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日粮组成对6月龄断奶驴驹体重、体尺、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旨在探究不同日粮组成对6月龄断奶驴驹体重、体尺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断奶驴驹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择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6月龄断奶驴驹5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驴驹饲喂试验所在驴场的日粮,试验组驴驹饲喂新设计的日粮,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按期测定驴驹的体重、体尺和采集血液。结果显示:(1)试验组驴驹90 d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73%、12.94%、30.43%、10.06%和8.46%;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驴驹体重、体尺总增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试验组日粮可显著提高驴驹血浆中TP和ALB浓度(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61%和37.14%;(3)试验组驴驹血浆中Glu和TG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11%和9.35%(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试验组日粮可显著促进断奶驴驹体重和体尺的增长,促进驴驹的发育;显著提高血浆中TP、ALB、Glu和TG含量,维持机体较高的免疫水平及适宜的酶活性,促进驴驹的健康。


药食同源植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能够被应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的有300多种,其中117种天然植物属于药食同源饲料原料.所谓药食同源,就是充分利用食材的药物特性,将其作为药食兼用的食物长期服用,既安全又能调节动物的机体代谢.药食同源天然植物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新型饲料,无抗药性,营养价值丰富,不易诱发耐药性,可替代抗生素广泛应用在畜牧生产中.文章综述了药食同源植物的定义、分类、防病保健功能、在动物生产中的功效,为药食同源植物在畜牧业中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柯湖杂交F1代断奶羔羊育肥及屠宰性能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柯尔克孜羊♂×湖羊♀杂交F1代(简称柯湖杂交F1代)断奶公羔的育肥效果及屠宰性能,将其分别与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进行比较。每个品种选用日龄和体重相近的30只断奶公羔,在相同条件下育肥60 d,测定分析体重和体尺变化,并在育肥试验结束后,每个品种选体重相近的5只羊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柯湖杂交F1代育肥期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杜湖杂交F1代(P<0.05),且其总增重显著高于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P<0.05);柯湖杂交F1代屠宰率(54.76%)显著高于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P<0.05),分别比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和纯繁湖羊提高了2.80%、9.15%和3.67%;柯湖杂交F1代尾脂重显著低于纯繁柯羊(P<0.05),减少了64.75%。经效益分析可知,柯湖杂交F1代育肥纯利润为335.95元/只,分别比杜湖杂交F1代、纯繁柯羊、纯繁湖羊提高了23.98%、28.62%和21.35%。综上,柯湖杂交F1代不仅能较大幅度提高肉羊的产肉性能,还能减小尾脂重。


饲粮中添加藜麦对育肥山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藜麦对育肥山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6只同批次且初始体重相近的育肥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玉米秸秆粗饲料,试验1、2、3组分别以10%、20%、30%的藜麦秸秆替代玉米秸秆,试验共计60d。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1组(10%藜麦秸秆)和试验2组(20%藜麦秸秆)育肥山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0%藜麦秸秆)(P <0.05);(2)试验1组(10%藜麦秸秆)和试验2组(20%藜麦秸秆)育肥山羊的有机物(OC)、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藜麦秸秆)和试验3组(30%藜麦秸秆)(P <0.05);(3)试验1组(10%藜麦秸秆)、试验2组(20%藜麦秸秆)和试验3组(30%藜麦秸秆)育肥山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球蛋白(GLB)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藜麦秸秆)(P <0.05)。结论 :综上所述,10%、20%的藜麦秸秆饲粮可以提高育肥山羊生长性能,改善育肥山羊养分消化率,且藜麦秸秆的最佳比例为10%。
关键词: 藜麦 育肥山羊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血液生化指标


新疆某肉牛场母牛妊娠损失相关疫病调查
《动物医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母牛妊娠损失主要由于疫病、管理不当、应激等发生流产和死胎,是影响养牛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危害.为了解引起牛场母牛妊娠损失的主要疫病,对新疆某安格斯肉牛繁育场2020年-2021年全年妊娠损失情况进行调查,采集150头有妊娠损失史母牛的血液、肛拭子及鼻拭子,采用RT-PCR/PCR、ELISA方法检测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H-GD)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现场调查发现,2020年-2021年该牛场配孕母牛9860头,产活犊9438头,累计妊娠损失422头,妊娠损失率为4.28%.妊娠损失母牛中IBRV抗体阳性率为63.33%,抗原阳性率为42.67%;BVDV阳性率为1.33%;布鲁氏菌RBT阳性率为10.67%,SAT和N H-GD阳性率为0.表明该场母牛妊娠损失的主要疫病因素可能为IBRV.因此,建议使用IBR灭活苗或BVD-IBR二联灭活苗免疫健康牛群,剔除BVD持续感染牛;加强布鲁氏菌抗体监测,制定并实施完善牛场生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母牛妊娠损失.


高敏荧光层析法在骆驼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部分地区骆驼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探索高敏荧光层析法在骆驼布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采集骆驼血清2 000份,骆驼乳307份。应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骆驼布病血清学调查。提取骆驼乳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PCR)和AMOS-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型。同时应用高敏荧光层析法对200份骆驼血清和100份骆驼乳样进行布病符合率检测。结果 新疆5个地区骆驼血清SAT确诊阳性31份,布病血清学阳性率为1.55%(31/2 000)。307份骆驼乳经Realtime-PCR检测,5份骆驼乳出现扩增曲线且Ct值在29.65~33.68,骆驼乳布鲁氏菌核酸阳性率为1.63%(5/307)。其中2份骆驼乳提取基因组DNA经AMOS-PCR扩增获得498 bp目的条带,测序并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与牛种生物I型布鲁氏菌序列同源性在99.8%~100%。高敏荧光层析法检出骆驼布病阳性血清33份,阴性血清167份,该方法敏感性为96.77%,特异性为98.22%,与SAT检测方法总体符合率为98%,两种方法的Kappa值为0.925。高敏荧光层析法对100份骆驼乳检出布病抗体阳性乳7份,阴性乳93份,该方法与病原学检测方法(Realtime-PCR)总体符合率为98%。结论 布鲁氏菌高敏荧光层析法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且与布病常规检测方法符合率较好,可用于骆驼布病现场快速检测。骆驼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提示应加强骆驼布病防控,同时加强骆驼乳的食品安全监管。


新疆南疆安格斯牛繁育场犊牛呼吸道病毒病病原调查
《中国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呼吸道疾病综合症(BRDC)是世界养牛业的常见传染病。新疆引进安格斯肉牛养殖的历史较短,南疆地区养殖安格斯肉牛尚属新鲜事物,对于BRDC的流行情况规律与特点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解南疆规模化肉牛场犊牛BRDC的流行现状及主要病毒病感染情况,为南疆地区更好地开展BRDC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本试验对引起BRDC的5种常见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腺病毒3型(BAV-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及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进行检测,并对4个安格斯肉牛繁育场犊牛发病率、感染率、混合感染率、各场感染率及不同时间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犊牛BRDC主要发病于春夏两季,春季发病率显著升高,夏季达到峰值。样品检测IBRV、BAV-3、BVDV及BPIV-3阳性率分别为:22.0%(50/227),14.9%(34/227),5.2%(12/227),4.4%(10/227),未检测出BRSV;二重感染中以IBRV+BVDV为主,感染率为4.7%(8/170);三重感染为IBRV+BVDV+BAV-3混合感染,感染率为2.3%(4/170),未检测到四重感染,检测结果显示A、B、C场在冬、春和夏季采集检测的样品除BRSV外,其余各病毒均有检出,以IBRV感染率最高,D场仅检出IBRV;混合感染以春、夏两季样品检出为主,且犊牛BRDC主要发病于春、夏两季,亦证明该地区牛场病毒的感染及传播是发生BRDC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季样品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检出率大幅降低,且犊牛BRDC发病率大幅减低,因与秋季犊牛群体免疫接种有关。上述4个场区犊牛呼吸道病毒病以IBRV感染为主,并伴有与BVDV、BAV-3等病毒混合感染,主要在春、夏两季发病率升高。因此,应建立定期病原检测、病毒疫苗免疫、剔除持续性感染牛和加强场区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综合防控。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南疆地区 病毒检测 混合感染 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M5、S2疫苗免疫血清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检测评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应用NH-AGID方法对布鲁氏菌M5、S2疫苗株免疫血清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适用性.方法 选取3~5月龄羔羊7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S2株1.0×1010 CFU、5.0×109 CFU灌服和皮下注射接种羔羊各25只,M5株以1.0 ×109CFU皮下注射接种羔羊24只.免疫后7 d~150 d采集羊全血,分离血清,经RBT初筛和SAT确诊免疫抗体阳性血清.评估NH-AGID方法对M5和S2株疫苗免疫抗体与感染抗体的鉴别诊断特异性.结果 NH-AGID方法对M5株疫苗免疫阳性血清的LPS抗体检出率为100%,NH抗体检出率8.3%~29.2%,鉴别诊断特异性为82.8%.对S2株疫苗口服组免疫阳性血清的LPS抗体检出率为31.2%~66.7%,NH抗体检出率为0%;皮下注射组免疫阳性血清的LPS抗体检出率为45.4%~100%,NH抗体检出率为4.5%~20%.对S2株疫苗免疫血清的鉴别诊断特异性为96.5%.结论 NH-AGID方法不完全适用于羊用布鲁氏菌疫苗M5株和S2株的鉴别诊断,该方法的鉴别诊断特异性与疫苗毒力、免疫剂量和途径等因素相关,应进一步研究明确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以期合理应用于布病防控诊断工作中.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 M5株 S2株 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