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48只2月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断奶公羔湖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0.025、0.050 g/kg的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表明,61~90 d,试验Ⅱ组湖羊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 22.22%(P<0.05),料重比降低了 18.85%(P<0.01).第30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总蛋白(TP)、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第60d,试验Ⅱ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Ⅲ组(P<0.01).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免疫球蛋白A(IgA)、IgG、IL-4、IFN-γ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Ⅱ组IL-6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IgA、IL-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或P<0.01).第90d,试验Ⅱ组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M(IgM)、IFN-γ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促进湖羊的生长,增强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中草药添加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025 g/kg.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断奶湖羊 生长性能 抗氧化指标 免疫功能


复合酶制剂对哺乳期驴驹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酶制剂对驴驹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为哺乳驴驹早期胃肠道机能、肠道健康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日期与体重[(45.22±7.32)kg]相近,健康的2月龄哺乳母驴驹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驴驹自由哺乳,自由采食玉米秸秆和苜蓿,补喂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驴驹在对照组驴驹饲喂的基础上补喂复合酶制剂(木聚糖酶15000 U/g,β-甘露聚糖酶400 U/g,β-葡聚糖酶10000 U/g,纤维素酶2000 U/g,蛋白酶1000 U/g,淀粉酶300000 U/g),补喂量为6.5 mg/(kg BW·d),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驴驹的体重、体尺无显著性变化,试验组驴驹体斜长和管围总增长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02%和2.17%(P> 0.05);试验组驴驹干物质、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和能量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9%、3.14%、6.67%、2.07%、1.11%和2.81%(P> 0.05);试验组驴驹摄入能、粪能、沉积能、摄入氮、粪氮、沉积氮、氮代谢率、摄入钙、粪钙、沉积钙、钙代谢率、摄入磷、沉积磷和磷代谢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1%、13.03%、4.46%、1.65%、10.09%、21.49%、19.54%、2.07%、3.47%、4.59%、2.32%、1.11%、39.06%和40.77%,尿能、尿氮、尿钙、粪磷和尿磷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8.10%、20.19%、33.33%、4.35%和9.81%,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给驴驹补喂酶制剂促进了驴驹体斜长和管围的增长,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和代谢率有升高的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的效果。


鸡滑液囊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流行病学临界值的建立
《畜牧兽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现在规模化禽养殖业中危害最大的支原体之一,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为了解鸡滑液囊支原体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现状。本课题参考CLSI和EUCAST中制定流行病学/野生型临界值(epidemiological/wildtype cut-off values, ECOFFs/CO_(WT))的方法,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收集汇总近5年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MS对各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数据,应用肉眼观察法、ECOFFinder软件分析法和正态化耐药解释法(NRI)综合分析从而得到ECOFFs,随后计算相应的耐药率。结果显示,MS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泰万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泰妙菌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和大观霉素的ECOFF值分别为1、0.5、0.5、2、4、2、2、2、8和4μg·mL~(-1)。在CLSI和EUCAST缺乏MS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折点下,本课题为临床合理用药,耐药性工作的开展,减少MS耐药性的产生以及治疗与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流行病学临界值 耐药性 ECOFFinder软件 正态化耐药解释法


基于状态向量增强ByteTrack的新生羔羊活动量自动计算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母羊繁殖性能并及时发现分娩栏中的弱活力羔羊,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向量增强ByteTrack的新生羔羊活动量自动计算方法。针对传统ByteTrack算法在跟踪目标被遮挡时易发生身份切换的问题,引入置信度信息增强的状态向量,提高跟踪算法区分遮挡与被遮挡羔羊的能力。针对跟踪目标丢失导致轨迹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构建目标丢失期间的虚拟轨迹并重更新轨迹状态向量,以纠正轨迹误差。在获取各羔羊活动轨迹后,计算各羔羊帧间移动距离统计羔羊活动量。在江苏海门山羊研发中心采集的新生羔羊活动视频数据集上,测试状态向量增强的ByteTrack多目标跟踪算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在高阶跟踪精度、多目标跟踪精度、多目标跟踪准确度、IDF1得分上分别达到80.8%、86.1%、84.5%和92.2%,相较于现有算法的最高精度,分别提高2.7、0.2、2.3和3.9个百分点。该研究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同窝多只新生羔羊的稳定跟踪,为新生羔羊活动量的自动计算、母羊繁殖性能的自动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动物 目标检测 多目标跟踪 数据关联 遮挡 羔羊活动量


4种菊花茎叶营养成分分析及体外降解效果评价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利用体外发酵法评定 4 种菊花茎叶的饲用价值并筛选出适宜在南疆地区推广的非常规饲料.采集黑心菊、万寿菊、百日菊、雏菊的茎叶,首先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 4 组菊花茎叶的营养成分,评估其相对饲用价值,然后采集多浪羊的瘤胃液,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法进行体外瘤胃发酵试验,测定发酵72 h的产气量、产气动力学参数、瘤胃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万寿菊茎叶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3种菊花茎叶(P<0.05),黑心菊和百日菊茎叶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于雏菊和万寿菊茎叶(P<0.05);万寿菊茎叶的干物质采食量、粗饲料分级指数、饲料相对值高于其他 3 种菊花茎叶(P<0.05),万寿菊与雏菊茎叶的产奶净能、可消化干物质高于百日菊与黑心菊茎叶(P<0.05);4 种菊花茎叶的 72 h产气量由高到低为万寿菊、雏菊、百日菊、黑心菊,万寿菊与百日菊茎叶的快速产气量高于黑心菊及雏菊茎叶(P<0.05),万寿菊与雏菊茎叶的慢速产气量高于百日菊与黑心菊(P<0.05);雏菊茎叶的pH、氨态氮含量高于百日菊与黑心菊茎叶(P<0.05),万寿菊茎叶的干物质降解率高于其他 3 种菊花茎叶(P<0.05).由此可见,4 种菊花茎叶的相对饲用价值、体外产气量、体外发酵特性存在差异,其中万寿菊茎叶营养价值更高、体外发酵特性更好,饲料利用价值更突出.


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2种候选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畜牧与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研究新疆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D)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其灭活疫苗与OmpH重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为防控新疆地区绵羊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采用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初步明确PmD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最佳灭活条件和佐剂筛选、安全性试验、原核表达等方法制备PmD灭活疫苗与PmD-OmpH重组疫苗,采取小鼠攻毒保护试验评价2 种疫苗的免疫效力.结果:从绵羊肺脏中分离出1 株PmD,药敏试验显示,该菌为 7 重耐药菌,未检测到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具有 12 种毒力基因(exbB、exbD、hgbA、tonB、fimA、Oma87、OmpH、Psl、sodA、sodC、tbpA、toxA);致病性较强,对小鼠的最小致死菌量为2.2×105 CFU;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对相同血清型菌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 80%和 10%;灭活疫苗对血清型A、F和未知菌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0、20%和0,而重组疫苗的保护率则全为 0.本研究发现1 株强耐药、强毒力的绵羊源PmD,灭活疫苗对同种血清型菌株的保护性远高于重组疫苗,发病地区羊场可采用同种血清型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绵羊巴氏杆菌病,对多价疫苗和新型疫苗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 绵羊 荚膜血清D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 生物学特性 灭活疫苗 OmpH蛋白 重组疫苗


中草药制剂对肉鸽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性能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中草药制剂对肉鸽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肉鸽360只,随机分为4组(CK、A、B、C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CK组饲喂基础日粮,A、B、C组添加0.01、0.025、0.05 g/kg的中草药制剂。试验期37 d,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B组末重显著高于CK组(P<0.05)。(2)C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K、A、B组(P<0.05),C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A、B、CK组(P<0.01),其他血清抗氧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B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比CK组降低了2.6%。(3)B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B组的补体C3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补体C4含量极显著高于CK、A组(P<0.01),B组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A(P<0.05),极显著高于CK组(P<0.01),B组的γ干扰素(IFN-γ)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4)在肠道酶活性方面,CK组回肠的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对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可有效改善肉鸽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血清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水平,并改变肠道消化酶活性;以0.025 g/kg添加量效果最佳。
关键词: 中草药制剂 肉鸽 生长性能 血清抗氧化指标 免疫指标


陆地棉正反交F2∶3家系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花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棉花育种的基础材料和培育优良杂交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陆地棉徐州142和系9的正反交组配合衍生的90和78份F2∶3家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组合的株高、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单铃重和衣分等指标和棉花单株皮棉产量的关系。【结果】F2∶3家系具有丰富的变异,大部分性状表现出典型数量遗传特点,普遍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各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皮棉产量与株高、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和单铃重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提取了两类主成分,PC1代表棉铃生长因子;PC2代表衣分和铃重综合选择因子。有效铃数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对棉花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结论】有效铃数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选择有效铃数多的棉花品种是高产品种选育重要途径,但也要考虑单铃重、衣分和有效果枝数,有利于培育棉花新杂交系。


黄曲霉毒素在肉鸡肝脏中的代谢规律研究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旨在探究黄曲霉毒素对肉鸡肝脏代谢化合物的影响。试验以白羽肉鸡为试验对象,通过灌服方式注射黄曲霉毒素。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肝脏中的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等统计方式对代谢物的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对白羽肉鸡肝脏代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寻找242个差异化合物。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害程度较大,差异化合物最多,以上差异化合物的变化说明黄曲霉毒素可以扰乱肉鸡正常的生理功能,致使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为肉鸡黄曲霉毒素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黄曲霉毒素 白羽肉鸡


犊牛腹泻症的病原学检测及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某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4份腹泻犊牛粪便中的病毒,对4头死亡犊牛肝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分离的致病菌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并测序,并将其结果在NCBI中用BLAST搜索同源序列,分析遗传进化特性。【结果】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为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14份粪便中,BCoV检出率为64.29%,BRV检出率为50.00%;4份肝组织中,E.coli检出率为100.00%,K.pneumoniae检出率为50.00%。分离的2种致病菌E.coli和K.pneumoniae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它16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该牛场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为BCoV、BRV、E.coli和K.pneumoniae,存在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选择阿米卡星药物防治E.coli和K.pneumoni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