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0份饲用燕麦品种在北疆平原荒漠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草食家畜 》 2020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平原荒漠区种植的高产燕麦新品种,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份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6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收获时,太阳神、美达和牧乐思的株高均在106 cm以上,它们的鲜草产量也均达到3 000 kg/666.67 m~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由于受干鲜比影响,大汉的干草产量最高为781.90 kg/666.67 m~2,其次是太阳神。经综合评价,太阳神的株高、鲜干草产量均较高,且其干鲜比低,适口性好,生育期居中,表现优良,适宜在北疆平原荒漠区推广种植。


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草食家畜 》 2020
摘要:[目的]为明确新疆区粮饲兼用玉米各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及籽实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客观评价各农艺性状对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的实际贡献作用.[方法]本研究选用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对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生物产量与叶片(0.76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0.661*)、绿叶(0.636*)和穗长(0.658*)呈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茎粗(0.834**)、叶片(0.695**)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数(1.5034)对生物产量的贡献最大,茎粗(0.4008)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结论]在新疆粮饲兼用型玉米如果要以生物产量利用为前提应选择叶片数较多,株高较高的品种,如果要以收获籽粒为前提应选择茎粗较粗,穗部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


花生茎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对草食动物饲用价值影响的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 2020
摘要:我国是花生种植第一大国家,同时花生也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年产量达1733万t,占世界总产量约40%,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花生茎叶是花生收获后的副产物,约占花生生物产量50%.花生茎叶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比常用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营养价值高.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为减缓"人畜争粮",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越来越紧迫.不同的学者对花生茎叶的营养成分和价值,花生茎叶对牛羊的瘤胃发酵的影响,对其它草食动物的饲用价值和胃肠道健康等方向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花生茎叶的营养成分、瘤胃发酵参数和草食动物中的饲用价值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花生茎叶的饲用化提供参考依据.


浅析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创新发展
《吉林畜牧兽医 》 2020
摘要:在新时代,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的相关技术显得越发重要,近些年有许多相关技术处于快速发展与突破阶段.研究发现,借助优良的技术与动物品种,可提升多种动物的育种与繁殖效果,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有着显著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养殖业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创新发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绵羊消化道线虫驱除效果试验
《草食家畜 》 2020
摘要:为探明常用驱虫药物对羊消化道线虫的驱除效果,本研究团队在焉耆县某羊场对32只绵羊进行了伊维菌素注射液和阿苯达唑片的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伊维菌素组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5.0%和81.1%;阿苯达唑组虫分别为60.0%和66.7%;对照组则分别为0和-14.3%.绵羊应用这2种药物驱虫前后的线虫EPG差异极显著(P<0.01),绵羊投药后未发现明显临床异常.虽然两种药物均能较好地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但根据用药效果、安全性、依从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在焉耆盆地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应优先选择伊维菌素注射液.
关键词: 绵羊 消化道线虫 伊维菌素注射液 阿苯达唑片 驱虫对比试验


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0
摘要:就我国新时期草原畜牧业,以及生态保护工作而言,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视度,才能够切实保障我国草原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草原畜牧发展而言,要从粗放型经济模式逐渐转向集约型经济模式,要不断改革畜牧经营理念,将所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另外一个方面,在开展经济发展活动的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而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草原生态系统也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浅析我国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


苏博美利奴羊皮肤组织中WNT2基因的DNA甲基化与表达量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毛囊是皮肤的衍生物,WNT信号通路是已知与毛囊发育密切相关的通路之一,为研究WNT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WNT2的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对羊毛性状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周岁苏博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并结合前期MeDIP-seq结果检测了WNT2基因在第5外显子及前后100bp处的DNA甲基化模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WNT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WNT2基因在2组中的甲基化水平均较高,且2组的表达水平与DNA甲基化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同时,CpG11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该位点可能与羊毛纤维直径有关,表明WNT2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对羊毛纤维直径有一定作用.本实验为后期深入研究DNA甲基化对毛囊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环保约束下养殖场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农业展望 》 2020
摘要:随着中国畜禽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畜禽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加大了环境治理难度。此外,国家出台的禁养条例以及环保税的征收,使得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养殖场户的重视。基于环保角度,从畜禽养殖面临的环保约束、环保约束对畜禽养殖的影响、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及机制研究、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及效果评价等4个方面综述了畜禽养殖业面临的约束及其影响,针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结其利用模式及管理机制,进一步归纳了养殖场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及效果评价。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西藏绒山羊WNT4和HOXC13基因对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索WNT4和HOXC13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的影响,寻找与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380只1岁西藏绒山羊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混池DNA直接测序法检测WNT4和HOXC13基因的SNP,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SNP分型,利用SAS 9.1软件中最小二乘方差模型对SNP位点与绒毛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WNT4基因第3外显子区域检测到2个SNPs位点(SNP1和SNP2),HOXC13基因第2外显子区域检测到2个SNPs位点(SNP3和SNP4),均处于中度多态(0.25 关键词:
西藏绒山羊
WNT4基因
HOXC13基因
纤维直径
SNP
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