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929条记录
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2绵羊肉质嫩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定位影响绵羊嫩度相关SNP位点及其重要候选基因,该研究选取462只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F2绵羊,其中公羔229只、母羔233只,所有试验羊均在统一条件下饲养至8月龄后进行屠宰,利用C-LM4嫩度仪对嫩度进行测定,利用Illumina绵羊高密度(600K)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使用GEMMA软件的MLM模型对嫩度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经质控后,剩余613 178个SNPs位点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9个潜在SNPs位点与嫩度相关,分别分布在2、6、23、24号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研究文献,推测EREG、AREG、PDE1A基因参与肌肉再生、肌纤维形成等生物学过程,可作为影响嫩度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改良绵羊肌肉嫩度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嫩度 特克赛尔羊×阿勒泰羊 F2 候选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价

新疆畜牧业 2024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应用RBT、c-ELISA和GICA分别对牛血清和牛奶各47份进行布病抗体检测,以SAT检测结果作为每种检测方法的“金”标准进行复核。结果显示:RBT、SAT和cELISA三种方法确定了阳性血清11份、阴性血清27份。应用c-ELISA和GICA对已知的血清进行检测,GICA 1和c-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为100%,GICA 2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0%和92.1%,GICA 3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3.1%和94.7%。对47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5种试剂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在68.8%~100%之间,特异性在87.8%~100%之间,符合率在89.4%~95.7%之间。GICA 1和GICA 2对47份牛奶的检测,GICA 1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68.8%、100%和93.6%,GICA 2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是52.4%、100%和78.7%。该试验表明不同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提升布病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符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富的绵羊品种是我国宝贵的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品种资源数量下降以及绵羊生产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充分保护和利用绵羊资源、提高生产性能,利用分子技术开展绵羊遗传育种研究已成为主流。微卫星标记技术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虽在自动化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具有信息量大、分布广、多态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畜禽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卫星标记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微卫星标记的作用机制、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筛选及检测分析方法等,重点综述了微卫星标记技术在绵羊遗传多样性评估、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图谱构建、亲权鉴定、杂种优势推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更好地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开展绵羊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绵羊 遗传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副产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草食家畜 2024

摘要:[目的]中国是葡萄生产与加工大国,葡萄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葡萄的枝、叶、梗和酿酒产生的葡萄渣等副产物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饲料化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不高,大部分葡萄副产物未被合理利用,尤其是葡萄枝叶饲料化利用程度较低导致资源浪费.为提高葡萄副产物的利用,扩充牛羊饲料来源,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报道,在梳理葡萄副产物的种类、营养物质含量、活性物质成分及功能和葡萄副产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葡萄副产物饲料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葡萄副产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对其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不但可扩充饲料来源,而且具有降低饲料成本、促进动物健康的作用.[结论]葡萄副产物是一种良好的动物饲料,文章旨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副产物 饲料化利用 活性物质 反刍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并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选用日龄一致、体重[(3.00±0.20)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初生湖羊羔羊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开食料,试验1组在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Ⅰ(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4∶5),试验2组在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Ⅱ(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果糖=4∶5∶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15~34日龄、35~54日龄和15~54日龄羔羊平均日羊奶摄入量、平均日开食料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1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β-羟丁酸(β-H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可增强羔羊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开食料中添加2.2%的微生态制剂Ⅱ(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果糖=4∶5∶5)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羔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egM9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性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利用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血清对细粒棘球绦虫进行体外干预试验,观察干预后虫体的发育情况。在体外培养模型中,用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30 d的虫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虫体蛋白的免疫反应性,RT-qPCR分析虫体中EgM9基因的表达水平。显微观察表明经高免血清干预后虫体明显向成囊方向发育。Western blot直接法表明高免兔血清可以与虫体蛋白形成复合物,间接法证明EgM9多克隆鼠血清未与上述复合物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RT-qPCR验证EgM9高免兔血清可刺激虫体中的EgM9基因的表达。说明通过高免血清体外干预,可促进EgM9在基因和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为筛选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疫苗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体外培养 体外干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毛羊主要毛用性状检测及其评定方法

毛纺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羊毛品质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在推动毛纺工业发展、羊毛贸易以及细毛羊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标准,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毛用性状及其检测标准;依据已有标准并结合国内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2个羊毛产量性状与6类羊毛品质性状的客观测定方法,最后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发的羊毛表型目测评定方法。文章可为开展羊毛纤维品质的统一测定和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毛羊 羊毛性状 检测方法 评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果枸杞及副产物营养成分的开发应用

新疆畜牧业 2024

摘要:黑果枸杞是药食同源的多年生灌木,有抗旱、耐盐碱、防风固沙特性,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因此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关于黑果枸杞副产物在动物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文从黑果枸杞资源分布、副产物的营养价值、副产物饲用价值的潜能及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黑果枸杞副产物在动物饲养中更好的应用,为拓宽产业发展方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副产物 营养成分 开发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寄生虫中药活性成分体外抗细粒棘球蚴作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评价抗寄生虫中药水提物和有机溶剂粗提物体外对细粒棘球蚴的作用效果。方法 从感染绵羊肝脏细粒棘球蚴包囊中分离原头节,体外培养24 h后,取活性大于95%的原头节(100μl,约100个)加入96孔板,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8 mg/ml (低浓度组)、1.6 mg/ml (中浓度组)、3.2 mg/ml (高浓度组)的鸦胆子、苦楝皮、辣蓼、石榴皮、使君子、槟榔、贯众、鱼藤、马蔺子、五倍子和仙鹤草等11种抗寄生虫中药的水提物,体外作用72 h后,伊红染色法检测原头节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下观察原头节的形态,计算死亡率;同时设相同浓度的阿苯达唑组和空白对照组。从具有体外抗原头节作用的中药中提取黄酮、多糖、皂苷和生物碱等粗提物,分别以终浓度1.00 mg/ml体外作用于原头节72 h后,观察原头节形态,计算死亡率;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对体外抗原头节效果明显的粗提物进行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中药水提物作用72 h后,鸦胆子、苦楝皮、辣蓼水提物高浓度组原头节边缘模糊,结构松散,基质溶解;其余8种中药水提物高浓度组原头节形态正常,各部分结构清晰;阿苯达唑组原头节生发层有轻微损伤;空白对照组原头节形态正常。体外培养72 h后,鸦胆子、苦楝皮和辣蓼水提物高浓度组原头节的死亡率分别为(99.63±0.57)%、(90.89±1.10)%和(51.93±0.60)%,中浓度组分别为(85.97±1.50)%、(81.14±1.19)%、(42.46±0.56)%,低浓度组分别为(78.34±1.35)%、(77.27±0.92)%、(36.66±0.60)%,与空白对照组[(0.62±0.5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 678.22、41 488.99、44 346.38,19 543.86、27 887.32、34 590.79,20 059.467、41 953.68、17 993.77,均P <0.01),与阿苯达唑组[(30.03±2.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 585.72、4 210.84、646.46,2 956.80、2 849.68、210.83,2 365.92、2 712.28、58.12,均P <0.01);其余8种中药水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原头节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鸦胆子黄酮、苦楝皮黄酮、鸦胆子皂苷、辣蓼皂苷和辣蓼生物碱组原头节皱缩、结构松散、基质溶解,原头节死亡率分别为(98.33±2.89)%、(96.67±5.77)%、100%、(99.33±1.15)%和(56.67±2.11)%,与空白对照组[(10.33±2.5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584.00、563.71、3 808.47、3 099.52、14.65,均P <0.01);其余中药粗提物组原头节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分析结果显示,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鉴定出741、398种代谢产物,其中正离子模式下从鸦胆子黄酮粗提物中鉴定出差异显著的黄酮类化合物4种,分别为漆黄素、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儿茶素和甜橙黄酮;负离子模式下鉴定出8种,分别为原花青素B2、槲皮素-3β-D-葡萄糖苷、枸桔苷、橙皮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和黄豆黄素。结论 鸦胆子、苦楝皮和辣蓼水提物,鸦胆子黄酮、苦楝皮黄酮、鸦胆子皂苷和辣蓼皂苷有明显体外抗细粒棘球蚴的作用,且效果优于阿苯达唑。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抗寄生虫中药 水提物 粗提物 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肉风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牛业科学 2024

摘要:牛肉风味是评价牛肉的一项重要的品质和感官参数,它主要依赖于牛肉品的感官特性.牛肉风味是影响消费者对牛肉消费的重要因素.许多因素可以对牛肉的风味造成影响,例如:品种、年龄、性别、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影响肌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脂肪含量等决定肉的味道和风味的前体物质.近年来,对肉质风味的研究得到关注.对于测定风味的研究也越发成熟,风味组学与代谢组学结合更加科学准确解析风味的形成.本文对影响牛肉风味因素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牛肉风味改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牛肉 肉质风味 营养因素 品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