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新疆褐牛(模糊匹配)
71条记录
新疆褐牛高档牛肉感官评定比较

肉类工业 2013

摘要:利用评分检验法对新疆褐牛育肥牛与未育肥牛、公牛与母牛高档部位的里脊、外脊从颜色、光泽、细致度、坚挺度等进行感官评定比较与感官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汁液浸出、残留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育肥牛均显著高于未育肥牛。通过对感官指标相关性分析作感官指标简化,鲜肉简化后指标主要有颜色、光泽、细致度、坚挺度、形态、鲜度、香气、整体可受性8项。熟制牛肉感官指标主要有色泽、美食欲、咬入度、嚼透度、初始多汁性、持续多汁性、细腻程度7项。

关键词: 感官评定 新疆褐牛 鲜肉 熟肉 高档牛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新疆褐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新疆褐牛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选择高效的同期发情方法。经直肠检查,具有功能性黄体的新疆褐牛母牛149头,采用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1次肌肉注射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同期发情的效果。结果表明:1次肌肉注射PG与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48.28%与80.65%、75.00%、75.00%、72.41%,差异显著(p<0.01)。可见处理方法以2次肌肉注射PG法为好,同期发情率高,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

关键词: 季节 处理方法 新疆褐牛 同期发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GH基因第5外显子AluⅠ位点多态性与早期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基因对新疆褐牛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奠定分子遗传基础。【方法】以116头份新疆褐牛血样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GH基因第5外显子上AluⅠ突变位点(GH/AluⅠ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新疆褐牛早期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GH/AluⅠ位点在新疆褐牛群体中表现为VV、LV和LL3种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138、0.397和0.465;新疆褐牛GH/AluⅠ位点的杂合度为0.4408,多态信息含量为0.3437;不同基因型与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为:1~4月龄的LV和LL基因型个体体重、体长均较VV基因型个体的优,且差异显著(P<0.05),而出生体重、5~6月龄体重、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GH/AluⅠ位点的L等位基因对新疆褐牛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有正向选择作用,可作为新疆褐牛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关键词: 新疆褐牛 GH基因 GH/AluⅠ位点 多态性 PCR-RFLP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水平下新疆褐牛增重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12月龄新疆褐牛公牛60头,随机分为低营养水平试验组与高营养水平日粮对照组。研究在不同育肥阶段,营养水平条件对新疆褐牛日增重及饲养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肥全期,试验组的精料饲喂量及营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育肥前期,试验组的新疆褐牛日增重为1.00 kg,低于对照组0.14 kg,差异显著(P<0.05);在育肥中期,试验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63 kg,对照组的日增重为0.81 kg,差异极显著(P<0.01);在育肥后期,试验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68 kg,对照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49 kg,差异极显著(P<0.01)。从育肥全期经济效益来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日平均经济收益高4.35元/头。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营养水平 日增重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高档牛肉感官评定比较

肉类工业 2012

摘要:利用评分检验法对新疆褐牛育肥牛与未育肥牛、公牛与母牛高档部位的里脊、外脊从颜色、光泽、细致度、坚挺度等进行感官评定比较与感官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汁液浸出、残留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育肥牛均显著高于未育肥牛。通过对感官指标相关性分析作感官指标简化,鲜肉简化后指标主要有颜色、光泽、细致度、坚挺度、形态、鲜度、香气、整体可受性8项。熟制牛肉感官指标主要有色泽、美食欲、咬入度、嚼透度、初始多汁性、持续多汁性、细腻程度7项。

关键词: 感官评定 新疆褐牛 鲜肉 熟肉 高档牛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核心群母牛蜘蛛腿综合征的遗传检测

中国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73头新疆褐牛核心群母牛血样为基础,采用荧光引物PCR产物毛细管电泳法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蜘蛛腿综合征隐性基因。结果显示,荧光引物PCR产物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173份血样DNA片段均在246~250bp出现单一信号峰。其中,21份PCR产物直接测序未出现牛蜘蛛腿综合征SUOX基因致病突变G碱基插入导致的叠峰现象,序列比对显示测序检测未发现突变的杂合子个体,2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2种检测方法所检测的新疆褐牛核心群母牛个体均为纯合基因型,没有发现牛蜘蛛腿综合征SUOX致病等位基因的存在或携带该致病基因的个体,说明该研究群体不存在传播牛蜘蛛腿综合征的风险。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蜘蛛腿综合征 毛细管电泳 测序 筛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逐步回归法的新疆褐牛体重预测模型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2012

摘要:[目的]为了找到适合新疆褐牛体重预测的方法。[方法]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新疆褐牛公牛体重模型,消除了常用估重方法中体尺指标间普遍存在的多重共线性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R2=0.810,P<0.01),估测体重与实测体重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0.922,P<0.01)。[结论]这种方法适合新疆褐牛的体型结构特点,同时,该方法与模型的应用也为其他品种牛体重估测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主成分回归 体重模型 新疆褐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肉牛生长发育与产肉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两种添加剂在相同配方下对肉牛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健康的新疆周岁褐牛公牛30头,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日粮相同,试验Ⅰ组精料中添加1%的肉牛育肥饲料复合添加剂,试验Ⅱ组精料中添加0.2%的巴尔吡尔。对肉牛骨骼与脏器组织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在腰角宽、髋宽上差异显著(P<0.05),另外,能显著增加试验Ⅱ和试验Ⅰ组的血液与复胃的重量(P<0.05);具有增加胴体重与高档、优质肉产量,提高屠宰率,调控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生长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在育肥增重、胴体、净肉、高档优质肉销售收益上获利增加额分别为42.7、130.6、142.22、141.6和-15.8、38.2、76.1、149.7元。因此,两种添加剂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肌肉、骨骼、脂肪组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巴尔吡尔添加剂具有增加肉牛脂肪代谢,降低体脂的功效,可作为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肉牛育肥生产中。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巴尔吡尔 添加剂 生长发育 高档肉 胴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种群资源调查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2012

摘要:[目的]对新疆褐牛主产区的种群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新疆褐牛资源现状与分布特点,为品种的选育提高、改良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地、县、乡分划成调查小区,每个小区涵盖所有住户,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纯种新疆褐牛为17.068万头,各类新疆褐牛改良牛存栏已达到150万余头,其中伊犁河谷存栏约90万头,塔城地区存栏约36万头,其它地区新疆褐牛存栏约20余万头。[结论]成年新疆褐牛母牛中优良个体较少,整体生产性能不高。建议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因地制宜的开展新疆褐牛的选育提高与品种改良工作,同时提高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挖掘和发挥当前种群的生产潜能。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品种资源 调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褐牛主要屠宰性状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牛业科学 2011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找到合理的新疆褐牛经济价值的估算方法。[方法]我们在塔城和昭苏选择了102头在放牧状态下饲养的新疆褐牛进行屠宰测定,对反映产肉性能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屠宰重、胴体重的相关极显著(P<0.01),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了体尺与胴体重的回归方程。[结论]经过验证,新疆褐牛胴体重与体尺存在着极显著的四元线性回归关系,所得回归方程真实有效。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屠宰性状 体尺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