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吐鲁番地区羊肉安全生产实施措施
《新疆畜牧业 》 2007
摘要:新疆羊肉是当前人们肉食消费的大众化食品,优质安全是消费的前提。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和吐鲁番地区畜牧局在执行自治区科技兴新项目"吐鲁番羊肉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与产业化基地建设"的


多浪羊、小尾寒羊与吐鲁番本地羊杂交效果对比试验
《草食家畜 》 2007
摘要:本文对国营羊场120只本地土种羊,分别用小尾寒羊、多浪羊进行杂交作为试验组,本地羊纯繁后代作为对照组,对F1出生重、周岁体重、F1、F2的繁殖率、成活率进行比较,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寒土F1、浪土F1初生重和周岁体重显著大于本地羊纯繁后代;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多胎性能、早熟性能表现突出。浪土组合繁殖力、成活率、适应性要优于寒土组合,适宜在吐鲁番地区推广应用。


吐鲁番斗鸡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前景
《中国畜禽种业 》 2007
摘要:斗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观赏娱乐价值。本文就新疆吐鲁番斗鸡品种的特性及生产性能等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开发吐鲁番斗鸡的必要性,以及开发利用前景,对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疆干旱荒漠区旱生牧草混播研究
《草业与畜牧 》 2007
摘要:对新疆年降水量250mm荒漠草地牧草混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参试草种的生长发育、植株变化、草群覆盖度、杂草侵入、牧草产量与草群营养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混播方案。


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仪器 》 2007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羊毛细度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羊毛产品的主要因素,本文论述了用KAP和KRT基因作为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理论依据,并阐述通过PCR-SSC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羊毛细度进行分析的可能性。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流行及诊治
《草食家畜 》 2007
摘要: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乌鲁木齐城郊牧场流行一种以患羊唇部、下颌、颈部、胸侧部出现皮下脓肿,食欲下降,体质消瘦,怀孕母羊流产,妊娠后期母羊死亡;剖检以肺脏出现纤维素性肺炎及卡他性化脓肺炎;注射羊链球菌活菌苗后1个月出现羔羊死亡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剖检诊断、细菌培养鉴定和免疫预防,确诊为羊败血性链球菌病。


导入野牦牛血液对新疆牦牛影响效果之浅析
《草食家畜 》 2007
摘要:对野牦牛冻精与当地牦牛人工授精所产生的公犊(试验组)和当地牦牛的公犊(对照组)进行初生重、周岁重对比。初生重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周岁体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