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4046条记录
奇台红豆草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奇台红豆草品种为经50年引种、筛选,试验生产所形成红豆草地方品种,本文叙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和利用,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红豆草 品种 特征 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肉牛产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疆养牛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新疆肉牛产业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新疆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肉牛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方式对苏丹草新品系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在天山北坡干旱、半干旱的环境下,灌溉是农牧业生产的必然手段。本试验采用不同灌溉方式对经多年选育出的苏丹草新品系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做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苏丹草及其新品系具有耐旱性,12d~20d灌水一次是最经济有效的灌水方式。

关键词: 苏丹草 品系 灌水方式 种子产量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效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第2年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施N 66.01 kg/hm2、P2O585.03 kg/hm2、K2O 23.75 kg/hm2时,三茬干草的最高产量达到14 617.86 kg/hm2;影响混播草地产量高低顺序为N肥>P肥>K肥,粗蛋白质含量与豆禾比有明显的规律性,当豆禾比大时,其粗蛋白质含量高。【结论】N、P、K合理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具有明显的效应作用,对改善牧草品质、提高混播草地生产力具有积极效果。

关键词: 混播草地 N、P、K配比施肥 施肥效应 牧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某屠宰场牛屠宰及分割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新疆某规范化屠宰场的屠宰及分割过程中牛胴体表面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屠宰加工企业控制牛肉的微生物污染,提高卫生质量提供参考。对屠宰过程中牛胴体冲洗前后、分割加工各个部位的牛肉、操作工人的手、刀具、操作台、传送带进行采样。按照GB/T4789.2—2008和GB/T4789.3—2008分别进行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同时调查了各个车间不同位置空气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以NY 5044—2008《无公害食品牛肉》作为参考。结果表明,规范化屠宰场在牛的屠宰及分割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牛胴体冲洗前后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为3.10 log cfu/cm2和2.49 log cfu/cm2(P<0.05),分割肉在剔骨处和一次包装处的菌落总数分别为3.92 log cfu/cm2和4.87 log cfu/cm2(P<0.05)。规范化屠宰场在屠宰及分割生产线上胴体表面和分割肉微生物污染比较普遍,除去肉牛自身的污染外,刀具、工人的手、操作台和传送带及车间环境是胴体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因此,要生产质量优良的牛肉制品,需要有严格的卫生管理、规范的生产操作和规范化的操作环境。

关键词: 规范化屠宰 牛胴体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夏季天然草场放牧加补饲对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体重、体尺的影响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选健康、发育正常的4月龄左右的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犊牛16头,经配对后(t检验差异不显著)分为两个处理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每天分别补饲0、1kg精料。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补饲未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犊牛在饲喂试验14、28、42d时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P>0.05)。与放牧组相比,放牧加补饲组14d时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分别提高2.93%、4.19%、2.18%、0.48%、3.35%;28d时体重、体高、胸围及管围分别提高3.9%、3.62%、2.55%、1.31%;42d时体重、体高、体斜长及胸围分别提高5.49%、2.05%、3.05%、1.26%。随放牧时间的延长,0~28d放牧组和放牧加补饲组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均逐渐增加,但在28~42d期间,放牧组、放牧加补饲组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几乎没有增加。结论:在天然草场少雨、牧草干旱的放牧条件下,仅靠7-9月天然草场不能发挥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后代犊牛的生长性能,在此条件下,为充分发挥杂交后代犊牛的生长性能,在8-9月牧草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应加大精料补饲量。

关键词: 天然草场 放牧 补饲 褐牛 杂交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狂犬病病毒修饰基因组的构建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在DNA水平上构建了狂犬病病毒修饰基因组。【方法】提取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口服疫苗株SRV9基因组总RNA作为RT-PCR的扩增模板,并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SRV9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缺失狂犬病基因组Ψ区并在缺失位置插入人细胞色素C基因,再设计引物删除糖蛋白(G)胞质区(CD区)。缺失Ψ区及删除CD区时采用基因同源重组的方法进行。在缺失的Ψ区插入人细胞色素C基因时,利用引物引入酶切位点NheI和EcoRI,用PCR扩增出人细胞色素C基因并插入NheI和EcoRI位点。【结果】获得含预期的人细胞色素C基因,同时缺失了CD区与Ψ区的质粒pBSK-LA。【结论】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狂犬病病毒修饰基因组。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胞质区 Ψ区 同源重组 人细胞色素C基因 反向遗传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陶赛特种羊脑包虫病的诊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

摘要:新疆博乐州引入的一群共200只陶赛特种羊,于2009年4月份发病,至当年11月份共陆续死亡54只,经临床诊断、病例剖检确诊为脑包虫。对全群羊采取治疗性驱虫措施,合理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并组方补充精料,取得较好的效果,迄今未再发现新的病例。

关键词: 绵羊 陶赛特 脑包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结核分枝杆菌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草食家畜 2010

摘要:构建牛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纯化并初步鉴定该蛋白。方法:以牛型分枝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方法扩增ESAT-6基因,产物通过双酶切克隆入pET-22b(+)质粒,经PCR、酶切、测序等方法鉴定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polys菌体,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利用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后,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所获得ESAT-6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均发现在6kDa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纯化的蛋白的大小与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比较一致。结论:成功表达纯化并鉴定构建了ESAT-6融合蛋白。

关键词: 牛分枝杆菌 ESAT-6 表达 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体尺性状指标与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30头18月龄左右新疆褐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9.505%的7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尺指标尻长、腰角宽、髋宽、坐骨宽及体重的变异较大,选育潜力大;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腰角宽、髋宽等指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相关(P<0.05);从主成分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来看,第1至第3主成分起主导作用的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体型外貌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尻部特征,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后躯特征。

关键词: 新疆褐牛 体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