观察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农民收入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是否日趋紧密,因此必须把农业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分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由此,基于新疆1997-2020年的数据,采用VAR模型计量理论与方法,对新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动态效应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单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协整模型反映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将拉动农民收入水平提升54.79%.最后,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冲击贡献率水平很高,稳定在43%左右的水平上.


2021-2022年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评估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风险,收集、整理 2021-2022 年活牛和活羊调入山东省的途径、调出省份、调入数量和批次等信息,利用"情景树"法建立传入风险随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羊的风险值为0.015 5(95%CI:0.011 8~0.022 8);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牛的风险值为0.033 8(95%CI:0.022 5~0.049 3).提示:在进行牛羊调运时,做好启运前的产地检疫和到达后的隔离检疫可降低赤羽病传入的风险.本研究为降低赤羽病传入山东省的风险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鸡滑液囊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流行病学临界值的建立
《畜牧兽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现在规模化禽养殖业中危害最大的支原体之一,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为了解鸡滑液囊支原体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现状。本课题参考CLSI和EUCAST中制定流行病学/野生型临界值(epidemiological/wildtype cut-off values, ECOFFs/CO_(WT))的方法,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收集汇总近5年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MS对各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数据,应用肉眼观察法、ECOFFinder软件分析法和正态化耐药解释法(NRI)综合分析从而得到ECOFFs,随后计算相应的耐药率。结果显示,MS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泰万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泰妙菌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和大观霉素的ECOFF值分别为1、0.5、0.5、2、4、2、2、2、8和4μg·mL~(-1)。在CLSI和EUCAST缺乏MS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折点下,本课题为临床合理用药,耐药性工作的开展,减少MS耐药性的产生以及治疗与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流行病学临界值 耐药性 ECOFFinder软件 正态化耐药解释法


新疆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草食家畜 》 2024
摘要:[目的]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新疆畜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讨新疆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方法]文章基于新疆牧草产业发展概况,归纳总结了当前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新疆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结果]现阶段,新疆草地资源丰富、草原放牧牲畜达上线、人工饲草种植达上万亩,但存在粮经饲结构不合理、科技投入不足、产业链松散等问题,新疆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发挥现行政策优势,拓展饲草进口途径、健全牧草全产业链、研发优质牧草等.[结论]以期为推动新疆牧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