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羊传染性脓疱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临床免疫效果观察
《草食家畜 》 2023
摘要:为制备羊传染性脓疱灭活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试验中制备羔羊睾丸原代细胞后增殖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并运用切向流超滤膜对病毒液进行10倍浓缩,使用β-丙内酯灭活的病毒液按1:1混合206佐剂制备羊传染性脓疱灭活疫苗,在常发羊传染性脓疱的羊场进行免疫试验并观察免疫效果。羔羊睾丸细胞在接种病毒后有明显细胞病变,经毒力检测病毒原液滴度为106.3TCID50/0.1 mL,10倍浓缩液滴度为107.5TCID50/0.1 m L,用制备的羊传染性脓疱灭活疫苗对孕羊及羔羊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经观察灭活疫苗对羔羊有明显保护力。切向流超滤膜浓缩效果良好,对保留病毒粒子,提高病毒浓度效果显著;羊传染性脓疱灭活疫苗对常发病羊场羔羊保护效果显著。


新疆南疆安格斯牛繁育场犊牛呼吸道病毒病病原调查
《中国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呼吸道疾病综合症(BRDC)是世界养牛业的常见传染病。新疆引进安格斯肉牛养殖的历史较短,南疆地区养殖安格斯肉牛尚属新鲜事物,对于BRDC的流行情况规律与特点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解南疆规模化肉牛场犊牛BRDC的流行现状及主要病毒病感染情况,为南疆地区更好地开展BRDC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本试验对引起BRDC的5种常见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腺病毒3型(BAV-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及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进行检测,并对4个安格斯肉牛繁育场犊牛发病率、感染率、混合感染率、各场感染率及不同时间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犊牛BRDC主要发病于春夏两季,春季发病率显著升高,夏季达到峰值。样品检测IBRV、BAV-3、BVDV及BPIV-3阳性率分别为:22.0%(50/227),14.9%(34/227),5.2%(12/227),4.4%(10/227),未检测出BRSV;二重感染中以IBRV+BVDV为主,感染率为4.7%(8/170);三重感染为IBRV+BVDV+BAV-3混合感染,感染率为2.3%(4/170),未检测到四重感染,检测结果显示A、B、C场在冬、春和夏季采集检测的样品除BRSV外,其余各病毒均有检出,以IBRV感染率最高,D场仅检出IBRV;混合感染以春、夏两季样品检出为主,且犊牛BRDC主要发病于春、夏两季,亦证明该地区牛场病毒的感染及传播是发生BRDC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季样品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检出率大幅降低,且犊牛BRDC发病率大幅减低,因与秋季犊牛群体免疫接种有关。上述4个场区犊牛呼吸道病毒病以IBRV感染为主,并伴有与BVDV、BAV-3等病毒混合感染,主要在春、夏两季发病率升高。因此,应建立定期病原检测、病毒疫苗免疫、剔除持续性感染牛和加强场区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综合防控。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南疆地区 病毒检测 混合感染 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M5、S2疫苗免疫血清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检测评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应用NH-AGID方法对布鲁氏菌M5、S2疫苗株免疫血清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适用性.方法 选取3~5月龄羔羊7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S2株1.0×1010 CFU、5.0×109 CFU灌服和皮下注射接种羔羊各25只,M5株以1.0 ×109CFU皮下注射接种羔羊24只.免疫后7 d~150 d采集羊全血,分离血清,经RBT初筛和SAT确诊免疫抗体阳性血清.评估NH-AGID方法对M5和S2株疫苗免疫抗体与感染抗体的鉴别诊断特异性.结果 NH-AGID方法对M5株疫苗免疫阳性血清的LPS抗体检出率为100%,NH抗体检出率8.3%~29.2%,鉴别诊断特异性为82.8%.对S2株疫苗口服组免疫阳性血清的LPS抗体检出率为31.2%~66.7%,NH抗体检出率为0%;皮下注射组免疫阳性血清的LPS抗体检出率为45.4%~100%,NH抗体检出率为4.5%~20%.对S2株疫苗免疫血清的鉴别诊断特异性为96.5%.结论 NH-AGID方法不完全适用于羊用布鲁氏菌疫苗M5株和S2株的鉴别诊断,该方法的鉴别诊断特异性与疫苗毒力、免疫剂量和途径等因素相关,应进一步研究明确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以期合理应用于布病防控诊断工作中.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 M5株 S2株 鉴别诊断


青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研究
《中国乳业 》 2023
摘要:优质饲草对草食畜牧业高效发展意义重大.青贮饲料作为一种优质饲草,已成为畜牧养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大宗粗饲料来源,每年生产量和使用量巨大,但由于生产和管理不当造成浪费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青贮饲料制作前期准备、适时收割、装填压实、密封发酵、青贮成熟等五个关键环节,对青贮饲料调制技术从青贮窖和机械设备的准备、适时收割判断方法、装填压制方法、密封步骤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青贮抽气发酵这一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简述,以提供有益参考.


绵羊断奶体重以五日龄划分的校正
《草食家畜 》 2023
摘要:旨将不同日龄羔羊断奶重校正为同一日龄,弥补羔羊断奶重误差的缺陷。以特哈杂交F2代断奶羔羊体重与断奶天数为变量做散点图,判断为线性回归关系。将群体划分为单胎公羊、单胎母羊、双胎公羊、双胎母羊四个水平。通过统计软件SPSS26.0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将断奶日龄以五天划分为一组,取组限中数带入回归方程中为断奶重的校正日龄值。校正系数为校正日龄体重值除以断奶重的理论值,校正体重为校正系数乘以实际体重。单胎公羊、单胎母羊、双胎公羊、双胎母羊四种类型的断奶日龄与断奶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205x+12.404;y=0.195x+11.472;y=0.212x+3.218;y=0.216x+1.203。四组类别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8、0.571、0.503、0.516,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并大于总体相关系数。为羔羊断奶重的选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放牧和刈割对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碳氮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摘要:为探究草地利用方式对天山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C、N的影响,以天山北坡中段的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放牧、刈割2种草地利用方式和4种海拔梯度(1 600、1 700、1 800、1 900 m),共8个试验区,采用样方法测定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1 600 m处显著高于其他3个海拔(P<0.05),刈割地在海拔1 700 m处显著低于其他3个海拔(P<0.05),植被盖度均为海拔1 600、1 700 m显著高于海拔1 900 m,再显著高于海拔1 800 m(P<0.05),同海拔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1 800、1 900 m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随海拔升高禾本科逐渐减少,杂类草增多,刈割地禾本科最多;放牧地植被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刈割地植被C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不显著,N含量在海拔1 800 m处最高(P<0.05),C∶N在海拔1 800 m处最低(P<0.05);放牧地凋落物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在海拔1 600 m最低(P<0.05),刈割地凋落物C含量和C∶N在海拔1 700 m处显著高于其他3个海拔(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山地草原放牧的植被和凋落物C∶N与地上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和植被盖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之间相关性高;刈割的植被和凋落物C∶N都与植被盖度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C∶N与地上生物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凋落物现存量显著负相关(P<0.05),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相比刈割地,海拔升高对放牧地的植被优势群落影响更大,且海拔越高放牧地的植被和凋落物碳氮含量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