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粮添加万寿菊粕对绵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万寿菊粕对绵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8.30±3.95)kg的杜泊羊×湖羊杂交F1代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每组小群饲养.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5%、15%、25%和35%万寿菊粕(干物质基础)的等能等氮全混合颗粒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试验结束后分析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15%组与25%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5%组(P<0.01),5%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35%组外,万寿菊粕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组料重比(F/G)最低,且与5%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2)瘤胃发酵参数中,25%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35%组(P<0.05),35%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血清生化指标方面,5%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25%组(P<0.05);15%组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高于25%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组总蛋白(TP)含量极显著高于5%组(P<0.01);25%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组(P<0.05),35%组显著高于5%组(P<0.05);35%组球蛋白(GLOB)含量极显著高于5%组(P<0.01);35%组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15%组(P<0.05);35%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5%组(P<0.05);35%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组(P<0.05);35%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显著高于5%组(P<0.05);35%组总胆固醇(T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组(P<0.01).在本试验中,饲粮添加5%~25%的万寿菊粕能够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影响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万寿菊粕添加量为15%时效果最好,而添加35%的万寿菊粕不利于绵羊生长性能的发挥.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两国畜牧业合作探析
《对外经贸实务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接壤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是中国的第二大邻国,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中国已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哈萨克斯坦则是中国在中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在欧亚地区的第一大对外投资目标国,2022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9年,也是中哈两国建交30周年。本研究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两国在畜牧业贸易、科技、投资经营等合作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得出中哈两国畜牧业合作的重要条件、优势与潜力、劣势和威胁,并提出中哈两国农业合作发展策略与建议,为中哈两国畜牧业高质量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中草药添加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中草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黄酮、有机酸等多种成分.中草药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抗应激和防治动物代谢消化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动物养殖业,中草药的作用功效与抗生素及其他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功效相似,副作用比抗生素小,具有无耐药性等特点,可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长期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文章介绍了中草药的特点、作用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就目前中草药添加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草药添加剂替代抗生素饲喂反刍动物提供参考.


新疆北疆地区3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选取国内外32个紫花苜蓿品种,利用DPS9.5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不同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苜蓿年产量以及各品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品种干草产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所有参试苜蓿品种中甘农4号、MF4020、甘农5号4年年产量之和排名前3位,分别达58960.60、58051.54、57868.68 kg/hm~2;各茬次干草产量总体呈现出第1茬>第2茬>第3茬的趋势,其中第1茬产量占全年总产量比重较高,为44.1%~53.2%;各茬次产量与年产量基本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1茬与年产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随着茬次的增加关联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第2年年产量与总产量关联度最高。综合4年试验结果得出,甘农4号、MF4020、甘农5号3个品种的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种植。


西藏绒山羊羊绒细度候选基因筛选及其chi-miR-105a靶基因的验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西藏绒山羊羊绒细度,以及了解相关候选基因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筛选chi-miR-105a靶基因进行验证,以西藏绒山羊为研究对象,联合RNA测序数据和蛋白质组学数据,筛选与羊绒细度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对候选基因进行调控作用验证。结果表明:1)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整理得到384个DE mRNAs, 12个DE miRNAs和29个DEPs。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发现CXCL10、SRC、CXCL9、FOS、ETV6、GMPS和PIP5K1B基因与羊毛细度相关。2)通过DEG-DE miRNA互作网络图发现chi-miR-105a与靶基因ETV6和PIP5K1B均在网络当中出现。因此对该调控因子进行验证和分析,根据靶基因表达水平试验发现转染chi-miR-105a mimics后引起毛乳头细胞中ETV6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而PIP5K1B基因的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3)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表明,过表达chi-miR-105a后,ETV6酶活性显著降低,即chi-miR-105a可与ETV6的3′UTR区结合。综上,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筛选出与羊毛细度相关基因CXCL10、SRC、CXCL9、FOS、ETV6、GMPS和PIP5K1B。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chi-miR-105a与其预测靶基因ETV6和PIP5K1B的靶标验证,确定chi-miR-105a是ETV6潜在的调控因子,本研究为加快优质绒山羊新品种(系)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藏绒山羊 多组学联合分析 chi-miR-105a ETV6


皮山红羊双羔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体尺相关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皮山红羊双羔生长发育规律,实验选择0~12月龄、健康状况良好的120只皮山红羊羔羊,测量、记录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尾长、尾宽、尾厚性状,通过SPSS 19.0 软件分析各性状平均值,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 种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分析得到相关参数,同时进行各个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皮山红羊公、母羔各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变化差异显著,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尾长、尾宽、尾厚在 0~1 月龄段增长最快,公、母羔体重、胸围在 2~3 月龄差异明显;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为最佳拟合模型;0 日龄羔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公羔体长与体重相关系数、直接作用最大,母羔管围与体重相关系数、直接作用最大.


一月龄吮乳羔羊肠道菌群组成及其预测物质代谢功能的动态变化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羔羊出生至断奶时期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剧烈,但其肠道菌群组成的发育规律尚不清晰。本试验旨在研究一月龄湖羊羔羊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规律。随机选择出生后新生期(3日龄,d03)、哺乳期(10日龄,d10)、补饲期(15日龄,d15)和断奶前期(30日龄,d30)的无抗生素用药史的健康吮乳羔羊各10只,另选择在第43~45日龄之间一次性断奶的断奶后期(60日龄,d60)健康羔羊10只作为对照,采集直肠粪便样品进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对一月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潜在功能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羔羊肠道菌群各分类水平OTU数量在一月龄内呈上升趋势,但极显著低于断奶后(P<0.01)。一月龄内羔羊肠道菌群α多样性呈先降后升特点,也显著低于断奶后(P<0.05)。3日龄和10日龄羔羊肠道菌群β多样性分别极显著独立分布,15日龄和30日龄极显著聚为一类(P<0.01),60日龄羔羊极显著独立分布(P<0.01)。一月龄内羔羊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螺旋体门、黏胶球形菌门、迷踪菌门、5-7N15属、CF231属、瘤胃球菌属、密螺旋体属和丁酸弧菌属丰度随日龄呈上升趋势,而厚壁菌门、拟杆菌属、乳酸菌属和韦荣球菌属随日龄呈下降趋势。3~15日龄羔羊肠道菌群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显著高于断奶后(P<0.05),而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显著低于断奶后(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一月龄羔羊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和物质代谢功能呈显著动态变化,断奶后羔羊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升高。15~30日龄左右羔羊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其预测的功能呈现“分水岭”样变化,该变化与引入补饲固体饲料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湖羊 一月龄吮乳羔羊 肠道菌群 组成结构 功能预测


山东省生猪屠宰环节非伤寒沙门菌污染情况及耐药特征分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生猪屠宰过程中非伤寒沙门菌(NTS)的污染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 于2021年5月和8月分别从山东省两个规模化生猪屠宰场采集共170份胴体和环境样品.对分离的NTS运用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从29份样品中检出NTS,检出率为17.1%.血清型预测显示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58.6%(17/29).药敏结果显示29株NTS呈现15种耐药谱,四环素耐药率最高(100.0%,29/29),其次为氨苄西林和氯霉素(79.3%,23/29),多重耐药率达86.2%(25/29).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显示ST19为主要型别,占48.3%(14/29).耐药基因分析表明主要携带tet(A)、tet(B)、tet(M)、blaTEM-1B、blaCMY-97、floR、cmlA1等.结论 山东省部分生猪屠宰场屠宰环节存在NTS污染现象,且NTS对多类抗生素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提示应重视生猪屠宰环节中NTS的污染与防控.


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感官评价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测定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为0∶1时作为对照组(DM 51.32),两者混合比例为1∶1、1∶2和2∶1分别作为A组(DM 40.32)、B组(DM37.56)和C组(DM 47.70)。两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800 mL太空杯中,压实后密封确保无空气流通,室温避光保存。每组均设置6个处理组,60 d时取样评价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测定青贮饲料pH、VFA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B组混贮尚好,A组合C组感官评价优。混贮饲料中pH值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B和C组(P<0.01);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乙酸含量对照组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均未测出丁酸含量,异丁酸含量对照组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P<0.01);C组显著高于A组合B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籽用西葫芦皮瓤比例的增加混贮中干物质(DM)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降低,但粗蛋白(CP)含量升高。【结论】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1∶1混合混贮最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