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新疆褐牛(模糊匹配)
71条记录
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胴体及肉质性状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新疆褐牛与国外优良品种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差异、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的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4月龄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采集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形态学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sase,FAS)、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激素敏感酯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瘦素(Leptin,LEP)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FAS、HSL、LP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新疆褐牛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1),而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其余所测定的胴体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2)新疆褐牛肉色L*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平均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个数极显著多于安格斯(P<0.01),其余所测定的肉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3)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FAS、FABP4、HSL、LPL、LEP等5个基因mRNA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1);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中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结论]研究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较好;但安格斯牛肉色较亮,且嫩度较好,体肪沉积能力较强.两品种间脂代谢相关基因产物FAS和HSL蛋白差异可能与安格斯肉牛背膘厚度差异有关.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安格斯牛 屠宰性状 肉品质 脂代谢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不同部位牛肉在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新疆褐牛不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不同部位牛肉在成熟中品质变化,选取其具有代表性的冈上肌(SU)、冈下肌(IF)、臂三头肌(TB)、腰大肌(PM)、背最长肌(LD)、半腱肌(ST)、半膜肌(SM)和股二头肌(BF)八个部位肉,测定并分析成熟过程中(1、6和12 h以及1、3、7和14 d)的品质指标(色差、质构特性指标、剪切力、压力失水率、蒸煮损失、pH)变化。结果表明,该品种牛半腱肌具有最高的L~*值,腰大肌具有最高的a~*值。八个部位肉的硬度和弹性均随着成熟时间先增加后降低,且腰大肌的硬度低于其他部位。八个部位肉的剪切力随着成熟时间先增加后降低,腰大肌剪切力低于其他部位肉。股二头肌的剪切力变化率最大,半腱肌的剪切力变化率低于其他部位肉。腰大肌系水力较差,半膜肌的系水力较好。八个部位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蒸煮损失总体均呈增加的趋势。八个部位肉的pH的变化均是先降低后增加。本文为新疆褐牛精细成熟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关键词: 新疆褐牛 成熟 不同肌纤维类型 品质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养殖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

摘要:新疆褐牛是乳肉兼用型地方良种,约占新疆各地牛存栏量的1/3,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在新疆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新疆褐牛养殖过程中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水平不高、能繁母牛使用年限短及育种选育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规模化饲养水平.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养殖业 发展状况 存在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品质特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了研究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质特性,本试验选取统一饲养条件下新疆褐牛的脖肉、上脑、外脊、里脊等13个部位分别对其进行理化指标(蒸煮损失、剪切力、pH值及肉色)、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及不同理化指标对大理石花纹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p H值外,综合各部位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以里脊、板腱肉质好,而辣椒条较差;大理石花纹对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脂肪覆盖等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pH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色、剪切力、BPI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新疆褐牛 不同部位 大理石花纹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区三个肉牛品种各部位肉品质比较研究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9

摘要:为探究新疆地区不同肉牛品种牛肉品质的差异,测定了统一饲喂条件下的哈萨克牛,加系褐牛,新疆褐牛的肩肉、外脊、大黄瓜条的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新疆褐牛肩肉中脂肪含量、b*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外脊的色度值、嫩度、硬度、咀嚼性、回复性均显著优于加系褐牛(P<0.05)。哈萨克牛大黄瓜条的色度值、嫩度均优于其它品种(P<0.05)。加系褐牛肩肉中肉豆蔻油酸(C14:1)、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3)以及大瓜中的花生四烯酸(C20:4n6)均高于其它品种(P<0.05)。经综合评定,与其它两个品种相比新疆褐牛牛肉品质较为突出;且同品种不同部位肉间,外脊作为高档部位肉品质较为突出。

关键词: 哈萨克牛 加系褐牛 新疆褐牛 牛肉品质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伊犁地区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群体改良效果评价分析

草食家畜 2019

摘要:为评价伊犁地区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现有群体选育效果,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成年新疆褐牛、哈萨克牛成年母牛542头进行了群体体尺、体重等性状的调查,并对1.5~3岁的新疆褐牛、哈萨克牛公牛105头进行屠宰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与哈萨克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新疆褐牛体长指数、管围指数、体躯指数与成年哈萨克牛差异极显著(P<0.01),成年新疆褐牛胸围指数与成年哈萨克牛差异显著(P<0.05),新疆褐牛公牛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改良前的哈萨克牛体型短小,培育后的新疆褐牛在体尺与体重指标、屠宰性状指标、体型与胸部结构发育均好于哈萨克牛。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哈萨克牛 体尺指数 屠宰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导入安格斯基因后生产性能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试验旨在探索安新杂交牛F1代的胴体及产肉性能。[方法]在舍饲条件下,对比测定了新疆褐牛与含有50%安格斯牛血的新疆褐牛公牛在30月龄体尺体重与胴体质量指标,并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新疆褐牛导入50%安格斯牛基因后,安新F1代杂交牛与新疆褐牛十字部高增幅-5.22%、尻长增幅-7.29%、腰角宽增幅-4.75%、髋宽增幅-6.81%;安新F1代杂交牛产肉性能增幅3.08%,腰部肉厚增幅57.43%。[结论]安新F1代杂交牛在产肉率、高档肉等商品肉牛生产上有明显优势,但在品种改良呈现劣势,提示我们要根据生产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品种改良或杂交优势利用。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安新F1杂交牛 体尺 胴体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胴体质量及分割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褐牛屠宰性状的主成分。[方法]对伊犁天西养殖公司提供的33头、32~34月龄育肥新疆褐牛阉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做主成分分析。[结果]经测定新疆褐牛屠宰率达59.45%,胴体重、屠宰率均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上脑、外脊、眼肉3块高档肉与活体重、胴体重呈强度正相关,胴体分割性状的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24%。[结论]从特征根与贡献率来看,第1主成分反映了新疆褐牛牛体发育情况,参考第1主成分来指导生产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疆褐牛 产肉性能 胴体质量 分割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长期选育效果对比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新疆褐牛长期选育效果,笔者选择新疆地区5个新疆褐牛种牛场2010—2015年1 436头周岁公牛鉴定记录,对新疆褐牛的体尺、体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中周岁公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指标总体呈增长趋势;新疆褐牛周岁种公牛体尺指标及体重指标之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近6年活体良补项目的实施效果明显。

关键词: 新疆褐牛 体尺 体重 相关 选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多态性与超声波活体测定相结合对肉牛主要肉质性状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采用PCR-SSCP与超声波活体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Leptin基因外显子ⅡE2JW的SNP位点与宰前/宰后新疆褐牛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脂肪含量、眼肌高度的部分肉质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ⅡE2JW位点的PIC处于中度多态(0.25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ⅡE2JW多态性与预测肉质性状和实测肉质性状关系的一致性。因此,Leptin基因外显子ⅡE2JW是影响新疆褐牛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位点,基因多态性结合超声波活体测定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部分肉质性状,而且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新疆褐牛 Leptin基因 外显子ⅡE2JW位点 遗传多态性 超声波 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