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397条记录
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2种候选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畜牧与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研究新疆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D)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其灭活疫苗与OmpH重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为防控新疆地区绵羊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采用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初步明确PmD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最佳灭活条件和佐剂筛选、安全性试验、原核表达等方法制备PmD灭活疫苗与PmD-OmpH重组疫苗,采取小鼠攻毒保护试验评价2 种疫苗的免疫效力.结果:从绵羊肺脏中分离出1 株PmD,药敏试验显示,该菌为 7 重耐药菌,未检测到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具有 12 种毒力基因(exbB、exbD、hgbA、tonB、fimA、Oma87、OmpH、Psl、sodA、sodC、tbpA、toxA);致病性较强,对小鼠的最小致死菌量为2.2×105 CFU;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对相同血清型菌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 80%和 10%;灭活疫苗对血清型A、F和未知菌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0、20%和0,而重组疫苗的保护率则全为 0.本研究发现1 株强耐药、强毒力的绵羊源PmD,灭活疫苗对同种血清型菌株的保护性远高于重组疫苗,发病地区羊场可采用同种血清型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绵羊巴氏杆菌病,对多价疫苗和新型疫苗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 绵羊 荚膜血清D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 生物学特性 灭活疫苗 OmpH蛋白 重组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龄阿勒泰母羊毛绒品质性状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年龄阿勒泰羊毛绒品质表型性状的差异,为阿勒泰羊选育提供参考数据,试验采集了439只1.5~5岁阿勒泰母羊的毛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对阿勒泰羊绒毛纤维直径、手排长度影响极显著(P<0.01),对绒毛单纤维强度影响显著(P<0.05);1.5岁个体的绒毛纤维直径最细,2岁个体绒产量最高,5岁个体的绒毛纤维直径、手排长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P<0.01),1.5岁个体的绒毛单纤维强力极显著高于其它年龄(P<0.01);阿勒泰羊绒毛纤维直径与手排长度、单纤维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毛含量与粗毛白度、粗毛光泽度、断裂伸长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毛白度与绒毛光泽度(R=0.998)、粗毛白度、粗毛光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研究结果为阿勒泰羊毛绒品质评定以及优良种畜选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阿勒泰羊 毛绒品质 不同年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毛羊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差异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及差异性,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育种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测量并整理共计 1 546只周岁母羊(苏博美利奴羊497 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 049 只)的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测定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利用SPSS 25.0 软件,对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毛长、剪毛量)、繁殖性状(出生类型)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鉴定时体重)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出生类型与相关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毛长)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和鉴定时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两品种间鉴定时体重均与平均纤维直径、毛长以及剪毛量等毛用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毛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苏博美利奴羊在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和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生长性状(鉴定时体重)均优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平均纤维直径的范围在16.86~19.01 μm,属优质超细型细毛羊.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 育种目标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状态向量增强ByteTrack的新生羔羊活动量自动计算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母羊繁殖性能并及时发现分娩栏中的弱活力羔羊,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向量增强ByteTrack的新生羔羊活动量自动计算方法。针对传统ByteTrack算法在跟踪目标被遮挡时易发生身份切换的问题,引入置信度信息增强的状态向量,提高跟踪算法区分遮挡与被遮挡羔羊的能力。针对跟踪目标丢失导致轨迹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构建目标丢失期间的虚拟轨迹并重更新轨迹状态向量,以纠正轨迹误差。在获取各羔羊活动轨迹后,计算各羔羊帧间移动距离统计羔羊活动量。在江苏海门山羊研发中心采集的新生羔羊活动视频数据集上,测试状态向量增强的ByteTrack多目标跟踪算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在高阶跟踪精度、多目标跟踪精度、多目标跟踪准确度、IDF1得分上分别达到80.8%、86.1%、84.5%和92.2%,相较于现有算法的最高精度,分别提高2.7、0.2、2.3和3.9个百分点。该研究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同窝多只新生羔羊的稳定跟踪,为新生羔羊活动量的自动计算、母羊繁殖性能的自动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动物 目标检测 多目标跟踪 数据关联 遮挡 羔羊活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选取分离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JSY-26、G-9、WSY-13、AW-3株)DNA, 采用PCR扩增利福平rpoB基因, 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以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标准株(RB51株)和利福平敏感株(ALT-8株)的rpoB基因序列为参照, 应用Mega 7.0软件比对分析4株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 determination region, RRDR)内外的碱基突变位点及类型。结果经序列比对分析, JSY-26和WSY-13株均在rpoB基因RRDR 1 57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鸟嘌呤(guanine, G)突变为腺嘌呤(adenine, A);G-9株在rpoB基因RRDR 1 606 bp处发生单碱基点突变, 碱基由胞嘧啶(cytosine, C)突变为A。AW-3株在rpoB基因RRDR外2 536、2 537、2 626、2 636、2 654 bp处出现3种类型共5处突变, 分别为插入突变3处[胸腺嘧啶(thymine, T)插入1次、C插入2次], 缺失突变1处(C缺失), 单碱基点突变1处(由G突变为C)。结论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RRDR突变以单碱基点突变为主, RRDR外则出现多位点插入和缺失突变。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利福平 耐药 rpo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杂交乳鸽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分析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OⅡ×OⅢ)杂交乳鸽在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上的表现.试验选取40只0d的OⅡ ×OⅢ杂交乳鸽进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公、母各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28 d杂交乳鸽群体均一性相对较好,除体重变异系数较大为9.93%外,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宽、胸深的变异系数均在7%以下.杂交乳鸽公鸽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鸽(P<0.05).杂交乳鸽体重与体斜长、胫围、胫长、屠体重等8项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或P<0.01).28 d杂交公、母鸽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公鸽的肉品质较优.研究表明,28 d杂交乳鸽的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方面虽未完全超越亲本,但其群体的均一性和产肉性能良好,可为优质肉鸽的育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欧洲肉鸽Ⅱ系 欧洲肉鸽Ⅲ系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48只2月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断奶公羔湖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0.025、0.050 g/kg的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表明,61~90 d,试验Ⅱ组湖羊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 22.22%(P<0.05),料重比降低了 18.85%(P<0.01).第30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总蛋白(TP)、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第60d,试验Ⅱ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Ⅲ组(P<0.01).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免疫球蛋白A(IgA)、IgG、IL-4、IFN-γ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Ⅱ组IL-6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IgA、IL-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或P<0.01).第90d,试验Ⅱ组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M(IgM)、IFN-γ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促进湖羊的生长,增强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中草药添加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025 g/kg.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断奶湖羊 生长性能 抗氧化指标 免疫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发育相关的circRNA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疆南绒山羊皮肤毛囊的生长发育机制,加深对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候选基因遗传调控和功能的认识,为指导疆南绒山羊后期培育,改善其绒产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皮肤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进行分析,筛选出不同比较组的差异表达circRNA(DE circRNA),对其宿主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及蛋白互作(PPI)分析,并联合前期转录组数据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结果】在9个疆南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共鉴定到2 482个circRNAs。其中包含138个DE circRNAs,退行期和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休止期和生长期比较组中分别存在54、74、65个DE circRNAs。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揭示,DE circRNA宿主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整合素介导信号通路、细胞整合素复合物等功能通路,以及一些与毛囊生理过程有关的信号通路,如MAPK、TGF-beta、Hedgehog等。结合PPI网络推测14个circRNAs可能参与调控疆南绒山羊皮肤次级毛囊生长发育。通过6个DE circRNAs、20个DE miRNAs、3个DE mRNAs和2个DE lncRNAs构建了疆南绒山羊ceRNA网络。【结论】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与疆南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发育相关的关键circRNAs,包括novel-gene5238-2、novel-gene7855-1、novel-gene4455-1等。研究结果为circRNA在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特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疆南绒山羊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疆南绒山羊 转录组测序 环状RNA(circRNA) 次级毛囊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酶制剂对哺乳期驴驹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酶制剂对驴驹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为哺乳驴驹早期胃肠道机能、肠道健康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日期与体重[(45.22±7.32)kg]相近,健康的2月龄哺乳母驴驹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驴驹自由哺乳,自由采食玉米秸秆和苜蓿,补喂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驴驹在对照组驴驹饲喂的基础上补喂复合酶制剂(木聚糖酶15000 U/g,β-甘露聚糖酶400 U/g,β-葡聚糖酶10000 U/g,纤维素酶2000 U/g,蛋白酶1000 U/g,淀粉酶300000 U/g),补喂量为6.5 mg/(kg BW·d),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驴驹的体重、体尺无显著性变化,试验组驴驹体斜长和管围总增长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02%和2.17%(P> 0.05);试验组驴驹干物质、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和能量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9%、3.14%、6.67%、2.07%、1.11%和2.81%(P> 0.05);试验组驴驹摄入能、粪能、沉积能、摄入氮、粪氮、沉积氮、氮代谢率、摄入钙、粪钙、沉积钙、钙代谢率、摄入磷、沉积磷和磷代谢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1%、13.03%、4.46%、1.65%、10.09%、21.49%、19.54%、2.07%、3.47%、4.59%、2.32%、1.11%、39.06%和40.77%,尿能、尿氮、尿钙、粪磷和尿磷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8.10%、20.19%、33.33%、4.35%和9.81%,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给驴驹补喂酶制剂促进了驴驹体斜长和管围的增长,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和代谢率有升高的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哺乳驴驹 体重 体尺 养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1-2022年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畜牧与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评估赤羽病通过牛羊调运传入山东省的风险,收集、整理 2021-2022 年活牛和活羊调入山东省的途径、调出省份、调入数量和批次等信息,利用"情景树"法建立传入风险随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羊的风险值为0.015 5(95%CI:0.011 8~0.022 8);从外省调入感染赤羽病牛的风险值为0.033 8(95%CI:0.022 5~0.049 3).提示:在进行牛羊调运时,做好启运前的产地检疫和到达后的隔离检疫可降低赤羽病传入的风险.本研究为降低赤羽病传入山东省的风险策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赤羽病 定量风险评估 调运 隔离检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