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XJ株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初步鉴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1 230 bp DNA片段,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N,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BL21(DE3),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可表达分子质量为50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能与IB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印迹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N基因 克隆表达 免疫印迹


绵羊Follistatin基因表达及其结构域的功能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羊Follistatin基因的功能,提取了绵羊卵巢总RNA,通过RT-PCR方法获得羊FollistatincDNA的完整开放阅读框(1038bp)。去除信号肽序列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1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Ssig-,经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获得FSsig-蛋白(66kDa)。通过RT-PCR克隆了包含N端和结构域1的Follistatin突变体(FSN+D1),将FSN+D1片段插入慢病毒载体(pLEX-MCS)构建了pFS-N+D1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再感染绵羊肌肉原代细胞,得到稳定表达FSN+D1的肌肉细胞系,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稳定表达FSN+D1的肌肉细胞明显比正常肌肉细胞增殖快,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绵羊FSN+D1结构域有促进肌肉细胞生长的功能。
关键词: 绵羊Follistatin基因 原核表达 慢病毒 细胞生长曲线


牛结核分枝杆菌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草食家畜 》 2010
摘要:构建牛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纯化并初步鉴定该蛋白。方法:以牛型分枝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方法扩增ESAT-6基因,产物通过双酶切克隆入pET-22b(+)质粒,经PCR、酶切、测序等方法鉴定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polys菌体,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利用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后,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所获得ESAT-6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均发现在6kDa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纯化的蛋白的大小与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比较一致。结论:成功表达纯化并鉴定构建了ESAT-6融合蛋白。


母源基因Gdf9、Zar1、Mater和Dnmt1 mRNA在绵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的表达
《中国草食动物 》 2010
摘要:为探讨母源基因在绵羊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4种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泄因子)、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及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的mRNAs在绵羊GV期卵母细胞,24h成熟卵母细胞,2-细胞、4-细胞、8-细胞、16-细胞胚胎以及囊胚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GV期卵中Zar1、Mater、Gdf9以及Dnmt1m RNA相对含量最高(P<0.05);从2-细胞胚胎开始,4种基因的mRNA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基因mRNA的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和胚胎中存在动态变化,这对卵子生长和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卵母细胞成熟 早期胚胎发育 母源基因 实时定量PCR 基因表达


IPTG诱导浓度、时间对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用不同的IPTG浓度与不同诱导时间诱导菌株表达VP1蛋白,分析不同IPTG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IPTG浓度的增高,表达量并不会随之增大;而在菌体对数生长期内,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会随之增大。最后确定当IPTG浓度为3 mmol/L,诱导表达到最长时间9 h时,VP1蛋白表达量最大。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AsiaⅠ型 VP1蛋白 表达 IPTG 诱导浓度 诱导时间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在2种原核表达载体上的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设计1对引物将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VP1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通过NdeI和XhoI双酶切VP1基因和pET-28(a),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然后用EcoR I和XhoI双酶切VP1基因与pET-41(a),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41a-VP1;然后将这2个新构建的载体分别通过热冲击法转化BL21(DE3),37℃不同IPTG浓度和32℃、0.0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pET-28a-VP1的表达量高于pET-41a-VP1,在DTT和乙醇的作用下,二者均没有可溶性蛋白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